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对当前市场行情怎么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当前A股市场处于底部反弹的慢牛上升行情中。目前沪指、创业板指均已突破年线走出上升趋势行情。我们在之前多次讲过3000点以下是A股的历史大底,从长远来看3000点的底部机会将会越来越少,甚至以后都可能见不到了,价值投资者应该在此坚决逢低买入并长期持有。
当前沪指较底部已经反弹超10%空间,或者说指数已经走出了反转上升的趋势。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疫情放开之后国内经济复苏较为强劲;二是美国加息步伐有所减缓从而提振全球资本市场信心。
国内方面:首先是国内经济迎来复苏。2022年我国GDP同比增长3%。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整体来看在经历了去年二季度经济低点后,目前经济复苏预期较好。与此同时,1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12.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总体来看经济在1月份继续呈复苏态势。展望2023年,市场普遍预计2023年我国GDP增长有望超过5%,个人认为这个预期是基本打满的,但是总体来看也会朝着复苏的方向发展。
国际方面:美国1月份CPI同比升6.4%,为连续第7个月回落。美联储在经历了去年7次加息后,通货膨胀高点已过,2023年将放缓加息速度。去年4季度以来市场对于美联储放缓加息预期升温和确认,带动美元指数持续回落,资本市场持续上涨。特别是美股近期反弹较为强劲,这都有利于提振国内资本市场。
2.接下来市场会如何表现?以及看好的投资机会有哪些?
首先指数方面,2023年沪指有望看到3800点。主要理由为去年在疫情扰动下沪指下探至最低2863点位,随后在政策面驱动下最高反弹至3400点。而此轮反弹不仅有政策面支撑,还有国内经济复苏、美国加息放缓的基本面支撑。双重利好支撑下指数超过去年反弹的3400高点是大概率事件,伴随着疫情消散,未来有望持续恢复,再向上看10%左右上升空间到3800点问题不大。
2023年首先看好受疫情影响后的复苏行业,特别是消费行业。目前来看国内消费复苏有两个利好,首先是疫情放开后没有反复,这个超预期,其次是春节过后消费数据回暖。整体消费复苏带动了相关板块开年走出较好行情,加之之前板块跌幅较多,总体来看2023年行情持续性概率较大。
其次我们继续看多煤炭、有色板块的消费复苏行情。近期,有色板块略有调整,但考虑到下游需求的复苏预期以及抗通胀属性,我们认为有色板块的中长线投资价值仍十分突出。长期来看,我们看好持续看好科技、医药、消费、金融、周期五大行业。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