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底,一则私募公司骗走上市公司五亿投资款,私募负责人还跑路的新闻刷屏朋友圈。祸不单行,这家上市公司除了五亿投资者款被骗走,还经历了股价腰斩、涉及13亿元收购企业业绩不达标、出现商誉风险等情况。就在2018年12月25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涉嫌职务侵占罪的在逃犯罪嫌疑人代雪峰(前海旗隆董事长)、徐馨漫妮、张俊琪批准逮捕。
经历过2016年2017年的行业整顿,私募行业变得越来越规范化。中国巨大的资本市场也吸引了外资的参与,从首家外资私募入华开始,外资私募纷纷加快进程,截至2018年12月29日底,共有16家外资私募在中国发行共26家只产品。一边是外资在中国走马圈地,另一边是中国私募出走国外,寻求在香港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但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的私募行业并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八大策略中,仅有管理期货、相对价值与固定收益三大策略平均收益为正,事件驱动与股票策略平均收益亏损均超过10%,还有连续10月缩水的证券私募规模与轰轰烈烈的清盘潮,无不昭示着2018年证券私募的坎坷与艰辛。
2018年,私募行业又新增了哪些新面孔,又经历了哪些风和雨呢?
外资私募抢滩中国市场:16家外资私募,发行26只产品
自2016年6月证监会表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并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以来,瑞银是最早入华的外资私募,早在2016年8月,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同年10月,第一只外资私募“A&Q
(中国)中性阿尔法策略带杠杆”完成备案登记。截至2018年12月29日,已有贝莱德、瑞银、富达、施罗德、安盛、桥水等16家外资机构申请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外资私募在中国发行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26只。
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2017年是外资私募公司成立高峰,2018年则是外资私募产品备案登记的高峰,2018年外资私募共完成20只产品的备案登记。除了出于低位布局A股的考虑,还因根据相关规定,私募在拿到牌照的6个月内必须发行产品。
如果外资私募能够很好适应中国市场,做出不错的投资收益,势必会引发“鲶鱼效应”,促进国内私募向更高要求发展。
中国私募出海谋发展:开辟募资新路,私募纷纷赴美国香港上市
2004年,私募教父赵丹阳成立“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被业内视为国内首只阳光私募产品,也意味着私募行业的开端。14年来,私募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11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18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5220只,管理基金规模12.79万亿。万亿私募市场下,有私募聚焦国内市场,打造百亿精品店,比如星石投资,也有的一级、二级市场全覆盖,用PE基金投资实业的理念投资二级市场,比如景林,更有私募谋求出海上市,比如基岩资本。
国内主板无望,新三板流动性堪忧,2018这一年,多家私募谋求香港或美国上市。6月中旬,以投资美股一、二级市场为主的基岩资本递交招股书,以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9月份,旗下包括投资管理业务线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华兴资本控股登陆港交所。11月13日,以不动产投资为主的瑞威资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上市,成为内地第一家境外上市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11月15日,以投资绿色科技领域为主的天赋资本通过收购港股上市公司股权,开启香港资本市场的布局。
另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但斌管理的东方港湾投资和已经被新三板强制摘牌的中科招商等,都曾表态或开始筹划海外上市。私募公司上市后,信息披露会更加充分、更加透明,在资本寒冬中,私募上市能给机构增信不少,为募资端和投资端都将带来便利。
百亿私募傲视群雄:强者恒强,私募二八分化加剧
从年初的经济下行到年终的金融去杠杆,A股的表现可谓是一泻千里,熊冠全球。2018年赚钱的A股不足一成,股民人均亏损超过10万,不少人纷纷感叹,2018年本是可以“躺赢”的一年,只要不买股、不买基、不买币、不买P2P……躺着不动就是赢家。但是对于私募,尤其是百亿规模量级的私募来说,很难做到空仓。
泥沙俱下,全行业亏损的股市生态下,不少船小好调头的中小私募反而胜率更高。但是高收益在2018年也很难带来好的募资能力,尤其是新生私募,在这种环境下感慨颇深。倒是百亿私募数量,从2017年底的187增至2018年11月底的233家,百亿规模私募在总的私募中占比也从0.83%增至0.95%,7月和9月份百亿私募的占比达到年内巅峰,均为0.97%。
