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派操盘手出身的他,曾任记者、制片人十二年,最终却放弃了金饭碗,毅然进入了投资行业。经历过三次爆仓外加三次超过90%的亏损教训,他决定从主观交易转型为量化交易。五年时间里,他砥砺前行自学成才,一步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公司创立的第一只私募阳光结构化产品便以47%的年化收益为投资人交上满意的答卷,2016年整体基金产品也获得了30%-40%的收益。从无冕之王到量化私募冠军,侯延军是从“小散”成功转型为明星资产管理人的成功典范。
天生交易狂,为梦想放弃金饭碗
民间操盘手出身的侯延军,一开始并非专职于投资,1995年从乌克兰基辅学院毕业之后,侯延军进入哈尔滨电视台,开始从事记者行业。在那个年代,记者职业是不折不扣的“金饭碗”,是个令大多数人羡慕的金领职业。侯延军从一个电视台小小的记者做起,到08年时,已成为了2个栏目的制片人,手下有几十个记者。
虽然看起来功成名就,但侯延军却过得并不快乐。2008年底,侯延军毅然决定辞职,专职去做投资。此举在当时遭到了朋友以及家人的强烈反对。
“当时家里人都特别不理解,后来我跟他们说,主要是我自己的心里一直在纠结,纠结于什么呢?第一,本身我是一个非常热爱交易的人,有一句话说,做交易的人是单纯的。别看我长得很老,但我的内心还是很单纯的。本身我们北方的媒体实际上是一种官场文化,官场文化人的三观和交易人的三观肯定是南辕北辙的,这两种三观长期存在于我的内心中,互相交织之后慢慢就产生了一种懈怠和抵抗。所以说在08年的时候,我就说莫不如算了,我辞职,做我热爱的事情。而为什么敢辞职呢?因为在期货市场历练了十多年,我发现我的周围真正留下来的能赚钱的凤毛麟角,可能就剩我一个了,那说明我还是有投资这方面的手艺的嘛,所以说当时就横下心来决定,辞职!”
初遇量化,吃尽苦头不改初衷
出于对自己投资能力的信心,在说服了人家以后,侯延军09年初的时候辞了职,开始专心做操盘手。
当时的侯延军还是一个主观交易者。而真正的量化交易进入中国刚好也是在08到09年之间,刚辞职的时候,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侯延军接触到了量化交易,感受到量化交易的魅力之后,他就下定决心要从原来完完全全主观交易转变到量化交易。期货的本质就是变,这是侯延军做期货十几年来悟出的道理。
“我接触量化交易算是比较早的,而且一接触到之后我就茅塞顿开,眼前一亮也好,惊艳不已也罢,各种形容词都可以用上。因为我做了那么多年的主观交易,深深知道做主观的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而量化投资恰恰能够保留住很多主观的优点,刨除掉一些主观的缺点,保持长期稳定的盈利,所以从09年我就毅然开始转量化转程序化。”
任何转型都是痛苦而漫长的。本身非科班出身,没学过经济,没学过IT,没学过编程,并且放弃掉原来熟悉擅长的主观趋势,进入新的量化投资世界,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侯延军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自学编程,自己一点一点编写程序,一点点钻研模型,一点点实盘演练,再一点点推翻重来,砥砺自我,自学成才。从2009
年到2013年,在实盘验证过程中,侯延军经历了3次爆仓,外加3次本金亏了90%,跟爆仓也没有什么区别。一次次的打击让侯延军开始多次的怀疑自己,基本上就要挺不下去。
“在我最艰难的那几次,我经常半夜也是睡不着觉的。当时看着自己的家人,我心里就想说,第二天早上我就再也养不起你了。真的这种事发生过很多次,我也曾有N次曾经想打过退堂鼓,就想说算了,别做了,这么艰苦这么难的一个行业,怎么我永远看不到天亮的时候。这个想法持续了六年,但是基本上就是想一想,一咬牙还是坚持过来了。做交易其实就是这样,你要不停地被市场教训,有的时候你觉得好像你找到了一些方法,但是又不停地被市场推翻,爆仓,亏钱。实际上我觉得做交易,尤其是期货交易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个职业。”
为什么觉得期货交易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呢?侯延军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经济的班级和一个学医学的班级,如果两个班级的学生天天都很努力,十年之后,学医学的班级会出50个好医生,但是学经济的班级,最多最多只能出一个好的交易员,甚至是零。
“这就是概率,因为交易是个博弈市场,它永远是踩着别人尸体上的,而别的行业不是这样,天分不够也好,先天不足也罢,只要后天肯努力,你终究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期货市场不一样,不但不成正比,有时候还成反比,如果你在熊市加仓了,你就更难看了。”
惊艳蜕变 五年之痒造就厚石天成
经历了一次次“从头来过”的侯延军,仍旧坚持回到原点,继续起了自己的投资生涯。按照侯延军自己的说法:“我是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撞了南墙不但不回头,还要把南墙撞破了,就算搭着梯子死活也要过去才罢休。”
