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以来,商品在短暂的暴跌后进入了宽幅震荡,短期驱动因素复杂多变,以趋势跟踪为主的多数CTA策略迎来阵痛期。市场上又开始冒出各种各样对于CTA策略的质疑声:CTA策略不是危机alpha吗?CTA策略跌了这么久了能不能抄底?
一、CTA策略迎来阵痛期
CTA策略称为商品交易顾问策略,也称作管理期货策略。国内通常把与期货和衍生品相关的策略统称为CTA策略。
CTA策略在资产配置领域中,确实具有分散化效果,因为与传统的股票、债券投资低相关。其底层策略五花八门:有做高频的、有做短线的、有做趋势的、有做套利的、有做截面对冲的…… 我们看到,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宏观大放水推动的商品牛市,以趋势跟踪为主的CTA策略普遍取得亮眼的业绩。
但是现阶段,这些CTA策略表现黯然失色,净值在持续回撤当中,尤其是做量化CTA策略的,在当前分化十分明显的商品市场中,又惨遭一顿毒打…… 那么,到底是CTA策略不行?还是行情不给力?
二、CTA策略 ≠ 商品配置
CTA策略在当前资产配置中的价值,源于策略本身低相关和收益增强的业绩属性,但穿透下去发现,并非基于大类资产间在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中的自有对冲属性。也就是说,大多数传统的CTA策略的底层逻辑是投机(追涨杀跌,交易方向反复切换),而非配置(长期持有,大方向不轻易改变)。
市场上的CTA策略多为主动管理型,目的是赚取绝对收益,通常难以找到一个投资基准(benchmark),难言抄底。
而商品配置策略更多的是被动管理型,目的是跟踪某个商品或指数的走势,赚取beta收益。传统的商品配置以做多期货合约为主,并一直持有,通常以标的商品或指数作为投资基准,存在抄底可能。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beta收益这个说法,本身是股票里的概念,指的是某只股票跟随大盘涨跌的系统性收益。这里商品的beta收益借用了股票的概念,但略有不同,是指基于商品自身波动带来的趋势投资收益,是一个偏定性的概念。
所以,CTA策略虽然大多数交易的是商品期货,但离商品配置这个概念还相距甚远。当然,这并不是否定CTA策略的作用,市场上也存在十分优秀的CTA策略管理人。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一定要明白某个CTA策略赚的是什么样的钱。同样是做CTA,有些量化机构坐在办公室编写代码,试图从量价或基本面统计数据中找到盈利法宝;而有些主观机构会深入产业调研获取一线信息,通过缜密的逻辑分析,从市场的纠偏过程去获取收益。但无论上述哪种CTA策略,都属于主动管理型的商品交易策略,而非被动管理型的商品配置策略,这点是要明确区分的。
三、大宗商品是否存在beta收益?
既然提到商品配置,我们就要先探讨,大宗商品是否存在配置价值。因为做多配置的前提是存在正的beta收益,即长期持有能赚钱。例如,股票可获得股息,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长盈利;债券可获得利息,企业通过融资扩大再生产。它们都有配置价值,从理论和实证都已经得到验证。那么,大宗商品是否存在beta收益呢?
根据海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宗商品期货还是现货,他们长期趋势均是向上的。长期持有大宗商品现货的beta收益不明显,但长期持有大宗商品期货是有明显的beta收益,也即大宗商品期货存在长期投资价值,而非只是单纯的投机工具。
为什么大宗商品会存在beta收益?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商品的beta收益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展期收益(Roll yield),这是由于远期的买家为卖家提供了一个对冲的流动性,而为了这个流动性,卖家甘愿放弃一些回报,容易出现远期价格贴水;另一部分是通胀收益(Inflation-hedged yield),因为大宗商品具有抗通胀属性,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胀水平亦是长期上行的,而大宗商品价格作为原材料,通胀的增长将体现在价格上,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上行。
四、国内商品市场beta的优化与重构
就国内而言,农产品、工业品的部分品种与海外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单独分析。工业品又分为贵金属、有色、黑色、能源、化工。其中,贵金属、有色和能源的定价权在海外,国内价格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黑色、化工的大多数品种,中国往往是最大消费国,并且属于国内特有的品种,国内有较强的自主定价权;农产品中,谷物、油脂油料、软商品受国际价格影响大,农副产品多具有中国特色,以国内定价为主。因此,不同板块、品种的定价权不同,也导致其自身的趋势性beta存在差异。
理论和实证均表明,长期持有大宗商品期货是有beta收益,但不同板块、品种的beta收益是不同的,甚至可能阶段性为负。期货的多空双向操作使得板块的负beta属性仍然有可能为我们带来正向收益。
五、Beta优化:通过多空双向配置优化趋势性收益
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中长期逻辑,构建不同板块的配置方向,将原来纯多头的beta收益转化为多空结合的beta收益,达到优化的效果,同时多空结合可以形成商品板块间的强弱对冲,抵消外部因素的影响,降低大宗商品整体的系统性风险。这点与截面多空CTA策略有点类似。
以商品板块A和板块B为例,我们通过数据模拟进行说明:若被动持有纯多头商品指数(50%A+50%B),则板块A的上涨和板块B的下跌抵消,收益弱化;若多空结合优化商品指数(50%A-50%B),则板块A的上涨和板块B的下跌都能带来正收益。通过把握好板块A和板块B的长期beta属性,即做多长期会上涨的板块A,做空长期会下跌的板块B,获取双重收益。但是,要实现优化的前提是,我们对板块A和板块B的大势要判断准确,这也是我们说要“把握中长期逻辑”的核心要义。
六、Beta重构:通过网格量化交易获取波动性收益
同时,考虑到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率高、周期性强,长期持有获得beta收益的效率比较低下,可通过在商品价格波动过程中采用高抛低吸的方式,赚取波动收益。通过beta重构,将收益平滑到整个持有周期。由于网格量化交易赚取确定性波动收益,通常这种交易方式会更偏爱震荡型走势。震荡时间越长,收益越丰厚。
我们从下图模拟净值走势中可以看到,该走势偏向于区间震荡,我们通过网格交易,设置好一定的网格参数后,我们在完整的250个价格数据序列中,最终获得接近9%的区间超额收益,大大优化了原有收益。当然,网格交易的参数设置也非常重要,既不是越密越好,也不是越宽越好,而是应该结合不同品种的日常振幅、波动率情况,综合确定其网格间距及价格区间。
七、商品配置的收益来源
通过对beta的优化与重构,我们把原有的完全趋势性beta进行改良,转化为部分趋势性beta(趋势性收益)+部分波动性beta(波动性收益)相结合,形成特有的smart beta。
通过改良后的beta,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1、捕捉商品价格的高波动性、强周期性带来的流动性溢价,赚取可观的波动性收益。许多品种的波动性收益远超过趋势性收益。
2、对于做多型配置来说,不断高抛低吸,随着价格上涨,估值偏高,逐步减仓合乎逻辑。
3、相比到达目标价一次性减仓,高抛低吸可将仓位分散平仓,更有利于收益的稳步增长,减小投资组合的波动率。
八、结语
商品配置是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与传统的CTA策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核心还是要理解收益的来源——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要赚什么样的钱,以及有能力赚什么样的钱。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赚取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盈利最终只不过是认知的兑现而已。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