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亿级私募朱雀投资向证监会提交公募申请材料,正式成为今年第22家申请公募牌照的资管机构;而在此之前,明星私募鹏扬投资已经宣布彻底放弃私募业务、重回公募。但另一方面,今年来“公奔私”的队伍不断扩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公示的私募机构备案信息显示,仅在今年8月新增备案的私募机构中,高达5家为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创办的私募基金;此外公开资料还显示原银河基金总经理尤象都、原富国基金尚鹏岳等在离开公募后都选择创业私募。“公奔私、私转公”似乎成为近年来私募行业挥之不去的存在,到底在这些“奔私、转公”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公募和私募的呢?和私募排排网一起去揭开这层面纱吧。
1.重返公募是多年夙愿
作为当年“公奔私”的代表人物,鹏扬投资杨爱斌如今却选择“弃私返公”。不过在他看来,申请公募牌照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多年来的夙愿。
2011年,杨爱斌选择离开从业7年的公募基金,更多的是因为当年所在公募公司暂停了新发业务,而自己又十分看好当时处于市场底部的债券市场机会,在个人事业心占主导的情形下他无畏的选择了创立私募鹏扬投资。
但多年来,他一直难舍自己的公募情怀,即便在当年在创立私募公司时也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返公募。2013年12月底,国务院在132号文件中明确私募资产管理机构能够申请公募牌照,这再次点燃了杨爱斌多年的公募情,自此他笃定信心,带领着鹏扬投资踏上了重返公募的征途,5年多的准备、历时15个月的申请,最终鹏扬在今年7月14日得到证监会的批复,杨爱斌也被誉为从阳光私募转向公募基金的“第一人”。
像杨爱斌这在有着公募情怀的“公奔私”私募,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奔私、转公的背后有着更多制度上的无奈,当年由于自身事业理想与公募业务模式上的不同,他只能选择单干,而在政策大门打开,私募也被允许申请公募牌照之后,他又选择了回归。因为在他看来这么多年来那份难以割舍的公募情怀一直在督促自己回归打造一个更有特色的基金管理公司。
2.“公奔私”还“私转公”是更多取决于个人规划和能力
而在另一位“公转私”的聚沣资本总经理 余爱斌(专栏) 看来,他认为过去被认为最大弊端的公募激励机制已经正在改变,如今公募中也有许多灵活的、比较好的激励机制,所以激励并非主要“公奔私”的刺激主因,实际上“公转私”的背后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选择。
在他看来,公募和私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业绩导向,公募做相对排名的,每年是归零的,公募排名是按照1年的相对业绩来做排名的,比如今年大家都亏钱,你亏的最少,也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名次,获取比较好的市场影响力、名气和品牌。
但是对于私募来讲,是做绝对收益的,它更看重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业绩表现。如果净值波动过大,客户的接受程度就会很低。所以选择私募还是选择公募更多的是看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规划,不同的人适合在不同的领域发展。
3.选择私募是想“做点儿自己的事业”
但在广金投资柳杨看来,自己转型做“私募”则更多的是出于私心——想做点儿自己的事业。在他看来,公募基金行业有点儿类似于温水煮青蛙,属于相对比较安逸的地方。但人总归还是想自己尝试着做点东西,当初也因机缘巧合,就顺势转型进军私募行业了。
在他看来,现在的私募市场环境已经日渐成熟。不像2006左右的时候,当时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出来做私募,但他们的日子更加难熬,他们一方面要熬长达7年的熊市,另一方面当时的私募产品社会认同度还很低。而现在市场环境也逐渐走好,大家也都知道私募是怎么回事,私募也有了足够的体量,所以相比于老一批“公奔私”的基金经理,现在的奔私环境要好很多,在加上创业的激情仍在,所以在内外部双重原因的激励下,最终选择了创业私募。
而在谈及自身对公募和私募的理解时,柳杨表示做私募最大的挑战在于适应新的环境,拿最典型的业绩考核来说,之前管理社保基金,社保理事会给的考核周期是3年,即用3年的平均业绩做一个考核标准;但对私募而言,3到6个月(的考核周期)就算是比较长的,如果6个月还没有一个明显的业绩表现,你的合作渠道、你的客户开始会怀疑、会不安,会质疑是否还需要继续持有你的私募产品。所以私募的考核周期较短,必须在3-6个月要见到收益。
另外,私募对投资策略及仓位管理要求更高、更加的灵活。比如社保的年回报率有限,而私募既要比绝对收益又要比相对收益,私募更偏向结果导向性。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