转型的过程很艰难。但是,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完成这次蜕变,所谓期货市场的“悟道、得到、修行”,正是修这一颗心,在贪婪与恐惧面前,守住初心。
也许是侯延军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最终感动了上天,在反复实盘验证之后,长达5年的转型之路终于开花结果——研发的CTA策略很有效,这让饱受挫折的侯延军激动不已。为了获得更多业内以及投资者的认可,侯延军在创业初期便把业绩挂到私募排排网上公开展示,从2014年开始,其中有一两个专户持续排在排排网的前十名,由此侯延军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知名度。
2013年底,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得到提升,其行业地位已等同于公募基金,2013年因此被称之为私募基金行业的元年。记者出身的侯延军,敏锐地感知到私募行业未来极有可能迎来高速的发展期。一次应邀到深圳做嘉宾分享的机会,让侯延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深圳蓬勃发展的私募行业与良好的创业环境深深吸引着他。于是,2014年7月份,侯延军决定举家搬来深圳创业,并随之成立了深圳厚石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5这一年对于侯延军来说很关键,从这一年起,侯延军真正开始大放光彩。在2015年,侯延军发行的第一只阳光私募结构化产品——中宏厚石1号取得了47%的年化收益,劣后收益达到150%,在股灾期间获得如此令人瞩目的业绩,侯延军和他的厚石天成一炮而红。
借着整个私募基金行业高速发展的势头,厚石天成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到了2016年,厚石天成管理规模已经从年初的千万级别飞速发展到年底的五个亿,产品业绩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整体基金产品获得了30%-40%的收益,尤其是在专户产品上更是频频占据各大排行榜的榜单前十。截至2017年4月底,厚石天成的实际管理规模已经突破六个亿,未来随着两个新产品的落地,管理规模也将实现到八个亿左右。
团队力量无穷尽 引入“学院派”优势互补
厚石天成成立之初,公司只有侯延军一个人。随着公司的发展日渐上了轨道,侯延军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我们团队,从最初我们公司成立,2015年上半年只有一个员工,那个人就是我(笑)。然后我跟大家开玩笑,我说2015年下半年我们公司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由一个员工增长到了两个人,增长了一倍,2015年真的是只有两个人。然后在2016年我们才开始慢慢地引入新的团队。”
非科班本身的侯延军,一路走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比较“偏野路子”的类型。所谓的“偏野路子”,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侯延军认为,从赚钱的能力角度来说,他是有的,但是术业有专攻,随着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未来要完成向稳健交易风格的过渡,他必须由单打独斗开始转向管理交易团队的方向,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2016年他开始重点引进各种各样的人才,如博士、博士生导师以及清华大学毕业的学霸,这些“学院派”有着很好的理论基础和一些非常好的操作手段,对侯延军而言,形成一种非常好的互补。
“真正做交易到最后赚钱,有的时候不看你的出身,可能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可能有人觉得民间派出高手,可能有人觉得华尔街归来才厉害,但是我个人认为,两方都会有各自赚钱的道路,各自赚钱的方法,那么我想把他们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相取长补短。”
主动降低收益,走“多策略”发展道路
作为一个成熟的操盘手,专户能够常年占榜单,说明侯延军的盈利能力是极强的。但随着公司规模的做大做强,侯延军却开始主动降预期收益。
“我们公司之前有一个特点,就是接触到的投资人大部分都是激进型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想遇期将来发展的方向。去年和前年我们的基金产品收益率都偏高,但是做高收益的时候肯定要伴随着相对大的风险,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捆绑在一起的,不可能单独剥离的。比如我举个例子,我刚来深圳见到投资人的时候,投资人问说你能每年能赚多少钱?如果说自己的预期的收益率不翻倍是不好意思跟别人开口的,大家可能觉得你在吹牛,其实像我们这种操盘手级别,想做翻倍是很容易的,但是肯定也伴随很大的风险,翻车也容易。”
要实现业绩可复制与风险可控并存,保持良好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少风险。
