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私募基金 2013年3月问卷调查之二:48%私募看好两会行情 逾四成私募担忧地产调控加码
摘要:
逾六成私募认为经济趋势需进一步观察
42.31%私募认为房地产调控会进一步加码
50%私募认为流动性宽松环境会继续
48%私募看好“两会”行情 环保军工农业受关注
46.15%私募认为RQFII新措施能给市场带来巨大正面影响
46.15%私募认为转融券短期利空市场 逾四成或参与该业务
蛇年开局并如私募如期乐观,没有延续去年12月以来的反弹势头,沪深300小幅回调-0.5%,但市场上热点仍层出不穷,赚钱效应仍然明显。3月4日在“国五条”房地产调控的打击下,市场迎来的久违的暴跌,大量的跌停潮令市场再度开始彷徨。
影响A股3月走势的因素仍然很多,PMI连续回调经济向上趋势会否逆转?“国五条”出台地产调控对市场影响如何?美国QE3或提前结束流动性宽松会否终结?“两会”如火如荼进行“两会行情”如何演绎?RQFII能否给市场带来大的正面影响?私募基金对融券业务持怎样的态度?针对这些问题,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近60家私募公司进行问卷调查。
逾六成私募认为经济趋势需进一步观察
2月份PMI回落至5个月低点50.1%,连续两个月出现温和回调,市场质疑声音再起,经济是否已经见底?经济重新向上的趋势会否落空?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15.38%私募认为经济向上的势头可能会发生逆转,23.08%私募则认为经济向上的脚步不会停止,经济已经见底,而61.54%私募则表示需要进一步观察后续的数据(如图一)。
图一: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融智私募宝
从调查中可知,私募基金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信心相对之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大多还是认为经济已经见底的概率大,至于会否反复震荡还是向上,则需要后续的政策和数据的支撑。
云腾投资基金经理顾涛认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经济都已经出现了见底回升的迹象。从数据看,大宗消费品住房、汽车及零售等销售状况良好,如果今年二季度数据继续好转,基本上可以确定本轮经济周期向下调整的阶段已经结束,经济将进入弱复苏状态。
2013年是经济下一个5年发展的起始年,是产业转型初期,接下来的两会会重点关注一些政策性的东西,未来的大方向是更加有效率的,更加环境友好的发展经济,同时最大程度的关注民生改善。
中欧瑞博(博 吧) 董事长 吴伟志 认为去年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出来后,我国的经济基本上处于一个转向,货币政策变得更宽松了,投资变得更积极了,从四季度延续到现在,复苏的态势还是很明显的。2月的PMI出现了回落,经济政策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回收迹象,虽然现在央行正在正回购回笼资金,经济如果恢复得很好,相反货币政策收尾的可能性会更大,对股市反而不好,如果宏观经济没有复苏,那可能经济政策还要加大力度去支撑经济,这个环境对股市还是比较有利的。
昭时投资执行合伙人李云峰认为现在国家的各项措施已经有比较好的信号,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走,再加上现在的市场利率水平比较低,现在的经济和市场已经处于复苏的周期。
瀚信资产(博 吧) 基金经理李君认为2月份PMI数据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大,不具有太多参考价值,不影响对上年经济温和复苏的总体判断。今年经济在恢复,企业盈利在恢复,而去年同期经济是下滑的,所以今年的股市行情不可能比去年更差。
42.31%私募认为房地产调控会进一步加码
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五条”细则于3月1日出炉,3月4日地产股、水泥股大面积跌停,A股市场哀鸿遍野,A股市值瞬间蒸发几千亿,调控政策对后续市场及地产行业影响几何?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42.31%私募认为房地产调控会进一步加码,15.38%私募则认为不会,42.31%私募持不确定态度(如图二)。
图二: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融智私募宝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私募大多认为地产调控会比较严,但对市场影响并不会太大。他们认为两会前出台调控细则出乎市场意料,表现上层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预示今年经济增速难有大的起色。在对的市场未来走势判断方面,私募颇为淡定,认为沪指短期继续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全年震荡为主,结构性机会很明显。
顾涛认为中央继续出台地产调控政策,有近期房价上涨的因素刺激,但总体还是中央一贯思路的延续。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房地产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局部某些城市,由于供需的关系在价格上会有一些波动,10年调控以后,有些区域新增的供应量比较少,就是有些地方可能会存在供需矛盾.整体来看,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上涨的空间不大,而一线城市从供需方面来考虑有涨的条件,但是又面临政策调控,所以从两点来看,房价大幅向上的概率不大。
