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深两市呈现出震荡低走并探底回升的调整态势,四大股指最终未能以红盘收盘,个股跌多涨少,赚钱效应不佳,市场整体表现平平,短线情绪趋于低迷。
不过这基本在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之内,A股强势反弹至今,热门赛道股中多只个股反复刷新股价新高,随着估值的持续上升与获利盘的不断堆积,短期资金的兑现需求一再增强。加上市场整体成交量并未突破,市场已然回归存量格局。
然而市场并非一潭死水,热点在新能源、机器人、猪肉、医药等板块间来回切换,既意味存量主力资金的流动加速、博弈更甚,也意味着短期投资良机层出不穷,结构性机会愈发凸显。特别是液流电池概念的突然崛起,给多头们带来了新的话题。
“产业化加速+文件催化”引发市场重点关注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
恰逢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全球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在6月实现并网,并预计将在8月份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标志着国内液流储能技术产业化进程再度向前迈出一大步。
产业化前景打开想象空间,安全文件为发展之路正名,液流电池概念立即在资本市场被点燃。作为材料端的受益标的,攀钢钒钛于7月5日以涨停价5.06元/股收盘,盘中封单一度超过60万手,悄然拿下第三个涨停板。
已有长期发展,全钒液流电池成主流
液流电池技术早在1974年就被提出,其制造便利,使用领域广泛,环境适应性强,无污染;与目前常见却安全性不足的锂电池相比,拥有储能电站更为看重的高安全性,兼具大容量、长寿命特性,自放电可控,便于电站的模块化管理。
实际上,我国早已明确液流电池的优势,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比如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
在数十年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液流电池已演化出了多个分支,依据电极活性物质的不同被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锂离子液流电池、锌镍液流电池、铅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等等。其中的全钒液流电池成熟度最高,商业化进程最快,成为当下最主流的技术路线,而这也是目前钒电池成为A股热门概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钒液流电池前景长期向好
长期来看,液流电池契合了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的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方向。就全钒液流电池而言,国内已经拥有了成功商业化的应用示范,给未来行业的全面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利保障。
另一方面,钒电池拥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的钒资源丰富,钒矿储量的全球占比超过40%,钒矿产量占比超过60%。对比起供给缺口较大、成本高企的锂资源,目前钒的价格相对稳定,不失为实现快速发展的难得窗口期。
国泰君安电新团队在报告中提到: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近期政策利好频出,本次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投运将加速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进程。在此过程中,电池端和材料端的相关企业都将充分受益:1、电池端技术壁垒较高,具有技术积累和资本优势的行业龙头将保持长期竞争力。2、原材料质量和价格是制约全钒液流电池产能的核心因素,具有规模优势和研发能力的行业龙头将受益。
显然,在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液流电池的产业链将随之不断完善,对应的上下游企业也将长期获益,甚至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