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随着上半年的大主线AI板块高位回落,行情一度陷入低迷状态,两市成交一度萎缩到只有6000多亿元。而7月下旬,随着重磅会议落地,投资者对于宏观改善预期提升,同时对“活跃资本市场”有比较大的期待。同时美联储加息落地,美元有见顶回落预期,有利于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压力。
在以上一些利好和潜在利好的推动下,近期股票市场逐步走出低迷行情,成交量在近期再次站上9000亿元关口。尤其是代表市场信心和受益于“活跃资本市场”的券商板块,近期扛起反攻“大旗”,对稳定市场和投资者信心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笔者根据Choice数据统计,7月份A股涨幅居前的10大行业,基本上都是来自于顺周期行业(经济复苏时表现较好的行业)。其中,房地产板块涨幅第一,食品饮料居第二,非银金融居第三。此外,钢铁、商贸零售、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建筑装饰等也有不错表现。
顺周期行业虽然涉及的细分行业众多,但也可以归纳为两大方向,一是大消费方向,包括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等。二是地产+金融方向,其中,房地产产业链包括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服务、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金融主要包括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受地产行业影响较大。
顺周期行业众多,涉及的个股更是多不胜数,那么我们要如何筛选其中的潜力公司呢?笔者认为,在顺周期行业中,北向资金动向、百亿私募持股、机构买卖和研究等或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北向资金大买多只“顺周期”个股
7月份顺周期板块的走强,离不开北向资金的助攻,因为北向资金对于宏观预期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国内宏观预期向好,就会吸引北向资金大笔买入A股和港股,A股中的顺周期个股也就容易得到北向资金的青睐。
如2022年11月-2023年1月那一波外资回流A股的行情,就是疫情对宏观影响减弱叠加美元见顶回落,带动了北向资金做多,当时顺周期板块中的白酒表现就非常不错。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7月28日,北向资金7月份已经净买入A股376亿元,月内出现3次单日净买入额超100亿元。随着重磅会议落地,近期北向资金加速回流A股,带动权重股强势反攻!
北向资金7月份以来各个交易日买卖数据
数据来源:Choice
从个股来看,今年7月份,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10亿元的个股有17只,其中顺周期行业个股占7只。笔者梳理出了今年7月份获北向资金加仓最多的20只“顺周期”个股,多数都在7月份有所上涨。
其中,贵州茅台本月获得北向资金加仓超70亿元,该股股价本月上涨了12%。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被北向资金加仓超30亿元,但本月还未有很好的表现。五粮液、东方财富、中信证券、中国平安等在本月也均有被北向资金大手笔加仓,且股价月内涨幅均超10%。
百亿私募持有的多只“顺周期”个股月内大涨
百亿私募作为头部的私募机构力量,其投研能力相对出色,而且不少私募擅长做价值投资。笔者根据2023年一季度数据,梳理出了百亿私募持股市值最多的20只“顺周期”个股,其中8只个股月内涨幅超10%。
其中,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被金汇荣盛、瑞丰汇邦两家私募各持有百亿以上市值,合计持有市值近300亿元。高毅资产持有多只“顺周期”个股,其中重仓有色金属龙头紫金矿业超100亿元,该股股价年内涨幅超30%,7月份也上涨10%以上。
不难发现,贵州茅台、比亚迪、中国巨石、紫金矿业、赣锋锂业等5家公司同时被北向资金和百亿私募“围猎”。
机构通过大宗交易买入长安汽车近7亿元
鉴于上市公司二季报仅少数公司披露,而且看到的都是相对滞后的数据。但大宗交易数据,属于每日更新的高频数据,很多机构也喜欢借助大宗交易去买入个股。因为大宗交易的成交价通常比市价低10%左右,而且可以大额买入而不影响股价。
笔者根据Choice数据,统计了7月份大宗交易获机构买入最多的20只“顺周期”个股。其中,长安汽车在7月份获机构通过大宗交易买入近7亿元,该股股价在7月份也大涨了16.73%。此外还有东鹏饮料、潍柴动力、楚江新材、创世纪等个股被机构通过大宗交易买入超2亿元。
29只“顺周期”个股目标空间在50%以上
此外,券商作为密切跟踪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专业分析机构,其通常会根据上市公司重要事件,如财报发布等,随时重新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从而给出其认为的合理价格,给机构投资者参考。因此,券商给出的目标价,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笔者根据Choice数据,统计了“顺周期”行业,近一个月来,券商研报给出的目标价相比7月28日收盘价而言,目标价空间在50%以上的个股,供大家参考,共有29只。(其中,多家券商给同一个公司目标价的,按照平均值计算目标价空间)
其中,万通智控、华纬科技、宝立食品、岱勒新材、湘油泵、中国铁建、万科A等7家公司的目标价空间均在80%以上。此外,家电公司石头科技,月内股价涨幅已超20%,但相比券商目标价仍有60%以上的空间。
数据说明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