吴伟志认为房地产调控是常态,因为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阶段,社会财富在增长,货币量在增长,对应的房产价格在现在经济阶段不可避免的就是上涨,所以说,如果政策不调,那地产就会完全失控,会对经济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次调控对地产也好,有利于挤出泡沫,所以我觉得应该没有太大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对资本市场有一些细微的负面影响,因为原来可能地产股会涨的更高一些,碰到这种情况,市场可能会有一些反应。
鼎诺投资(博) 总经理 黄弢 认为,从调控的力度和对市场以及行业的整体影响来看,此次调控与2010年相比不会更严重。指数出现大幅下跌,主要是房地产调控的出台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比较大,加上之前指数出现大幅上涨。“房地产调控在市场预期内,但选择此时出台超乎市场预期,大家会认为是政策开始转向,经济出现强复苏的不确定性,因此以地产为代表的周期股出现猛烈下跌”。
青岛 赢隆资产(博 吧) 投资总监周兵更为乐观,他表示,此次房地产调控的内容在大家预期之内,但时机的推出出乎意料,大家认为细则会在两会后出台。尽管如此,股市的大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认为今天的调整只是技术性的调整,点位在2230点左右,时间是在这一周或者下一周结束,之后市场指数仍然会挑战2245的高点。
理成资产(博) 基金经理田晓军则表示,此次房地产调控可能是房地产行业的一次标志性事件,房地产作为投资的需求被彻底打压,房地产行业的鼎盛时期真的结束了,可能未来几个月房价由于惯性还会上涨,但是从较长时间来看,房价一定会下跌。
“从长期来看,此次政策的出台对经济是利好;短期来看,政策出台后,不仅房地产股大跌,包括相关产业链,银行等金融下跌幅度也大,体现了市场的情绪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之前乐观的看法转向悲观,如果此次房地产调控果真成为行业由盛转衰的标志事件,房地产泡沫刺破,难免会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风险,所有的行业都会波及”。田晓军说。
50%私募认为流动性宽松环境会继续
据媒体报道,美国QE3或会提前结束,全球的流动性宽松环境会否面临终结呢?中国流动性情况会如何变化?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50%私募认为流动性宽松环境会继续,仅有11.54%私募认为流动性宽松会终结,38.46%私募表示不确定(如图三)。
图三: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融智私募宝
绝大部分私募对流动性方面比较乐观,认为即使美国QE3退出,对市场影响也不大,特别是中国市场相对独立,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也相对独立,加上股市相对低位,对资金具有吸引力,因此中国流动性还是会继续维持相对宽松的状态。
吴伟志表示美国宽松政策已经到了后段,但美国的经济也确实在复苏,股票价格已经到了高位,房产价格也恢复了,失业率也在改善,所以它的退出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吴伟志认为宽松政策退出影响最大的还是海外市场,本轮宽松的最后一个泡沫也许是日本。对中国影响相对小,因为中国人民币不能国际兑换,外汇进出有各种限制,我们国内的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我们国内的资本市场运行环境也完全是独立的,影响很小。
李云峰觉得QE3提前退出是好事情,宽松货币政策到了尾声或即将结束,说明经济体已经得到康复了,好比人的身体已经康复起来不用再吃药一样,是经济体好转的信号。
48%私募看好“两会”行情 环保军工农业受关注
举世关注的“两会”在如火如荼的举行,部分相关的主题也表现活跃,出现众多的阶段性机会。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48%私募表示看好“两会”行情,52%私募则表示不看好或者不关注“两会”的阶段性机会,部分私募表示主题性投资机会不是他们研究的方向(如图四)。
图四: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融智私募宝
而在接受调查的私募中,节能环保、农业、城镇化、文化传媒、轨道交通、新能源、军工和水利等概念是私募重点关注的对象。
李云峰表示对于他们来说,主要还是在看“两会”的政府机关的构成及它所实施出来的措施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需要观其行,这是比较重要的信号,信号如果好,市场复苏会加快,反之,市场复苏就会受到损害。
吴伟志表示对两会并不会特别的在意和关注。认为两会对趋势投资风格的投资者会有较大的影响,“两会”上出台的文件会吸引市场和媒体的关注,带来短期的主题性机会。而对于他们自下而上去寻标的的风格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泡沫刚好轮到覆盖的品种,把握一些机会,做一些减持,也是有必要的。认为两会应该也算是十八大以后水到渠成的事情,相当于启动了一个程序,一步一步往前走,应该没有超越新的东西。
46.15%私募认为RQFII新措施能给市场带来巨大正面影响
