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第三个交易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普遍下跌,美股跌幅较深,道指跌4.58%,标普500跌5.68%,纳指跌7.55%,创2020年3月下旬以来最大周跌幅。A股市场继续低迷,港股则是全球少有的上涨市场。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领涨全球,与去年港股市场大幅跑输全球主要市场,尤其是各大互联网公司跌幅巨大,而近期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监管政策大概率不会继续收紧反而有可能会边际好转有关,因此反弹力度较大。不过中期来看,港股市场仍然要回归于宏观经济的运行节奏和方向,港股与A股、美股等市场持续背离的概率较低。
获取热门基金周度产品涨跌幅表,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提示:数据为基金的托管核算净值,仅供投资者参考,不能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请谨慎!
市场整体表现
本周(1.17-1.21)A股市场区间震荡,截至1月21日收盘,上证综指报3522.57点,周涨0.04%;深成指报14029.55点,周跌0.86%,创业板指报3034.68点,周跌2.72%。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周涨1.76%、恒生指数周涨2.39%,开年以来已经分别上涨3.52%、6.70%。
市场再现冰火两重天,人民银行发声明示强力货币政策稳经济,银行、地产、能源本周上涨;受纳斯达克连续下跌影响,创业板经过上周短暂反弹完毕后继续下跌。申万一级行业本周涨少跌多,本周上涨的板块分别是煤炭、计算机、银行、食品饮料、建筑装饰等,其涨幅分别为5.50%、4.40%、4.32%、3.81%、2.99%等;本周跌幅居前的板块主要是医药生物、国防军工、基础化工、美容护理、汽车等,其跌幅分别为-7.19%、-5.61%、-4.32%、-3.90%、-3.41%等。
彤源投资管华雨官宣离职
1月19日,知名私募彤源投资对外发布声明,确定公司投资经理管华雨、庄琰将于3月10日正式从公司离职。
彤源投资在声明中称,经公司股东会及管理层慎重考虑并与投资经理管华雨、庄琰充分友好协商,确定两人将于2022年3月10日正式从公司离职。在此之前公司将充分征求采纳各方的意见,确保所有交接工作的顺利完成、平稳过渡。声明表示,目前公司日常经营及所有产品运作均正常有序,核心投研团队人员稳定并做出了相应的补充,整体业绩表现稳健。声明最后还对两位即将离职的投资经理表示了感谢。
管华雨虽为彤源投资核心人物,但是并不持有公司股权。此外,从彤源离职的另一位基金经理庄琰,曾在交银施罗德基金担任医药研究员,2015年由管华雨招募至彤源。此业内猜测,管华雨或将自立门户,庄琰也很可能也将加入管华雨未来成立的新公司。
早在2021年,彤源投资就出现“分家”传闻,此后公司管理规模也是掉出百亿,目前彤源投资最新管理规模在50-100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彤源投资2021年收益为7.66%,在同规模私募中排名靠前。
热门基金周度(1.17-1.21)产品涨跌幅
从私募基金周度表现来看,由于市场继续低迷,资金转向防御,蓝筹股有所企稳,银行等低估值板块有所表现。由于去年火热的赛道需要消化估值,创业板继续下行。热点板块轮动加快,私募业绩如同过坐山车,在上周暴涨20%后,本周又大跌19%。不过虽然今年跌幅10%的基金不再少数,但也有少数几家股多管理人业绩翻红。
股票市场方面,本周指数整体延续下跌趋势,且走势分化。其中沪深300上涨1.11% ,中证500下跌1.48%,中证1000下跌3.73%。量化多头多数翻绿,仅有少数加入CTA策略的管理人获得正收益,CTA策略更是全线飘红,成为开年以来最赚钱的策略之一。
获取热门基金周度产品涨跌幅表,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提示:数据为基金的托管核算净值,仅供投资者参考,不能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请谨慎!