总的来看,虽然百亿私募的数量占比一直无法突破1%,但是私募行业的二八分化极为明显,一亿以下及无管理规模的私募数量占比长期超过一半,也就是说在近13万亿的私募蓝海中,极少数量的私募抢占了绝大部分的份额,数量繁多的小私募长期挣扎在“生死线”。随着众多巨头外资私募入华抢食,未来私募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突围,是大多中小私募面临的难题。
四大行进军私募:工农中建成立私募子公司,农行一口气发三只产品
私募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不少资本巨头的关注和纷纷加入,
从今年8月开始,银行也开始进军私募行业,截至2018年12月底,包括工行的“”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行的“农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建行的“建信金投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中行的“中银资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均拿下私募牌照,成立私募子公司。
四大行之所以对私募领域兴趣盎然,主要在于政策的支持,通过发行资管产品、募集资金来做“债转股”业务的模式,可以解决银行“债转股”此前无法参与企业管理的掣肘,四大行齐聚私募,将进一步助力债转股业务的发展。
中美私募大PK:中国私募数量多,美国私募规模领先6.8倍
截至2017年四季度,美国私募基金管理人2997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0031只,管理总资产12.54万亿美元(约合87.23万亿人民币),基金注册地遍布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美国私募基金形式丰富,包括对冲基金、流动性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资产证券化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合格对冲基金,而根据中基协的划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与其他私募投资基金。
两国私募在规模与数量上的对比则更为突出,简单来说就是美国量小个大,中国量多个小。主要原因是美国私募基金最大的投资人是养老金,约占25%以上,而我国私募基金的最大投资人是个人投资者。
私募也上胡润百富榜:私募身家曝光,期货大佬最会赚钱
任凭股市动荡,基金回撤,私募大佬们身家只增不减。在新近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中,金融投资行业人士造富能力可观,红杉沈南鹏、高瓴资本张磊、云锋基金虞锋、今日资本徐新等投资大佬的财富金额均突破百亿。
证券私募也有上榜,继2017年上榜后,混沌投资葛卫东、重阳投资裘国根、骆奕夫妇,景林资产蒋锦志均再次上榜,且在股市低迷的2018年,以二级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他们财富和名次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葛卫东以投资期货而声名远扬,重阳投资和景林资产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百亿规模私募,主要聚焦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
清盘潮创五年之最,公募“一哥”变“一休哥”?
今年的A股有多惨,看看指数就知道了,A股各大主要指数跌幅均超过20%,毫无争议的熊冠全球。上涨个股占比不足一成,全行业下跌。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已有近2000家私募机构的4000多只产品清盘,数量创下5年来清盘之最。其中,股票策略产品数量最多,共有2395只,占比55%;宏观策略类产品清盘数量最少,前三季度仅有90只。
在轰轰烈烈的清盘潮中,连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也未能幸免,由其管理的千合资本旗下产品““中铁宝盈祥云3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也被清盘的消息尤其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
募集资金700亿,亚洲最大股权私募基金诞生
据多家媒体报道,高瓴资本新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高瓴基金四期”筹集106亿美元资金,一举打破“KKR亚洲三期基金”在2017年募集总额93亿美元的记录,“高瓴基金四期”也成为亚洲史上最大的一支私募股权基金。高瓴资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基金将在医疗保健、消费者、科技和服务领域寻找投资机会,尤其重点关注亚洲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由张磊在2005年创立,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投资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目光长远的全球性机构投资人,包括大学捐赠基金、养老金、慈善基金会、家族基金及主权财富基金等,其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互联网与媒体,消费与零售,医疗健康,能源与制造业等。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