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年中时,想必大家最近都被各种618的消息层层包围着,双十一的战绩还历历在目,新一轮的电商大战已正在上演,这是属于整个电商行业的年度盛宴,同时也是属于互联网时代下独树一帜的景象。
无论是京东的诞生、淘宝的崛起、拼多多的海外上市,还是腾讯的社交赋能、新浪微博的热搜、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的异军突起,这一轮又一轮的行业红利下,都无一例外的离不开互联网所赋予的时代背景。
回想我们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的不可思议,到现在所到之处WiFi必须满格的需求,也不过短短二十年。从1994年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将中国网络全功能地接入国际互联网,到1998年时的Windows
98中文版初次登陆中国,再到现在智能机不离手,衣食住行都可以线上搞定,能用表情包表达的情绪就不用文字,有WiFi的地方才有安全感。

从BAT三大巨头的诞生,到小米、京东、美团点评、网易、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的奔赴上市,从共享单车、充电宝的出现,到短视频与自媒体红利。互联网科技就这么悄然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带来一些新的惊喜,创造出新一轮红利。
电商上演“猫拼狗”三国演义
从2004年京东创立首个618到现在,15年过去了,这是互联网浪潮席卷并变革整个社会,电商不断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15年。曾几何时,618还只是属于京东的专属生日,而在今年,6月1日优惠活动一开始,京东、天猫的战报和各种宣传就不断传来,几乎成为了所有电商们的生日,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
打开手机,N个APP的开屏广告是商家618促销的消息,公交站牌和地铁通道上也贴满了天猫或京东年中大促的广告,等电梯时天猫及京东的618TVC轮番播放……在各大电商平台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下,今年的618格外的热闹。
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这两个百年老对手之外,今年的这场战役还有新晋选手拼多多的强势参与,曾经的猫狗大战,也一跃成了“猫拼狗”共同激烈竞争的三国演义。
而这场三国演义,也不仅仅局限在618,更是贯穿于电商行业发展的每时每刻中,纵观整个电商行业,
2018年淘宝和天猫成交总额5万亿左右,全网第一;京东1.7万亿排名第二,而拼多多则以4700亿的销售额位居第三。

历史总是相似的,在去年的双十一中,老大哥天猫的交易战绩刷下记录,最终交出了2135亿元的成绩单,同时全天物流订单多达10.42亿。十年时间,天猫的成交额从2009年的0.52亿到了今天的2135亿,在那场战役中,全国有400座城市,共同加入了数字经济体线上线下大狂欢,令整个行业瞩目,这一个个战绩的后面也促就了青年教师马云的收官。
天猫身后的“老父亲”阿里巴巴目前最新市值为4015.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765亿,稳居中国市值第一互联网企业的地位。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后,因为业绩突出,股价曾在2016年下半年一路狂奔,市值曾一度逼近亚马逊。历经18年的发展,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界的庞然大物,它的触角几乎无处不在:电子商务、线下零售、金融、物流、支付、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影视音乐……
老对手京东在今年可谓是“绯闻”不断,从裁员风波到创始人深陷舆论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关于裁掉的是不是兄弟的讨论更是一度上了微博热搜。目前京东最新市值394.6亿美元,近日PRADA集团旗下三大品牌入驻京东共拓奢侈品数字化领域的消息也对股价有了一定的推动。虽然与阿里巴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京东在一季度也实现了高速增长,根据财报显示,净收入为12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5亿元人民币。
拼多多与京东曾经一度产生市值“之战,今年年初,两者市值差距只剩不到2亿美元的差距。作为电商行业的后起之秀,拼多多上市目前不到一年,拼多多是团购大战的受益者,他们省去教育用户的成本,开创出一种传播性极强、深受用户欢迎的拼团形式。但其从一开始,就饱受“廉价低劣”、“假货”、“山寨”等评价的困扰,在上市之后更是掀起一阵风波。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中可以看到,
2018年Q4拼多多营收为56.54亿元,同比增长379%,全年实现营收131.20亿元,同比翻了超6倍,远高于华尔街对其收入的预期。

