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ChatGPT、Sora狂热之后,海外科技巨头对人形机器人的兴趣突然激增。
近期,一家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获得了约6.75亿美元融资,亚马逊、英伟达、微软、英特尔以及其他大型科技公司跟投。该公司的目标是在大型科技公司的支持下,引领新一轮机器人浪潮,使机器人可以减轻人类可能会受到危险以及重复乏味的任务,从而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工作场所安全问题。
受到利好消息影响,A股相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来爆发,丰立智能、机器人、恒锋工具等个股2月26日涨幅超10%以上。文末附最新A股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名单(附逻辑)
科技巨头对人形机器人开始“狂热”投资!
这家受到多个科技巨头青睐的初创公司Figure AI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
去年10月份,Figure AI推出人形机器人Figure 01,因其能够做出与人类相似的动作在网络走红,比如独立完成一整套冲咖啡的动作。这些动作仅需要该机器人观看演示视频,以及10个小时的端到端训练就可以学会,还可以自主完成任务。
图:Figure AI人形机器人冲咖啡
来源:Figure AI
该公司认为,机器人可以减轻工人危险,减少重复和乏味的任务,使工人能够专注于需要直觉和天赋的工作。它还可以缓解制造业普遍存在的劳动力短缺,同时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Figure AI受到各路科技巨头资本的青睐。约6.75亿美元的融资中,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旗下的风险投资公司Explore Investments投入的资金最高,约为1亿美元,微软和亚马逊分别投入了9500万美元和5000万美,GPU巨头英伟达和CPU巨头英特尔分别投入50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其他的投资者还包括LG Innotek和三星等公司。
OpenAI也展现出了对人形机器人极大地兴趣,上个月其对支持的机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筹集了1亿美元。对Figure AI的人形机器人,OpenAI同样跟投了500万美元。
美股市场为之疯狂的英伟达也在着手准备人形机器人。该公司高级研究科学家Jim Fan宣布,将与Yuke Zhu携手在英伟达组建一个研究小组GEAR,全称Generalist Embodied Agent Research,翻译过来为“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
Jim Fan认为,未来每一台移动的机器都将是自主的,机器人与模拟智能体将和iPhone一样无处不在,2024年将是机器人之年、游戏AI之年、模拟之年。
英伟达CEO黄仁勋日前受访时就给出的预告:“机器人基础模型可能即将出现,明年某个时候便有望问世。从那时起,5年后将会发生一些非常令人惊奇的事。”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黄仁勋接受采访当天放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最新视频。从视频中的擎天柱的步态来看,体态更接近人类,僵硬程度有所缓解。
图: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
来源:社交媒体X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多方竞逐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
国内也有人形机器人相关初创公司,比如,已在港股上市优必选。近期,智能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Unitree日前宣布完成近10亿元B2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股东深创投、中网投、容亿、敦鸿和米达钧石跟投。
受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度预期改善,近期A股机器人板块春节后强势反弹,若巨头技术持续突破、新品发布和迭代向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板块回暖有望持续。
以下是笔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投资者问答以及研究报告整理的最新人形机器人A股产业链名单。
数据说明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