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5月29日报道,我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受此消息影响,5月29日A股市场固态电池概念尾盘拉升,金龙羽盘中涨停,截至收盘,领湃科技涨11.88%,翔丰华、比亚迪、东方锆业等涨超8%。
在新能源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支柱的当下,电池领域核心技术更新无疑将带来巨大的产业变革。全固态电池有怎样的优势和特点?我国在该领域已有哪些布局和计划?A股市场有哪些公司参与其中、或将受益?
全固态电池性能优越性显著,已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全固态电池,其实就是使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而当前的主流电池则是液态电池或半固态电池。由于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或固液混合的电解质,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电化学稳定性、高安全性的特性,被视为电池领域下一代“革命性”产品。
高能量密度、高电化学稳定性、高安全性,对应到电池产品上,意味着更高的机械强度、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强的电池续航,不易短路、燃烧甚至爆炸,更不会有电解液泄露、干涸问题,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不受影响甚至表现更好。
全方位的性能优越性,让全固态电池成为行业进步的大势所趋,也成为国家政府的重要推动方向。
前述的利好消息发酵后,就有多位知情人士向媒体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更有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部委2月就已开展全固态电池基础专项,整体项目包资金支持几十亿。
但桎梏于成本高、内阻大等挑战,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及商业化落地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以当下如火如荼发展的新能源车行业,目前量产装车的固态电池实际上均为“半固态电池”。
那么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探索进度如何?行业龙头企业又怎样的研发生产计划?A股哪些公司参与其中?
多条技术路线推进,行业龙头已曝光量产时间表!A股相关公司盘点
按照采用不同类型电解质,当前全固态电池有以下多条技术路线。
其中卤化物技术路线虽然有耐高压电、能量密度高、运行稳定的特点,但离子电导率低、成本高、且电池倍率性能差。因此行业内目前主要关注另外三条技术路线:
1、聚合物电解质,由基体和锂盐组成,基体为聚氧化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锂盐则是LiPF6等,具备安全性高、重量轻、容量大等优点。
2、硫化物电解质,分为晶态与玻璃态两类,离子电导率较高,但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差。
3、氧化物电解质,同样分为晶态和玻璃态两类,前者包括钙钛矿型、NASICON型等,后者包括LiPON型等。性能上氧化物的空气稳定性较好,但离子电导率不如硫化物电解质。
根据媒体报道,文章开头提到的政府牵头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就聚焦于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对此行业人士曾表示,中国在全固态电池量产的领域有非常大的机会,最大的优势还是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我们有最完整的产业链、有最大的市场、最多的研究人员。
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多家车企、电池企业近期给出了全固态电池的量产甚至上车时间点:
1、上汽集团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交付量产,并完成样车测试,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
2、广汽埃安昊铂已发布能量密度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并完成30Ah大容量全固态电芯,预计将于2026年运用到昊铂车型上。
3、国轩高科已发布第一代全固态金石电池,能量密度350Wh/kg;
4、宁德时代在今年4月首次公布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从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和制造成熟度来看,有望在未来3年逐步进入成熟期,真正开启量产化进程。
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截止2023年底,国内半固态电池产能规划累计超过298GWh,落地产能接近15GWh;同期半固态电池出货突破GWh级别,有望在2024年实现5GWh级别出货。
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为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200GWh,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65.8%。
笔者根据行业研究报告、上市公司资讯与公告等内容梳理后发现,A股中有多家公司涉及固态电池业务,近日已受到投资者重点关注。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保证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