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量道投资怎么样?深圳量道投资是一家深圳的私募基金公司,成立于2015年04月16日,以股票策略为核心投资策略,旗下管理156只基金,管理基金规模达10~20亿,公司备案编号为P1016658 ,本私募公司的核心人物是刘亦霆、李喆腾等基金经理 ,代表产品为量道CTA精选2号。
深圳量道投资业绩收益如何?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4-06,深圳量道投资私募公司业绩累计收益为145.07%,近一年收益为5.58%,年化收益为17.14%。
深圳量道投资私募公司团队介绍
深圳量道投资基金经理1:刘亦霆
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曾任某集团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投资经验,在股票、权证、股指期货及商品期货等衍生品上拥有十年以上量化投资交易经验。
深圳量道投资基金经理2:张凤羽
深圳量道投资基金经理3:李文火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具有10年以上股指、商品期货程序化开发及交易经验。曾参与国内金字塔程序化软件早期开发与维护工作,擅长程序化策略开发,策略模型历经多年实盘。
深圳量道投资私募公司管理的基金一览
深圳量道投资私募公司管理的基金有156只,有92只正在运行中 ,分别为量道富祥cta1号、量道CTA精选2号、量道CTA精选1号、量道兵法2号、量道观心1号、量道CTA精选2A号、量道CTA精选7号、量道富祥cta5号、量道CTA精选5号、量道CTA精选3号等,基金详细情况如下:
深圳量道投资旗下基金1:量道CTA精选2号
量道CTA精选2号基金的投资策略为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基金经理是陈耀州,截至 2024-06-21,最新净值为2.8237,自2018-10-26以来,基金累计收益为182.37%,今年以来收益为-5.75%,年化收益为20.15%。
深圳量道投资旗下基金2:量道CTA精选7号
量道CTA精选7号基金的投资策略为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基金经理是李文火,陈耀州,截至 2024-06-21,最新净值为0.9174,自2019-08-28以来,基金累计收益为49.59%,今年以来收益为2.82%,年化收益为8.72%。
深圳量道投资旗下基金3:量道福田1号
量道福田1号基金的投资策略为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基金经理是,截至 2020-02-21,最新净值为1.0302,自2019-03-14以来,基金累计收益为36.67%,今年以来收益为--。
深圳量道投资私募公司简介
深圳量道投资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以及协会观察会员;同时也具备“3+3”投顾资格。
创始团队于2010年开始致力于量化投资和程序化交易领域的研究。在厦门-北京-深圳设有投研中心,核心人员均具有10年以上量化策略研究、交易风控经验,不断布局吸收国际前沿的量化科技技术,将金融投资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技等深度结合,构建量化策略模型和风险管理体系,应用于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资产,形成以“多周期、多截面、多模型”为核心的股票投资体系以及“多周期、多品种、多策略”为核心的CTA投资体系以及涵盖量化指增、股票中性、量化CTA、量化多策略等多样化的产品线,为机构客户、高净值人士提供优秀的私募基金产品。
深圳量道投资私募公司所获荣誉
2021-私募排排网-2021年度最值得信赖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期货
2021-格上财富-2021年度金樟奖-最佳管理期货策略私募管理人
2021-中国证券报-中国私募金牛奖-三年期金牛私募管理公司(管理期货策略)
2020-格上财富-2020年度金樟奖-最佳程序化期货策略私募管理公司
2018-私募排排网-年度私募排排网官微榜单-今年以来收益百强股票榜
深圳量道投资私募公司投资理念
公司致力于量化投资,不断布局吸收国际前沿的量化科技技术,将金融投资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技等深度结合,构建量化策略模型和风险管理体系,应用于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资产,为机构客户、高净值人士提供优秀的私募基金产品。
关于深圳量道投资规模如何?深圳量道投资管理基金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就到这里,更多私募基金产品相关资讯可进入私募排排网查询。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