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受欢迎程度对私募产品排个序,量化策略近年来应该榜上有名——年初至今,不仅新增的三家百亿私募均为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数还在节节攀升。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及私募排排网数据,今年3月新增备案量化策略私募基金614只,较2月大幅增长71.99%。
这些现象背后,是近两年A股中小盘股活跃,量化多头策略受高成交、高波动、中小票流动性充沛的市场环境利好,长期业绩领先于主观多头策略,让部分投资者对量化形成了信仰。
股市的风格与结构变化切换不停,量化与主观之间的胜负尚未分晓。倒是量化策略内部,私募与公募似乎已然分出高低。
私募量化策略超额表现明显好于公募
海通证券旗下量化研究团队的研报显示:过去一年间(2022.04.22-2023.04.21),量化指数增强策略,无论是沪深300增强、中证500增强还是中证1000增强,私募的超额表现均明显好于公募。
图片来源:海通量化团队量化基金周报0417-0421
以中证500指增产品为例(上图),分时段比较整体超额收益表现,无论以月、季度还是年为单位,量化私募业绩普遍好于量化公募。
图片来源:海通量化团队量化基金周报0417-0421
具体看产品近一年超额收益表现(上图,2022.04.22-2023.04.21),表现较好的一批量化私募产品能录得25%左右的超额收益,而量化公募这边却鲜有超额收益大于10%的基金。
图片来源:海通量化团队量化基金周报0417-0421
不仅中证500指增是这种情况,沪深300指增(上图)和中证1000指增(下图)也都是如此。
图片来源:海通量化团队量化基金周报0417-0421
相较于公募,私募量化策略的优势何在?
1.量化私募可以基于高频因子提升业绩
在A股现行的交易制度下,有不少机会需要日内高频交易才能捕捉,量化私募有通道优势,可以在短线交易中不断增厚超额收益,部分量化私募的高频因子业绩优异。
而公募基金因法规限制不能做日内反向交易,所以大多以基本面因子为主导,较少做日内高频和T0交易,基于高频因子的研究和投资自然也比较少。
2.量化私募可投资品种更丰富,投资策略更灵活
例如私募可以在贴水较大时买入股指期货或者廉价的期权,用以与股票资产对冲增厚收益;而公募不允许使用期权,对买入期货也有严格限制,也就难以使用量化对冲策略。
3.比起规模,量化私募更追求超额收益
量化策略存在收益、风险、容量的“不可能三角”,即收益高、波动小、容量大三者只能取其二,不存在“三全其美”的完美策略。风险收益性价比高的策略,往往容量很小;反之,能容纳大量资金的策略,风险收益性价比一般相对较低。
由于可以计提超额收益,私募相比于规模更追求超额收益,在规模相对较小时就可以选择封盘,避免触及策略容量上限,待更新模型“扩容”后再开放。
私募量化指增产品今年以来收益表现
今年2月以后单边上涨的行情,对于量化而言并不友好,交易量大量集中于个别板块,导致其他板块表现不佳,指增产品超额难做了许多。具体到私募量化产品业绩,各家产品超额表现分化(如下图)。
图片来源:海通量化团队量化基金周报0417-0421
为提供更好的参考,笔者统计了沪深300指增、中证500指增以及中证1000指增的私募产品今年以来的超额收益,列出了各类策略产品TOP10(同一家私募的同类策略产品如有多只收益居前,则只展示其中表现最好的一只)。
1. 沪深300指增
能入选沪深300指数的个股都是市值与流动性双高的“大票”,行业集中度高、波动率相对较低且被机构反复定价,意味着此类指增能捕捉的个股错误定价机会较少。
因此一般认为,沪深300指增的意义更多在于配置,在超额上不能有太多期待。今年以来,私募沪深300指增产品收益居前的均已录得7%以上的收益,超额在2%以上。
歌斐诺宝旗下的「歌斐锐联量化A股策略1期2号」今年以来超10%的超额收益领跑沪深300指增。但结合近一年超额收益来看,同属于百亿量化的因诺资产旗下的「因诺天跃四号」的超额收益相对稳定一些,今年以来录得超额收益达7.98%,近一年超额收益达28.77%。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因诺资产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量化投资,投资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套利策略、选股策略、Alpha策略和CTA策略等。因诺团队核心人员拥有多年国内外量化投资经验,投研人员都是来自麻省理工、伯克利、清华、北大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英才。团队核心投研人员均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占比超40%。依托于专业的团队,因诺构建了高水平的量化投资策略体系和交易系统。
百亿量化以外,则以龙旗科技旗下的「龙旗御风」超额收益领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达6.42%,近一年超额收益达18.04%。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龙旗科技于2011年创立于杭州,是国内成立时间较早的老牌量化对冲基金,在长达10年的私募基金管理历程中,龙旗经历了牛熊周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龙旗科技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朱晓康博士,曾于全球资管龙头巴克莱国际投资者(BGI)及其所属的贝莱德集团(BlackRock)的科学主动股票投资部任基金经理。
