私募排排网讯 2012年10月27-28日,中国首届对冲基金年会在深圳隆重召开,百余位海内外对冲基金精英齐聚一堂,就中国对冲基金未来的发展和趋势展开深入的探讨,分享国内外对冲基金投资智慧和发展经验,并对当前宏观经济和A股投资策略进行展望。
众大佬热议中国对冲基金春天到来
作为论坛主办方,深圳市 私募基金 协会秘书长、私募排排网创始人 李春瑜(博) (博)表示,中国对冲基金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整体发展呈现以下几大发展趋势:一是,行业的竞争加剧,中小对冲基金生存困难,清盘未来会成为常态,今年上半年清盘阳光私募数量达到130只;二是整体管理规模有进一步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发行的产品有375只;三是私募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加强,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已经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明确将私募纳入监管,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规范;四是,对冲基金产品线更加丰富,策略呈现多元化,对冲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本次年会的召开的受到政府部门和国内各大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深圳市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肖亚非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伴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发展的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各类对冲基金也快速成长,逐步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一支重要的力量。正在全力推进前海深港服务业发展,将财富管理作为重要任务,有决心和信心在中央的政策支持下,实现重大的突破。
中国民生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助理杨泉表示,中国对冲基金处于高速向上的时期。对冲基金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积极探索与对冲基金和合作,为中国对冲基金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名金融数据提供商上海大智慧股份股份总裁洪榕也表示,一直看好中国对冲基金事业的发展,大智慧目前研发的多款产品正未对冲基金行业和机构服务。
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武表示,现在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要比以前更好,随着中国人均GDP的增长,资产管理行业会迎来爆炸式增长,随着中国政策管制的放松,基金法的修改紧锣密鼓,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持续盈利和回报的公司或产品都能生存、发展壮大,对冲基金也迎来机会。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表示,海外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却每年都在往上升,现在已经到达了2.5万亿美元,中国的基金业今年大概是2.3万亿人民币,从这一点角度来看,传统资产管理向另外资产管理转移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还是比较明显。另外,中国居民财富的增长和高储蓄率带来了市场的需求,而目前监管机构的特点就是放松管制,允许各种机构的发展,因此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迎来发展巨大机会。
光大证券另类投资部总经理葛新元表示,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是整个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金融工具估计在今后的三五年内出现的速度是加速的过程,另外,也是社会财富积累加快,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是我们国内对冲基金得以发展壮大的土壤和背景。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的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李亦非女士认为,看好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国际化,资本的跨境流动会越来越开放,给海外大量机构投资人和高净值客户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二是现在中国对冲基金行业或者中国监管层对这个行业本身的开放态度,;三是中国财富的增值,现在银行高净值客户管理着17万亿,公募基金才2.2万亿,阳光私募这块2500亿,未来的钱和财富向着更有效和积极管理型的财富管理方向发展。
广东棕石头副总裁兼基金经理黄晓舟认为,中国对冲基金的春天已经到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给对冲基金提供的土壤,二是客户投资者需求给对冲基金的成长提供空间,三是专业人才储备、研究能力已经具备。
看好A股市场长期机会
对于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的表现,众私募大佬均看好中长期表现,认为受益于政策改革的相关行业机会较多。
上海 从容投资(博) (博) 吕俊 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不是从10%、9%就降到8%、7%,再降到6%、2%、3%,它降到中国潜在增长速度,比如降到6%或者7%就会稳住,股市有好多趋势投资者会做惯性预测,对整个市场未来的中期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当然从更长期来看,还取决于新一届政府将来对经济的政策是不是能够切合我们现在经济的需要以及新股发行的速度,从更长远来说很难看,对于稍微中期来看,没有必须过于悲观。
北京 星石投资(博) (博)总裁 杨玲 指出,对明年是相对比较乐观的,等到今年年底,各项经济政策和改革的策略方向比较明确了,市场才能形成相对比较有共识的看法,那时候可能才会有相对比较确定性的预期和机会,所以四季度认真的研究一下整个板块的机会和构建核心股票池的机会。
深圳 金中和(博) (博)首席执行官 曾军 指出,中国目前的环境并不复杂,鉴于11月8号新一届中国领导班子会有明确的结果以及明年3、4月份是政府换届,新一轮班子上来之后有10年的周期来解决30多年的问题,对新一任班子是比较正面和乐观的预期,这个预期判断的来源于社会问题的全面爆发以及目前社会稳定问题、政治稳定问题已经使我们不得不采取决定性的走出一步,也可能这一步开始迈的比较小,但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对中长期是乐观的态度。
对于具体的投资机会,曾军认为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目前的蓝筹股这块,也就是国家关心的国计民生命脉的行业,这是一个投资的角度。二是,前瞻性的判断,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能否在未来10年、20年顺利转型,转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结构、什么样的力度、什么样的突破点,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很可能有一些大量的产业,有很多子行业是长期受益的,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和转型微观的角度对公司做一些挖掘和研究。
杨玲则指出,未来的大行情或者结构性的行情可能会受益于制度改革的板块和个股。 东方港湾(博) (博)(香港)董事长钟兆明认为,未来两个方向的机会可以关注,一是,能源供给方面,清洁能源的使用,二是政府逐渐放开的一些行业,包括教育、医疗,电信等。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