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基金时,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持续困扰着大家:买什么、此时该不该买、此时该不该卖,了解很多信息、多方对比,做决定依旧不容易。
尤其是市场波动较大,也是大家“恐慌”或“贪婪”情绪较为严重的时候,大部分人都难以冷静思考、淡定地做出正确抉择,为此甚至不停向外寻求答案。
有句话说得好:战略上的懒惰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去弥补。当战略足够清晰时,我们才能在战术选择上尽可能靠近我们认知范围内的较优选。
对于个人投资者,最应该想清楚的财富管理“战略”就是资产配置理念。这篇文章带大家从头梳理投资私募时的资产配置理念。
明确配置资产的目的
要搞清楚该配置哪些资产,首先要想明白资产配置的目的:
1.至少不出现较大的亏损,影响当前的生活水平。
2.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收益率。
3.保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以备急用。
4.可以在波动的市场中保持较好的心态,不给生活带来太多烦恼。
明确这四大目的后,再来谈我们需要配置哪些资产。
可配置策略的选择
首先是股票多头和债券策略产品,这两类策略资产的市场足够大,流动性较好,且有一定的基础收益:
股票的基础收益是上市公司盈利带来的分红或价格上涨,A股上市公司年利润总额持续增长,2022年归母净利润总额达5.21万亿。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底,中国股市规模约为96万亿。
债券的基础收益是发债企业支付的利息,确定性较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5月23日发布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月报,截至2023年4月末,中国债市托管余额约为149万亿。
除股债之外,如中性、CTA、套利之类的小众策略,往往没有基础收益,而且容量较小,博弈激烈,对投资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这里就不细说了。
主流资产配置模型——股债平衡
经过多年沉淀,国际金融市场通行的一套主流资产配置模型是:股债1:1投资,加再平衡做配置框架,再通过寻找阿尔法增厚收益。
简单来说就是一半的资金投入股票,一半的资金投入债券。股债涨跌幅不一致会让资金比例逐渐改变,就定期买卖其中部分做平衡,确保平衡后股债资金占比仍为1:1即可。
举个例子:
假设拿100万投资,其中投资股票50万,投资债券50万。
到平衡期,股票跌了20%,则股票实际价值降为40万,与债券比例是4:5。则卖掉5万债券,买入5万股票,保持股债1:1的比例。
到平衡期,股票涨了20%,则股票实际价值升为60万,与债券比例是6:5。则卖掉5万股票,买入5万债券,保持股债1:1的比例。
确定这个配置框架后,投资者无需再纠结于胜率较低的择时与宏观预判,通过再平衡做被动调整,已经足以面对市场波动。
股债平衡模型的优势
股债再平衡的模型意味着,股票涨了不担心踏空,在上涨过程中通过再平衡完成止盈,降低了上涨带来的风险;股票跌了也不是满仓承受跌幅,期间通过再平衡对下跌的股票做左侧买入,直至“抄底”,以较低的价格增加自己手中的筹码,摊薄持有成本,等待均值回归。
具体看有4点优势:
1.股市上涨不会踏空,赚钱少不了我。踏空后因为羡慕别人赚钱而高位接盘是个人投资者亏损的一大原因。
2.不会在高位错过止盈时机,下跌时又没钱补仓。伴随上涨的再平衡会获利了结一部分,下跌时也有足够的资金拿到便宜筹码。波动之中让收益增厚,对保持好心情也有利。
3.波动只有股票的一半。满仓股票的人心态波动是最强烈的,这样的心态波动往往带来负效应。
4.债券产品波动较低,且主流产品流动性较好,一旦有急事需要用钱可以较快地变现,避免股票跌了因为自身原因不得不割肉的情况。
股债平衡模型的历史收益表现
我们可以用数据回测,观察股债平衡模型的表现。
如下图,黄色线时中证500指数走势;橙色线是中证全债指数走势;如果各投资一半,且不做再平衡,就是灰色线,收益低于股票、高于债券。
图1:中证500指数与中证全债指数再平衡实盘数据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1年12月1日
同样是中证500指数和中证全债指数1:1配置,只是期间每年初做一次再平衡,回测走势就是图中的蓝线。从2005年到2021年,涨跌震荡都经历过了,收益和单买股票差不多,波动却小了很多,而且在这过程中,始终有一半资金是相对灵活的,无惧现实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假设的这种情况还没有“择股”“择债”的操作,通过优秀的私募产品完成配置,我们还将获取由管理人专业投研带来的α收益。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里・马科维茨的一句经典名言所说:“资产配置是投资市场唯一的免费午餐。”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