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额宝等部分货基收益率下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集体收益率下降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据澎湃新闻报道,截止9月18日,11只接入余额宝的货币基金中,有7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3%,另外4只货币基金的收益也大多在3%边缘线徘徊,收益率最高的中欧滚钱宝A的收益率仅为3.18%。
货基体量大增,收益却不尽人如意
排排君曾经在文章《货基收益率创新低!谁来守护老百姓理财的最后一道防线?》提到过,当前货基收益率的下降,主要因为市场利率的下滑。但从理财角度来讲,收益率的下降的原因就很微妙了:
1、股市低迷,避险资金流入货基等固收理财。股市行情好,楼市节节高,自然就会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向这些领域。如今两者的投资回报都不如意,所以资金流向更安全的货基等固收理财也就容易理解了。
2、P2P爆雷不断,短期理财收益下滑。P2P的收益是出了名的高,但安全性令人堪忧,暴雷事件不断发生,连本金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投资呢?短期理财这边,平均收益也跟着市场利率下滑,有的甚至跟货基持平。那么既然收益趋同,为啥我不买随时申赎的货基,而选择有封闭期的短期理财呢?
综上,固收理财所投资的低风险标的就那么些,随着货基资金体量增大,而低风险标的数量不变,收益率下滑也就理所当然了。就好比你收入越来越多,而商店里卖的只有泡面和榨菜,这样的话你的收入越多,生活品质打的折扣也就越多。
此外,就大环境来说,央妈政策定了调:国内的货币环境不能太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所以,总体来说市场中的钱还是够的。
别再盯着收益和保本
谈到固收理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收益和保本。诚然,收益和保本是投资必须要考虑的,投资本身就是在本金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资产增值嘛!但现在不一样了,“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大洗牌,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角度去看待收益和保本。
对于现如今的固收理财,你至少得懂得这些“新玩法”:
1、了解“净值型”产品。这也是“资管新规”推动理财产品的转型方向,准确来说你接受了净值型产品,就相当于你接受了固收理财的浮盈和浮亏。此前,人们把固收理财当成存款,给你个预期收益率,心里美滋滋。
当下的理财主要分为净值型和非净值型,非净值型就是我们熟知的银行理财等固收理财,而净值型则是风险稍大的股基、混基等公募基金。
净值型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让收益和风险透明化。怎么说呢?按照以前的话,比如银行发行一个理财产品,收益可以到7%,但为了刚兑,可能向客户说是保本5%,这样的话如果正常兑付,银行就能多赚2%。
而净值型产品就是将所有的收益全部归投资人所有,银行只扣除基本的管理费之类的。但这样的话,亏损也需要投资者来承担了,银行没啥赚头,干嘛为你兜底呢?随着政策发布,这类产品也与日俱增。据融360统计,8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共245款,较上月环比增长35.91%。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用担心,固收理财的风险不会太高,盈亏也不会太大。排排君以某互联网理财为例,这就是以后固收理财的画风,每天波动一点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2、收益全天候全覆盖。我想不少金融小白都有过这样的问题:为啥在周末和节假日,我的基金没有收益呢?
如果是股基,很正常,毕竟周末股市不开门,没收益很正常;其他类型的基金周末和节假日没收益,可能是因为其所投资的标的在这时间段不交易。再者,人家基金公司也要休息,只是没有更新净值。
但货基和债基就不一样了,这两种基的收益来源,前者投资于存款、存单类资产,因此是7*24小时计息的;后者是因为债券本身就有全天候利息收益。
但相比货基来说,债基的全天候收益更有优势。为什么呢?毕竟货基的投资标的本身的收益就没有债券类资产高,而债基收益除了本身利息的“保底”外,还有债券净价变动所产生的收益。
3、历史兑付。大家千万不要抱着看历史业绩的心态去看历史兑付。以前业绩不好没关系,投资本来就是要着眼于长远,或许因为行情,或许因为基金经理离职等各种客观原因,业绩马失前蹄。但历史兑付有污点,就万万不行了!
兑付出问题,意味着底层资产的信用问题,此外可能还牵扯到产品本身结构设计。因此,遇到有历史兑付污点的产品,可以直接pass掉。不过目前来看,各种理财平台几乎很少见有兑付问题的产品,第一没人买,第二万一出事了,砸的也是平台自己的招牌。
随着我国资管市场的逐渐成熟,咱们投资者也必须尽快成熟起来,别再整天盯着收益和保本,你需要知道的还有很多。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