2. 中证500指增
中证500指数的选股范围较大,基本汇集了各个行业头部企业,科技类成长型企业占比高,其他行业分布均衡,因此中证500指增长期以来一直是量化指增中的主流产品,截至去年底占量化总规模一半以上。
由于承接了非常多的机构资金,中证500赛道相对拥挤,各家量化机构的500指增产品的相关性也相对较高,近两年500产品的超额收益下滑明显,已然不如中证1000乃至于全市场赛道,但后面如果资金大量涌向其他赛道,超额难度自然会降低。
考虑到目前在绝对收益方面的表现较好,500产品仍有配置价值,而且头部量化私募的策略成熟,今年的超额表现依旧不错。今年以来,私募中证500指增收益居前的均已录得11%以上的收益,超额在5%以上。
中证500指增策略竞争激烈,各管理规模均有私募旗下产品上榜。其中逸信基金旗下的「逸信臻源指数增强一号」今年以来超39%,近一年超89%的超额收益全面领跑沪深300指增。
值得一提的是,百亿私募中因诺资产和世纪前沿已连上两榜,而在中证500指增方面,近来颇受追捧的上海宽德旗下的「宽德金选中证500指数增强6号」以今年以来11.18%、近一年26.81%的超额收益领跑百亿量化。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上海宽德是一家创新型的私募基金机构,于2014年初由华尔街资深人士在珠海创建,并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以高频交易起步,侧重于股票、期货、期权等多品种多策略大容量的量化投资。近些年,上海宽德曾获得私募排排网评选的「2021年度最值得信赖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期货)」,和「2022年度最值得信赖私募基金管理人(指数增强)」。
3. 中证1000指增
中证1000指数的成分股整体市值偏小,总市值最大的仅在1000亿左右,多数聚焦在200亿以下,以工业,信息技术,材料等科技类企业为主。相对来说,更偏小市值的成长型。
行业更分散,错误定价机会更多,更高的波动和换手,叠加赛道本身资金没有那么拥挤,近年来超额较为显著。小市值赛道本身与量化的方法论也更加匹配,因此越来越多量化私募布局1000指增。
当然,任何策略都不可能完美,一方面小盘股当前估值优势已经不明显;另一方面,市场资金集中度较高时,小盘股的流动性会受到明显影响。总的来说1000指增当前颇具配置价值。今年以来,私募中证1000指增收益居前的均已录得15%以上的收益,超额在3%以上。
由于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于2022年7月才挂牌上市,很多私募于其后才开始布局这方面产品,因此不少1000指增产品运营至今还未满一年。今年以来,融升基金旗下的「融升中证1000指数增强」超额收益已达12.21%,大幅领跑中证1000指增。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融升基金成立于2013年,公司拥有专业规范的投研、风控、交易和营运团队,成熟的投资理念,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商品、金融衍生品等,至今已发行多只基金产品,历史业绩大幅跑赢指数。
霁泽投资旗下的「霁泽套利多策略中证1000指数增强」则以今年以来7.37%的超额收益位列榜单第二。霁泽投资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混合型策略及中性的套利策略为核心的私募,基金经理张宁丰擅长在小众领域寻找不对称信息挖掘低风险投资机会。
百亿量化上榜的产业运行均已超过一年,看得出来布局较早,其中佳期投资和上海宽德在前文均有其他策略产品上榜。
结语
量化指增产品可以严格控制行业与风格因子的偏离度,在创造超额收益的同时,对于波动的控制也较好——有指数作为基准,即使做不出超额,起码不至于向下偏离太多,近年来被投资者广泛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今年的环境中,我们也能看出量化策略的局限性:当一两个概念板块极大地占用流动性时,其他的行业不仅表现不佳,连波动也少了很多,指增就较难做出超额。
不过当前量化交易大约只占A股每日成交额的20%左右,而成熟市场如美股,量化交易的占比已达60%-80%。从这个维度讲,指增产品的超额仍有较大空间,也完全有配置的价值。
风险揭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
本资料所涉产品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或外部数据库(可能存在未经托管复核的情形)等,所有数据、信息及评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须以基金管理人官方网站及其委托的基金估值核算机构发布的信息及数据为准,我司不对上述资料作出任何实质性判断或保证。
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审慎作出投资决策。基金投资实行“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自行负担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