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上一篇文章说起中国央行是黄金市场上的择时高手,每每出手,总是能抄到大底。那么,是不是中国央行就在黄金上赚了个盆满钵满呢?
请看数据:
笔者的统计显示,从2001年11月起至2019年9月底,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增加了3.90倍,而同期持有黄金市值由44亿美元,增长到930.45亿美元,增幅高达21.09倍!黄金市值的增长远远高于黄金储备的增长,增速差的驱动力就是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
但再算一下总账,央行的黄金投资虽然涨幅不小,但对整个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却谈不上多大——原因就是黄金储备占比太小!多年来黄金储备占比仅2-3%左右,而全球黄金储备排名前四的国家,占比都在60%以上。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多年来持续国际收支顺差形成的,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推动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其中又以持有美国国债为主要的储备方式。这里做个假设,如果所有的外汇储备一入账都马上换成黄金,而不是大部分来买美国国债。或者至少象德国、法国那样,将黄金储备占比提升到60%,那样的话,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速必然远远高于现在。但为什么中国央行并没有这么做呢?
央行行长易纲在前几年两会上(时任央行副行长)回应央行第四次增持黄金时候,专门提到过,“我们只是适当地增加了些黄金储备,谈不上大规模。黄金储备和黄金投资永远是央行考虑的一个选项,但为了保持市场平稳,保持价格稳定,特别是考虑到中国既是产金第一大国,又是进口大国,增储黄金需要综合考量”。
把易行长的话翻译一下就是:央行很想买黄金,永远想买。但中国产金是全世界第一,从不出口,还每年额外进口很多,全世界的黄金根本不够买,一旦买多了,黄金就会涨起来了。
说起来,曾经是法定货币的黄金,在信用货币泛滥的今天,无论是存量黄金的市值,还是每年新增的矿产金,和信用货币发行量、债券发行量比起来,已经是微不足道了,昔日的王者已经变成了信用货币的小跟班。近年来,全球每年矿产金量变化不大,去年黄金供应量4600吨左右(折算成美元仅仅1850亿元),其中中国每年消费1000吨左右,已经是连续6年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对比一下中国的外汇储备,2014年峰值时候达到3.95万亿美元,即使现在有所减少,也有3万亿美元规模。按照9月底价格算,折合黄金208185万盎司,64754吨。如果全部买成黄金的话,足足需要全球14年的黄金产量才行!
实际上,象黄金这样全球定价的高流动性市场,不要说买这么多,就是年增加10%,甚至5%需求,都会对价格造成巨大的冲击。易行长所言不虚,央行不是不想买,也在持续买,只是黄金盘子太小,得慢慢来。
当前,全球渐有去美元化趋势,美国国家信用减弱,美债利率趋势性下行,各国央行有的从美国运回黄金,有的持续增持黄金来替代美元储备。其中俄罗斯更是以十倍中国央行的速度增持黄金,早在2017年就已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黄金储备国。
这次中国央行重启黄金增持窗口后,已经连续十个月增持黄金。假设这次央行会持续渐进增持黄金,并最终达到黄金储备占比20%的水平(仍显著低于前五大黄金储备国平均水平),静态看总计会带来13000吨黄金需求,分十年增持的话,每年也会带来将近三成的新增黄金需求,分二十年增持的话,也有一成半的增量需求,未来黄金的供需天平将会发生明显转变。在近些年全球矿产金勘探储量持续下滑,产能预期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未来的金价必然是易涨难跌,也许过几年回头看,中国央行的第五次购金又会成为一笔神操作。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