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1月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疫后报复性反弹。然而,这种反弹的势头在2023年一季度末戛然而止,之后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尽管在2023年三季度有所反弹,但仍然未能达到市场的预期。最新的11月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在低谷徘徊。
自2021年中开始的房地产调控,初衷是积极的,意在摆脱中国经济的房地产依赖症,通过科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来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然而,这一政策在2022年疫情的影响下,以及美国对中国科技的打压和脱钩等不利因素作用下,使得新旧动能的转换未能顺利衔接,出现了短暂的断档期。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韧性和通胀的持续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导致美国连续加息、美元不断走强,吸引了全球资金流向美国,给中国股市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目前,投资者对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和股市表现的预期普遍不高。在房地产需求低迷、消费信心不足以及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下,这种悲观预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像春芽在冬日绽开:如美国通胀见顶、加息见顶,经济学者预测2024年将开始降息;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24年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快政策落地;房地产方面,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楼市政策将进一步松绑。这些利好因素虽然短期内没能扭转股市颓势,但量的积累最终会导致质的改变。
对于2024年的中国权益资产市场,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必过于悲观,特别是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跌后(消费类资产从2021年初算起已经连续三年下跌)。股市最大的利好就是股票价格处于低位,投资者普遍持悲观态度。
未来股市的走势可能有两种情况:
◆ 弱复苏。如果中国经济仍处在底部徘徊、弱复苏的状态,那么与国内经济强相关的顺周期机会可能不大。创新类资产如AI、MR、机器人、卫星互联网、创新药等仍可能是市场热点。然而,这类股票大多偏主题投资,要求基金经理学会与郎(武大郎)共舞。
◆ 强复苏。这里的强复苏是与市场预期相比的,而不是与疫情前的中国6%-7%的GDP增速相比。我们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速明显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速,主要原因是民众的信心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消费等受到严重抑制。一旦经济稳定下来,即使只有两三个季度的反弹,也可能会对信心重塑。届时,顺周期可能会迎来较大的反弹。
如上所述,我们对2024中国股市不悲观,但也需要等待更多的右侧加仓信号。因此,我们目前保持中等仓位,结构上以医药、军工、高端制造、消费等为主。在低位票为底仓的基础上,寻找并增加各种创新类股票的配置。同时,紧密跟踪经济复苏节奏,关注顺周期机会。
以上就是丹羿投资私募管理人最新观点,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私募排排网。
您也可以直接点击链接查阅 投资者必看:20家私募后市展望观点汇总
风险提示:
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对投资经理的访谈,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相关数据仅为排排网财富研究之用,不代表对数据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实质性判断和保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投资者谨慎参考。
投资有风险,本文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