“发行第一只基金产品的时候我们是追求翻倍的,但是第二年我们自己就开始主动降收益了,2015年我们把自己的预期降到了50%,而我们确实做到了47%;2016年我们把预期收益降到了35%,实际业绩也不负众望,去年我们也是做到了30%-40%之间。今年我们会把收益率继续往下降,因为我们把收益率降下来,实际上说白了也就是把我们的稳定性提高了,我们的回撤亏损的可能性也会降得更低,像我们今年把自己的预期收益率降到了25%左右,实际上25%也是一个很高的收益率,这样我们的回撤就会偏小一些。”
期货是高风险高利润的行业,除了主动降低预期收益之外,侯延军做的另外一个转变,就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只是做收益率比较高的CTA策略,还要做收益比较高,但是风险度很低的混合多策略产品。
“原来做操盘手的时候,我更重视的是收益率,相对回撤重视程度低一些。但是做了基金经理之后,首先考虑的是回撤幅度的控制,其次才是收益率。而且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我也发现,没有一种策略能够包打天下,这也是可能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那么你如果想取得相对稳定的收益,首先你要多参与多种多样的市场,参与多种多样的标的,参与多种多样的策略,参与多种多样的周期。为此我们开发了很多策略,有的策略注重进攻,有的策略注重防守。不同的投资者其风险偏好也不一样,所以要做好策略和风险的匹配。”
侯延军的想法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策略分散起来,从老话来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投资也是如此,不要把所有资金绑定在任何一种策略和任何一个品种上。
“例如我们现在在期货端就已经形成了195套模型,听起来确实很多的,如果我们把每一只基金产品的资金都分散到每一个模型里面去,钱就会比较少。假设这个模型失效了,或者说表现不好,这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即使发生了,它的资金量也只占一百九十五分之一。而且在我们仓位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它更有可能只占到几百分之一。那我们就可以不在乎,说白了即使回撤,这么一个策略对我们影响也不是太大,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今年以来我们主打的就是混合多策略,在近期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我们的混合多策略的净值回撤也只有两个点,而且一直在水位线以上运行,还是经得住考验的。”
恍然如梦 做交易注定九死一生
从电视台记者到立志以期货投资为事业的操盘手,从非科班出身的主观“小散”到管理上亿元资金的明星私募,在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侯延军已然修得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平和与淡然。回顾这段交易生涯,侯延军打从心里感谢的,是家人不离不弃的支持,让他能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义无反顾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人是没有记性的。真的到了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状态,那个时候肯定会怀疑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得过来,走得出来,你会变得更加成熟。你的风控意识,你的市场认知,都要比别人都深刻得多。所以最后发现真正走出来的人,这都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对于个人的长短处,侯延军毫不避讳。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是蓦然回首,侯延军发现对他的投资生涯帮助最大的,可能是他的记者生涯。
“我的短处就短在我的非科班出身和技术上,这确实是我的短,那我的长处呢,我个人觉得我的阅历和经验跟别人相比要丰富一些,特别是我的记者生涯,可能是让我的思维更活跃也好,让我更有批判精神也好,让我有更好的阅历也好,我觉得这些东西最后都会反映到交易中来,对于交易来说,你所经历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白费的。交易是一个奇怪的事情,可能最后你成功与否,不看你的学历,也不一定看你的经历,就是非常奇怪一个事情。到现在可能没有人给交易作一个很好的定义,就是什么样的人最后能够在交易上成功。”
当问及对刚进入交易市场的投资者有何建议,侯延军的回答毫不客气:
“我唯一的建议,就是请你远离市场。我个人觉得,轻易不要做交易,因为个人做交易注定是九死一生的。”
查看完整精彩访谈视频敬请登录私募排排网并点击:私募冠军面对面:厚石天成侯延军。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