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就是私人股权(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基金。
通常,私募股权基金会向未上市的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并依照投资额度,获取部分股权。当投资企业经过发展,达到上市条件时,私募股权基金便可选择转让所持有的股份,以获得利益回报,并将这些利益回报返还基金投资人。当然,如果基金投资的企业创始人获取了充足的资金,也可以向基金购回股权。
私募股权基金的起源
这类基金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银行家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和安排,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大的石油、钢铁、铁路等新兴产业,这类投资完全是由投资者个人决策,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这就是私募股权基金的雏形。

私募股权基金六种运作模式
1.公司制
这是一种法人制基金,设立方式是注册成立股份制或有限责任制投资公司。在这种模式下,公司股东是出资人,也就是投资的最终决策人。股东根据各自的出资比例来分配投票权。
在国内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公司制更容易被投资人所接受。但它没办法规避双重征税,且基金运营的重大事项决策效率不高。
2.信托制
这是由基金管理机构和信托公司合作设立,通过发起设立信托受益份额募集资金,再进行投资运作的投资工具。双方共同进行投资决策。
在内部分工上,信托公司主要负责财产保管清算与风险隔离,基金管理机构则负责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变现退出。
3.有限合伙制
合伙制基金是国外主流模式,以特殊规则使得投资人和管理人价值共同化。主要优点在于,财产独立于各合伙人的个人财产,各合伙人权利义务更加明确,激励效果更好;而且,仅对合伙人进行征税,避免了双重征税。
4.“公司+有限合伙”模式
由于自然人做普通合伙人时,执行合伙事务所面临的风险较高,加之私人资本对于有限合伙制度的理念和理解都不尽相同,无疑都增强了自然人普通合伙人的挑战。
这种模式为了降低管理团队的个人风险,就通过管理团队设立投管公司,再以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与自然人、法人有限合伙人们一起,设立有限合伙制的股权投资基金。
由于公司制实行有限责任制,一旦基金面临不良状况,作为有限责任的管理公司则可以成为风险隔离墙,从而管理人的个人风险得以降低。
目前国内的知名投资机构多采用该操作方式。
5.“公司+信托”模式
“公司+信托”的组合模式结合了公司制和信托制的特点,即由公司管理基金,通过信托计划取得基金所需的投入资金。
一般多是地产类权益投资项目会采取这种模式。此外,一些需要通过快速运作资金的创业投资管理公司,也常常借助信托平台进行资金募集。
6.母基金(FOF)
母基金利用自身的资金及其管理团队优势,优选多只合适的权益类基金做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政府利用母基金的运作方式,可以有效地放大财政资金,选择专业的投资团队,引导社会资本介入,快速培育本地产业,特别是政府希望扶持的新兴产业。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