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的“高薪区”地图再现,似乎毫无悬念,金融业依然高居金字塔顶端。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多达20家上市银行的人均薪酬出现超过10%的增长,金融从业者成为大家口中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从人均薪酬水平看,国有大行的职工薪资普遍是15万左右,而在股份行中,平安银行的人均薪酬,最高达到34.7万元。
Wind数据显示,有15家上市券商2019年上半年的职工工资福利超过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超50亿元,为57.81亿元,从单家券商员工上半年的平均薪酬来看,有8家券商的员工平均薪酬超过了30万元。

在中国的360行中,有两个行业受到大众的关注度最多、也是自嘲和生产段子最多的行业:IT和金融。比如说,IT编程从业人员叫码农,而搞金融的人一律叫称为金融民工;再比如码农们十分偏爱格子衬衫和清一色同款羽绒服,而金融民工们一年四季西装皮鞋领带三件套,外加铮亮小油头。
而这两个行业之所以受关注,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薪水高,相比于月薪5万活的像5千的码农朋友们,金西装革履的金融民工反而有点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感觉。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位于“高薪区”的金融圈。

金融人薪酬
金融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往往涉及到证券、银行、基金、信托、保险、投行、期货等领域,其中投行和证券是很多金融学子的首选,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个行业的应届毕业生起薪是最高的。在金融人才的聚集上,最吸引人才的是银行,从刚刚发布的薪酬也可以看到,为什么大家挤破了头也想进银行了,其次是券商,紧接着是公募、私募、信托和保险。不过在牛市的时候,也时常会出现券商人均工资>3倍银行≈5倍保险的情况。
金融行业人均薪酬高,但大部分人都是被“人均”了,尤其是对于基层员工而言,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你们帮别人投资,自己赚的盆满钵满了吧?”如实回答:“哪里哪里,三万多一点”,然后望着工资条上的“3000.0”,笑着吃下了碗里的土。

金融人就业
既然身处于“高薪区”,那么对于金融从业的要求自然会相对更高一些,做这行的没有一个人会得脑痴呆,因为大脑每天都在高速运转,学习新政策,熬夜做报表,考CPA、CFA等各种证书,与市场经济斗智斗勇,帮人理财但自己却市场穷竭一生。
其实进入金融行业也并没那么复杂,你只要会建模、会Excel、会统计;会分析、会谈判、会业务;懂理财、懂金融、懂税务;懂心理、懂法律、懂管理;能哄人、能受气、能挨骂;能加班、能早起、能熬夜;差不多会这些,基本上就可以干金融了。

金融人职业印象
有人认为金融人身穿 Burberry、肩背Louis Vuitton、脚踩 Jimmy
Choo、出入五星级酒店和米其林三星、往来“上流”社会,穿梭于各大高逼格会议,谈着几个亿的生意,分分钟拿下上千万的单子;有人认为金融人薪酬高年终奖高,人人都能赚大钱,是市场中的“甲方”,工作清闲,每日喝喝酒、聊聊天,觥筹交错之间就能谈成大单;也有人认为金融人士“空中飞人”,一年365天有200天实在天上飞着的,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

金融人混微信群
在一个合格的金融人微信群里,各种动辄三五百人的大群构成了大资本市场的微观掠影,资金业务群、有上市公司投资群必不可少,PE/VC群、银行从业群、二级投研群也不可缺。在经济发展好、市场行情暖的时候,各种群里面可谓是人声鼎沸热闹至极,一手优质项目有意者私聊、低成本资金可做过桥、质押、并购基金、一独家上市公司壳资源等业务接连出现,动不动就出现99+的红点点。

金融人酒局
金融圈饭局龙佛混杂,局中的金融人壕装难辨,但也可以根据其行为判断端倪。边吃边说还频繁敬酒的,一般是证券公司里做销售的;既喝酒又抽烟,还不忘大声回忆自己在行业里辉煌历史的,一般都是做信托的;喝酒狂放,偶尔蹦出一句荤段子的,一般是银行资深人士;对桌上其他人极尽赞美之词,通常都是卖保险的;低头吃饭,一边吃饭一遍看微信的,一般是做股票二级市场的;抽烟喝酒吃饭一个不落,正经的金融知识不怎么懂,其它领域涉猎广泛的,大多数是搞地下钱庄的;无论是金融知识还是其它领域基本都能谈得来的,一般是做投行的。

金融人承诺
金融人表白和承诺的方式,也时常与其他人不同,似乎显得更为清新脱俗一点。比如“等我买股票发财了,我就买房跟你结婚”,他深情款款的说,听完后,她心里飘来阵阵凉意,她想这大概是最委婉的分手了,因为同为金融从业者的她深知,盲目依靠股票是很难实现发财买房的。再比如“等我等我股票回本,就跟你分手”,她瞬间热泪盈眶,因为她看了一眼股票账户,这辈子应该都回不了本了。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