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现状和趋势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2018年31.3万亿元,2019年35.8万亿元,2020年40.5万亿元,同比增速13.16%。
2.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1)政府出台了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并采取灵活的监管措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5年以来,我国政府对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商业模式的出现与发展采取了“先发展、后监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灵活监管策略,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正确方针。
(2)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建立起庞大的市场规模,并拥有数量众多的消费者。
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梅特卡夫效应,是一种依靠规模化实现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经济形态。互联网企业通常采取免费的模式推出服务,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引发梅特卡夫效应,即网络价值与用户规模的平方成正比,进而使企业价值实现指数级增长。
后期,随着企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用户需求也不断增加,此时,在企业边际成本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必然形成边际收益递增。
3.数字经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用户群体,为数字经济创新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使得我国互联网巨头的创新成果不断孕育出来,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云、百度的人工智能等创新成果,使得它们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公司。
可以预期,数字经济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将保持快速增长,并呈现如下趋势:
1.基础设施方面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技术正逐步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并将对原有的物理基础设施完成深度信息化改造,从而极大突破沟通和协作的时空约束,推动新经济飞速发展。
2.行业产业方面
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将从消费和服务领域向制造业领域推进,各业态围绕信息化主线深度协作、融合,完成自身转型与变革,并不断催生新业态,同时也使一些传统业态退出舞台。在此过程中,将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知识等各类要素数据化,对提高生产效率发挥倍增作用,形成新型数据生产力。
3.治理体系方面
数字经济发展对政府监管体系以及国际治理体系带来诸多挑战。未来10年将重塑治理体系。

数字经济包括哪些行业?
数字经济包含“四化”内涵: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
1.数字产业化:包括5G、软件、AI、大数据等技术、产品和服务等;2.产业数字化: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3.数字化治理:包括数字政务、智慧城市等;
4.数据价值化:包括数据确权、数据安全等。
数字经济包含两个层面:
1.技术层面的主要代表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通信等新兴技术;
2.应用层面的代表是“新零售”“新制造”等概念和行业。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