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穷六绝七翻身”,冲锋在前线的5月已经收官一周有余,而6月的开局似乎也不尽如人意,像股市谚语得到了验证一般,给市场留下了一片狼藉。
无论是美股市场还是A股市场,在五月都极为惨淡,跌法虽然大相径庭,但跌幅却十分相似。美股三大股指标普500、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6.58%、6.65%、7.93%,市值蒸发了3万亿美元。而在A股市场,沪深两市3600多只股票当中有2772只股票在5月份录得下跌,指数方面,上证指数下跌5.84%、深成指下跌7.77%、创业板指下跌8.63%。随着市场持续走弱,两市成交额也大幅缩水。

自4月中旬以来,市场一直处于暴跌加阴跌的状态,虽然6月份已经进入盛夏,但A股市场依旧冷如寒冬。进入6月以后至今的几个交易日里,各大主要指数均在下跌,在端午小长假前,上证综指已跌破半年线,而深证成指更是失守年线支撑。
私募仓位大减12%,恢复年初水平
经历了市场持续震荡走弱的折磨,不仅股民们开始对市场持有观望态度,私募基金经理也对后市偏于谨慎。根据私募排排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6月A股市场趋势预期信心指标值为110.95,相比上个月大幅下降了9.68%,目前已经是连续两个月下滑,该指数已经回落到年初水平。由此可见,基金经理们对于A股后市的判断,多数都处于相对谨慎的立场。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在具体仓位方面,股票型私募的仓位水平在5月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由上个月的74.09%下降到62.00%,环比下降超过12个百分点,并创下了近五个月以来的新低。私募的仓位基本上降到年初位置,高仓位私募出现大幅下降,可以看到不少私募基金经理在震荡不断的5月份进行了调仓操作。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A股市场持续在2900点上下动荡,在指数反复之际,投资者的心理也随之处于纠结之中。在6月份相对较弱的开局背景下,一些股票私募的减仓意愿仍然没有彻底终结,在持股心态的稳定性上尚且不够明朗。
受对于后市谨慎心态的影响,在对于6月份行情的增减仓上,保持现有仓位不变的基金经理依旧占据着相对较高的比例。为了更好的应对市场变化,有多达69.52%的基金经理表示会维持现有的仓位不变,持有减仓计划的私募占比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私募基金的仓位已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调研次数猛增,96%私募曲线打新如火如荼
市场处于震荡格局中,市场赚钱效应逐渐消失,多数投资者也会随之选择陆续离场。虽然进入二季度以来,私募的仓位从八成降到了六成,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呈现出观望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似乎并未影响到私募的调研热情。
市场走弱时,私募调研日。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已经有超过百家私募机构合计进行了逾2400次调研,已经超过了一季度的总和1500多家,其中不乏多家百亿元级知名私募。例如老牌私募景林资产,在二季度以来调研次数达到30多次,其它排名靠前的私募调研次数也都在20次以上。
从这些私募关注的领域上看,多数都集中在生物医药、白酒、信息科技等板块,其中正海生物、千方科技、石基信息、立讯精密、五粮液、海康威视、乐普医疗、迈瑞医疗、亿帆医药等,都被私募基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研。整体来看,虽然二季度A股各大指数相对低迷,市场的反弹基础不强,但私募调研热情却依旧居高不下。
除了调研热情依旧之外,私募对于备受瞩目科创板的打新也是热情满满。随着科创板首批三家公司已经过会,科创板的实际推出也已经箭在弦上。不少私募机构都认为,正值市场大幅震荡之际,第二批科创主题基金仍然募集到了120亿元,可见市场对其充满期待。
知名私募表示,虽然借道打新收益会被摊薄,但中签概率可以大大提升,私募借此成立新产品,赚取确定性的管理费收入。科创板自带“政策红利”光环,而打新对于很多人而言又是一项“无风险收益”,因此科创板的打新对市场而言极具吸引力。然而,相关规则却让多达96%的私募无缘科创板打新,为此,众多“不合格”私募寻求“曲线打新”,借道公募等参与科创板打新。
北上资金逆市抢筹,市场没你想的那么差?
如果说科创主题基金的发和三家企业的过会是近期低迷市场中投资者信心的提振点,那么北上资金的重新回归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少投资者对于后市的判断。在上证指数承压2800点的背景下,代表机构态度的A股蓝筹ETF和外资代表北上资金却逆势吸金。
进入6月份以来,北上资金一改5月份的净流出态势,连续几个交易日都呈现出资金净流入,在6月10日更是大肆净流入82.54亿元,创今年3月29日以来的新高。6月至今,北上资金已累计净流入A股178.62亿元。

节前一周,最受北上资金青睐的是新晋MSCI指数的爱尔眼科,增仓5014万股,增仓市值高达18.58亿元。外资对于金融股可谓是情有独钟,兴业银行、中国平安、温氏股份、青岛啤酒等35股也被北上资金增持超亿元。从行业来看,银行、房地产、公用事业等行业板块获得北向资金青睐,资金净买入较为明显。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调整,A股不少标的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回调,不少都处于“相对便宜”的估值区间,而与此同时,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体系将于6月24日生效,这些因素的叠加也许成为了外资逆市回来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市场人士认为,中长期外资或将持续流入,进而成为新一轮行情的主导力量。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