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年内新发ETF产品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元。目前全市场已上市ETF共有732只,资产净值达到1.53万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来新高。与此同时,ETF市场创新产品频繁落地,包括首批碳中和ETF、首批政金债ETF等。
ETF年内份额增长超三成,创新高背后原因何在?
今年以来,A股整体呈现回调之势,沪指逼近3000点,创业板指年内累计下跌31.11%,上证50指数不断创出年内新低,市场成交量逐渐萎缩。
但是在此背景下,ETF市场持续扩容。据统计,以基金成立日作为统计标准,年内新发行的ETF已经达到111只,发行份额为1235.25亿份,发行份额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且逐步接近去年全年的1914.12亿份。
作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同时,又可以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ETF份额。这样兼具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特色可以让投资者分散投资并降低风险,结合了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的优点。
而在今年,股票型ETF规模呈现“先下后上”的态势,3月份受行情影响规模出现一定下行之后,4月、5月股票型ETF规模均在9000亿元以下,随后伴随着行情的逐步回暖,6月股票型ETF规模恢复至9400亿元之上且稳步攀升,并在步入9月后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近几年ETF爆发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对于权益类ETF发展的大力支持,2019年10月证监会开始优化公募基金产品发行注册机制,加快ETF产品的发行步伐;今年7月份证监会正式通过ETF互联互通机制,也代表着我们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来购买到香港上市的ETF,而香港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陆股通来购买A股的ETF,此举更加利于ETF市场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同时,ETF成为越来越多投资机构针对热门细分行业的重要“抓手”,如养老金、社保等机构资金也开始配置ETF,以上大量资金的涌入促使ETF规模迅速扩张。
以今年来的行情来看,涨幅居前的ETF多数来自能源或绿电行业。国泰中证煤炭ETF今年内净值累计增长37.35%,涨幅居首;汇添富能源ETF、广发能源ETF等净值增幅居前。
18只ETF年内份额增长超50亿份,包括多只医疗类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医药板块细分子行业多,包括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化学药、生物制药等,各子行业的投资逻辑迥异,研究壁垒高,且由于国产医药企业正在快速成长,尚未形成消费品牌一样的高壁垒,适合通过ETF参与医药投资。当前,不少医药相关指数的估值已接近“地板价”,充分消化了前期高估值和悲观预期,当估值回归理性时,投资价值正在凸显。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股票ETF在整个公募行业的规模占比并不高,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信建投表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权益型ETF约占全A总市值的1.2%,ETF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其次,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当前市场结构性机会较多,行业型和主题型ETF发展或更为迅速。
如何正确地选择ETF?
在ETF的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的现象背后代表着ETF在中国国内市场已经逐步成熟,同时也被更多的投资者所认识与接纳。同时在并且随着未来北上资金的加入,大陆市场ETF机构参与者有望提升,将为市场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ETF数量的急剧增长,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愈发明显,目前在市场上跟踪同一指数的ETF往往有多只,尤其是上证50、沪深300等热门指数都会被多只ETF所跟踪。虽然ETF的价格走势理论上跟指数的走势是一致的,这并不代表我们在投资ETF的时候就可以随意挑选同类产品。因为马太效应在ETF中表现得十分显著,只有跟踪指数的能力和流动性等因素脱颖而出才能成为头部公司的龙头产品。投资者在投资ETF的时候要避免部分ETF在市值缩水和投资者赎回等打击下清盘离场的情况发生。
那么作为个人投资者,在选择适合自己ETF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ETF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既然ETF与指数呈现强烈的正相关关系,那么在投资ETF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投资的目标和熟悉的市场。假如我们追求稳健增长的话,那么成熟市场的大盘指数、价值股指数是比较适合我们跟踪的对象;如果我们追求高收益,新兴市场指数或高成长行业指数将会是更优的选择。
同时,在配置不同跟踪对象的ETF的时候,“跟踪偏离度”是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的指标,这个指标代表着ETF在与指数同步时候的偏离程度,“跟踪偏离度”越小,此ETF与指数也就越契合,收益回报也相对来说更加稳定。
最后,假如有两个除了流动性外同质ETF可供我们选择,我们要倾向选择流动性更好的ETF产品,流动性较好的ETF表示这该产品在市场上参与人数较多,买卖差价的损失也就越小,侧面来说可以降低我们的购买成本。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