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已经完成《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修改程序,目前正在进行部委会签程序,不久将正式实施。目前,香港市场尚有高达2000亿元RQFII额度可供使用。此外,台湾投资者开展RQFII业务事宜也将获得进展,操作细节正在研究之中。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举措有望为股市引入数千亿元新增资金。
据香港经济日报最新报道,内地去年底准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加码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有消息人士指,新一批RQFII的细则最快可于本月出台,并相信申请者不再局限于中资机构,近900间在香港证监会持牌从事资产管理的机构也可以申请。
引入活水的做法能给市场带来多大的正能量呢?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46.15%私募认可监管层引入RQFII资金,认为能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而11.54%私募则认为此举对市场影响不大,42.31%私募表示不确定(如图五)。
图五: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融智私募宝
市场人士表示,此次证监会对RQFII的全面“松绑”,意在吸引更多的境外长期资金,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对RQFII资产配置比例限制的解除,也意味着来自RQFII方面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将大幅增加,对于企稳回升阶段的A股市场来说将构成重大利好。
随着新批QFII机构数量的增加以及QFII和RQFII投资额度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主权财富基金、海外大型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这些境外机构投资A股市场,不仅有利于改变A股市场长期以来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格局,也推动着A股市场逐步接轨成熟市场。而这些偏向长期持有的境外机构的入市,在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成熟投资理念的同时,也会大大提升其他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信心,进而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
李云峰表示RQFII松绑绝对是好事情,一方面QFII可以带来一些资金量,另一方面QFII可以带来一些好的理念和市场化的交易,而这些都是在促进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往好的方向发展,也是他更看重的地方,至于对股市短期带来的影响,则不是太重要的。
46.15%私募认为转融券短期利空市场 逾四成或参与该业务
转融券业务于2月28日正式启动,中国A股市场又迎来另一做空利器,这项措施的出台,将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呢?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11.54%私募认为转融券业务对市场是利好,19.23%私募则认为是大利空,46.15%私募认为是短期小利空,23.08%私募则表示对市场无影响(如图六)。
图六: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融智私募宝
明曜资产董事长 曾昭雄 表示,转融券业务的推出对市场整体影响偏负面,转融券推出拓宽融券来源、降低了融券的成本、完善了做空机制,机构做空动力增强。不管是融资和融券,都不是投资,只是一种投机,会对市场造成促跌促涨的作用。他认为,关于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目前最关键的是如何控制IPO“三高”的问题,如果能够形成对IPO定价做空的机制,对市场的影响非常正面。
曾昭雄表示认为,转融券的推出有利于私募更好的发挥做空策略的作用,增加了机构获利的工具,对机构的影响是偏正面的。
明华信德(博 吧) 总经理 陈明贤 表示,转融券的推出对市场还是偏空的,现在这个点位管理层推出融券,证明现在管理层也接受这个点位,融券的推出对市场还是有影响的,以后转融券标的会从90只到500只这样慢慢扩大,造成市场更大抛压加大。另外,转融券降低了融券的成本,拓宽做空渠道,成为私募机构除了股指期货外又一做空利器,将促进A股全面做空时代的来临。
吴伟志认为转融券是一定要出的,否则市场只做多,单向市场就不好了,长期来看是好事。过去中国总是单向市场,股价操作的行为也经常会发生,有融券以后,如果一个股票被错误的定价,一定会有人来闻讯做空,股票价值发现的功能就相对完善,因为资金操控面临的风险就更大,所以对倡导价值和理性投资时有好处的。
而在对待融券业务的态度上,42.31%私募表示考虑参与该业务,19.23%私募表示不会参与,38.46%私募则表示会视情况而定(如图七)。
图七: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融智私募宝
吴伟志表示不排除会参与转融券业务,但从国外的经验看,做空的风险是大于做多的风险的,所以会很谨慎,但是如果碰到事情能够理解的,信心比较大的,也有可能会参与。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