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变动还真是多,各种XX潮现象频出,经历了“清盘潮”“破发潮”“封盘潮”,现在又迎来了基金经理“离职潮”。截至今年11月22日,已有285位基金经理离职,他们有来自北信瑞丰、新华基金等中小型基金公司,也有招商、嘉实基金等头部公司,算一算,同期离职人数已创下新高了。
博时基金王俊、银河基金钱睿南、东吴基金彭敢甚至兴证全球基金的一哥董承非都沉浮在这次的“离职潮”中。“离职潮”的背后也反映出今年市场风格切换加剧,投资难度陡增,变化较快的行情和理财的普遍化对新秀、老将们的业绩做更高要求。
平安,万科等前几年受欢迎的“门面”股,到了今年不是直接腰斩就是一直震荡,一眼望去尽是“宁”派和“茅”派的battle,将市场风格分化演绎到极致,为了年底的排名和业绩,基金经理也秃了不少。
抛开业绩,经理们还得承担不同程度的网暴,虽然对他们来讲,抗压能力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那对我们投资者来说,具备合格的投资观念和知识水平是最有力的自我保护。
想一想,混迹市场多年,是不是从未仔细看过这个提醒,总是“我已知悉”?

这期就好好把这些小字母弄明白。
监管要求,无论什么渠道的理财产品,投资者须根据财务水平、投资经验及目的,对自身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做个分析,避免购买后产生无法承担的损失及不利后果。
理财产品的风险被大致分为5级:
R1:极低风险,收益低但非常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哪怕是银行里的R1理财产品也并非“保本保息”,代表是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
R2:低风险,收益稳定,本金损失风险相对较小,比如常说的债基。当然,无论是哪种风险等级,具体还是要看持仓比例。
R3-R4:中高等风险,收益虽浮动但能满足大部分人需求,若是不合理的操作会亏损不小。此类代表是混合型基金、信托(R3),股票型基金、部分FOF基金(R4)等。
R5:高风险级别。上图排排网呈现的某款私募产品就是R5等级,除此之外还有FOF,它们可以完全投资一二级市场、期货、外汇等等。
风险要落实到某款产品上,不能光看“产品名称和品种”,具体要清楚它投资了什么,各投资的比例是多少,自己是否能接受。
02.投资者风险类型
了解完产品的评级,就要说说自己了,赌一夜暴富的念头不适合做任何投资。对于个人投资者的评级也可以大致分5种:C1(保守型)、C2(稳健型)、C3(平衡型)、C4(成长型)、C5(进取型)
性格、年龄、投资时限甚至是突发事件(暴富)都会影响偏好和承受能力,原则上每3个月重新测试一次,不同投资领域更新次数不同,记得尽量真实地去做测试。给你一张表,看看自己适合哪类:

基金经理的离职确实会影响整只基金的后续收益,这属于客观不确定因素,投资者要做的不是传播行业恐慌,或在评论区里网暴这些经理;而是考虑新任的从业经验、知识储备、投资风格自己是否看好,是继续持有还是卖出等问题。
无论是最近热议的FOF和投顾话题,还是再次火起来的固收+,最终还是得需要自己去学习,去总结经验,只有自己懂了,才能长期获益。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