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资本市场“地震”不断,投资者屡屡见证历史的刷新。在市场波幅加大的情况下,A股三大股指最终在全年的表现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最初预期,均一度出现了较大的跌幅,创业板指年内的跌幅甚至接近于30%。
北向资金在2022年仍保持净流入,但过程“一波三折”
但在这种情况下,有“聪明资金”之称的北向资金仍对A股“不离不弃”。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00.20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940.04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39.85亿元。
这是自2014年南北资金通道被打开以来,北向资金连续第九年实现净流入,已经累计净买入超1.7万亿元人民币,显示出外资对A股投资价值的坚定态度。
但在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达到峰值的4321.69亿元后,2022年的净流入额大幅下降,仅为2021年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除了全球经济动荡引起的避险和兑现需求之外,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呈现出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汇率的变动。
面对放水后令人惊讶的通货膨胀率,以美联储年内超预期的“暴力”加息为导火索,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跟随,一同掀起了全球紧缩银根的浪潮。虽说加息是对抗通胀的“良药”,但对资本市场而言,却格外“味苦”,价格遭遇压制。
另一方面,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较强,仍然维持在国内经济运行需要的相对宽松的节奏上,外围的加息难免使人民币汇率承压。
如此一来,投资A股的外资不仅会形成明显的兑汇损失,也容易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资产本身的价格风险,使得外资继续做多的积极性遭到一定程度上打击,这才导致北向资金在2022年的净买入额大幅减少。
而从逐月表现来看,3月和10月北向资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流出,恰是A股处在单边下行的月份;而在6月和11月北向资金流入较为明显时,A股出现了较为可观的反弹,意味着北向资金的动作与A股的走势“同步”,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其中,在10月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阶段性见顶,人民币汇率在接下来表现得较为强势,兑汇损失的影响因素随之被抹平,北向资金由此迎来流入的“小高峰”,而这一趋势还延续到了整个12月,或说明北向资金对2023年的开年也相对看好。
多角度看待北向资金最青睐个股
北上资金之所以常常被投资者称为“聪明资金”,主要因为北上资金对大盘的走势把握比较准确,其“高抛低吸”的操作相对精准,在历史上屡次得到市场认可。国内也有不少投资者以聪明资金的流向为投资参考,辅助买卖决策。
从北向资金在2022年净买入额TOP10个股来看,其依旧崇尚长期价值,偏好于白马股。有3只个股净买入额超百亿,分别为隆基绿能、迈瑞医疗和美的集团。
隆基绿能虽然全年净买入额最高,被北向资金增持约4.37亿股,但由于该股年度跌幅超过30%,反而使北向资金的持股市值减少了97.87亿元。
不过,北向资金净买入额TOP10中,仅有紫金矿业和汇川技术两只个股实现了全年上涨。
紫金矿业是百亿私募高毅资产旗下知名基金经理邓晓峰钟情的个股,根据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高毅晓峰2号致信”、“高毅晓峰鸿远”、“高毅-晓峰1号睿远”3只基金现身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累计持股数量超过9亿股。
汇川技术则是2022年北向资金在市值增加值上最多的上市公司,持股市值共提升81.11亿元。
汇川技术实际上为国内工控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最大的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四大类别:1、服务于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工业自动化产品;2、服务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总成核心部件;3、服务于轨道交通领域牵引与控制系统;4、服务于设备后服务市场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而另一方面,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减少最多得个股竟是创业板“一哥”宁德时代,持股市值减少接近500亿元;其次是“股王”贵州茅台,持股市值减少374.01亿元。
北向资金年内大量增持银行、光伏设备和医疗器械
从北向资金对行业的偏好来看,银行、光伏设备、医疗器械、能源金属和电网设备五个行业于2022年获得了较多的买入,增持总市值均在百亿元以上。
其中,银行和光伏设备行业的增持总市值接近于200亿元,对应行业内增持市值最大的个股分别是招商银行和隆基绿能,恰是行业龙头,再次见证了北向资金对于白马龙头的青睐。
而从北向资金增持的股票只数来看,银行、医疗器械、房地产和化学制药皆在30只以上,意味着北向资金在行业内的布局较为分散,部分行业主要因为行业本身的细分就较为复杂所致。另外,化学制药行业被北向资金持仓的总市值在2022年的减少的。
数据说明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