私募最新观点
聚鸣投资:
经过一段时间下跌,市场过去一年的赚钱效应转负,新增资金缺乏。市场一直在等待政策面更强的刺激力度,但是短期内没有兑现,叠加春节效应,导致活跃资金持续流出,又遇到俄乌冲突这种全球性事件冲击,造成了日度暴跌。
春节后,活跃资金将会重新开始寻找机会,而刺激政策也将会逐步升级,逐步兑现,市场有望企稳反弹。
复胜资产:
开年之后的市场疲态尽显,弱势格局下,“乐观主义者溢价”往往无法持续,甚至容易变成“悲观主义者折价”。这两周的净值走势以及持仓个股走势也很及时的提醒了我们,投资也要“与时俱进”,关注市场实际的变化,在投资组合层面以及仓位控制层面进行调整。这也促使我们更加客观理性地去看待标的基本面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被短期股价涨幅所蒙蔽。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今年整体偏弱势,对于投资机会要更加严格筛选,谨慎对待。一方面前期持仓行业出现回调,按照风控进行了减仓,另一方面我们也未能发现较为理想的投资机会,我们暂时将产品整体仓位进行下调。目前我们对未来市场并未有明确的观点,投资中唯一确定的事情是只能不停地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不要过于沉溺于过往的成功经验。借着这两周的宝贵经验财富,我们会更为积极的去在即将披露的业绩中寻找投资机会,更为关注那些竞争格局改善或关注度较低的细分行业投资机会。
汐泰投资:
本周市场整体再度转弱,上周企稳的新能源军工下跌,消费较为平稳,低估值相对较好,整体情绪很差。国内宽松越来越明确,央行也在超预期喊话,但是显然只影响到了银行地产等低估值行业,整体上大家更担心美国加息带来的冲击,整体估值中枢仍在下移。经济层面大家也是担心超预期下滑,认为政策将会全面转向保增长相关。但问题在于保增长如基建和房地产相关没有长期,所以上涨空间总是有限,而长期利好的行业短期又缺乏催化剂,而且增长最快的新能源和军工行业在超短期基本面上又出现了一些利空,如新能源车一月份销量目前看环比表现一般,部分军工企业存在自上而下的利润管理等。这就造成了市场短期极度缺乏连续的机会。
宏观上现在越来越多人预期美国会连续加息,会有较大的短期冲击,我们对此仍持观望态度,如果成真,市场可能会先跌到一定幅度才有像样的机会,如果比预期缓和,市场消化情绪后会有反弹。所以需要持续跟踪观察。中观和微观层面,中期肯定还是持续成长的行业如大消费,高端制造和科技行业。但在短期需要观察国家政策带来的边际变化,并且成长行业需要消化短期利空后等待行业分化和业绩兑现。所以短期还是立足防守,等待更明确的行业机会。
翼虎投资:
短期来看,2022年开年的两周交易日,A股便迎来了猛烈的调整,在本该躁动的时节中跌出了“寒冬”的错觉。2022年,注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美国中期选举,全球暗流涌动,局势暗昧。全球通胀风已起,金融动荡波未平,今年各国政府将面临一个共同的主题:如何在货币大潮退去的窗口,稳定一个不稳定的全球经济。
下行压力背景下,对于中国经济来说,2022年可以定义为“稳增长之年”。2021年是中国的“手术”之年,产业政策频出,结构调整决绝,房地产业的大清算,对无序资本的大审判都意味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并不再简单的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22的中国,则是术后的休养生息之年,核心关键字是修复和纠偏,避免长期目标短期化,避免系统目标碎片化。
2022年股市最大的变量也许源自于流动性的变化,美国通胀高企强化美联储加息预期,Taper不断临近,央行与市场之间展开覆水难收却又不得不收的博弈,货币政策面临将收未收格局,我们需要警惕由于美元缩水导致的新兴市场动荡叠加地缘政治引发的极端事件。
中睿合银:
展望后市,在宏观层面,市场关注降息对宏观经济的支撑,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以及国内外疫情走势。中睿认为,疫情及宏观经济都在往好的方向变化,但还仅停留在预期层面,在数据层面可能还需要至少一个季度的验证。所以在边际向好的预期下,低估值和疫情受损方向可能受到市场持续关注。另外,如果风险偏好提振,产业趋势较好的高增长板块如新能源大概率也将迎来具备持续性的反弹。最后,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可能超预期,全球实际利率的提升大概率会对长端资产的估值带来进一步的压力,这种估值压制会在长期偏稳定的行业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医疗服务、白酒、食品饮料等。相比之下,我们当前更看好成长方向以及低估值低预期方向。
在成长方向,我们当前更强调竞争格局,避免产业资本过于拥挤后对于盈利端的影响。在低估值方向,我们不单一强调估值低,而更注重在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前提下追逐长期成长性,比如选择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物业、消费建材等方向。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