真假互联网寒冬?裁员但也招人!
电商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红利的助力,而与此同时,近期以来互联网企业裁员的消息也频频刷屏于媒体。滴滴裁员15%,摩拜裁员30%,甲骨文中国裁员将近900多人,网易裁员30%-40%......
根据CNBC报道,作为全球顶尖科技巨头的IBM将于本周裁员将近2000人,部门涉及沃森健康、云计算、服务部门,截止目前,IBM员工总数为35.06万人,已经是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自年初以来IBM股价已经上涨了16%,IBM为何要进行大举裁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BM大举裁员,但同时仍在大量招人,该公司官网上的职位页面显示空缺职位有7000多个。其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在继续为我们的团队重新定位,以便与专注于IT市场的高价值细分市场相一致,我们还继续在为我们的客户和IBM提供价值的重要新业务领域积极招人。”
与IBM有着相似情况的还有同为全球科技巨头的甲骨文,5月中旬,一封名为“组织重组”的电子邮件开启了新一轮新一轮的裁员大潮,这次波及人数多达900余人,N+6的辞退补偿让不少人感到艳羡,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Oracle的官网上,依旧存在着众多新的岗位需求。
从去年开始,一阵凉风吹袭着原本一路高歌梦境的互联网行业,关于互联网寒冬的说法就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从关停业务、收缩规模再到接踵而至的裁员潮。虽然经济大环境不好,但“互联网寒冬”、“裁人潮”等也不过只是一个伪命题。在高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中,行业的转型与自我优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

从互联网头部企业近半年的招聘来看,这些企业对于人才一直都存在着需求,大公司对研发、产品、营运、数据分析等的需求是经久不衰的,腾讯、阿里、百度、美团以及滴滴等大厂可以说是垄断了整个行业的人才招聘,而新生互联网企业如字节跳动,招聘需求持续上涨,“人工智能”行业的招聘人数更是只增不减。
资本宠儿,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大幅增长
过去的十年,被称为互联网企业的黄金十年,有了阿里巴巴的敲钟,也有了短视频、自媒体的时代红利。在人们心中,互联网公司早已经不再是千禧之年时那个忽悠人的骗子公司,成为了我们现代生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年前美国的互联网寒潮后,留下来的几家企业都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行业巨头;11年前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彻底颠覆了传统银行,成为新的行业趋势。根据CAICT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上市互联网企业三十强总市值高达4.2万亿美元,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全球上市互联网企业前十强总营收1933亿美元。
截至201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17亿人,在这庞大的人口数量后面,催生出了一片又一片新的市场红利,也助推了一个个互联网巨头企业与独角兽的诞生。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目前总市值高达10.19万亿元,环比增长27.4%。在去年第四季度,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5093亿元,增速为30%。

(图片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受A股、美股、港股三地市场集体上涨、新企业陆续上市等因素影响,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迎来大幅增长。互联网企业头部效应显著,我国11家企业上榜全球市值Top30,市场结构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重点企业全面上涨,占总市值78%。

(图片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从2000年新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到2014年阿里巴巴的赴美敲钟,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走上资本市场,也成为了各路资金追捧的对象。知名机构高瓴资本曾重仓40亿美元资金在中概股上,对京东、58同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重点持仓。
而另一家知名私募景林资产在去年底斥资10.6亿美元投资美股25家企业,其中有新进和增持的14家企业,主要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包括阿里巴巴、陌陌、拼多多、哔哩哔哩等企业。在四季度时,景林资产增持阿里巴巴85.55万股至279.77万股,增持陌陌112.34万股,持有拼多多7776.9万美金。这些企业在今年以来表现也十分突出,其中,陌陌年后涨幅超30%,阿里巴巴、拼多多、好未来、哔哩哔哩等年后涨幅也超20%。
同样对互联网上市企业情有独钟的私募还有金舆资产。作为多年深度参与互联网研究与投资的私募机构,金舆资产特编制并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指数,该指数涵盖美股、港股和A股三地市场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还未被国内投资者充分研究,而金舆资产选择深耕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
金舆资产认为,互联网刚刚开始货币化商业模式,成长的路径还很长,未来这个领域会成长出一批世界级巨头,会牛股辈出。随着消费者闲暇和用户总时长持续增长,对虚拟产品和服务的付费意愿持续提升,行业仍有5-10倍的快速增长空间,理解互联网思维、拥抱互联网和利用互联网是最好的竞争策略。基于此,金舆资产坚信中国一定会出现10万亿市值的互联网公司。
结语
中国互联网发展20余年的时间,改变了许多行业,社交、搜索、资讯、电商、视频、直播、团购、外卖、共享出行等互联网创新形式,在不同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催生了腾讯、百度、阿里、优酷、爱奇艺、抖音、美团、滴滴、摩拜等巨无霸和独角兽企业。在八亿多的网民基础上,相信互联网行业还会催生出更多新市场的时代红利。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