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华为手机相关概念点燃沉寂已久的A股市场,盘面上,华为海思、折叠屏相关概念狂飙,10余只相关概念股涨超10%。智能眼镜概念的博士眼镜也因搭上华为合作的东风,完成5天5板,单周上涨148%;折叠屏概念的星星科技也毫不含糊,6个交易日上涨108%。
从盘后的龙虎榜数据来看,众多知名游资纷纷涌入华为概念股,如方新侠、作手新一、福州六一中路等。缩量的市场环境下,华为、游资让市场的交投情绪大幅回暖。
华为在A股市场的号召力向来显著,回顾去年的华为行情,同样是8月份启动,市场从预期华为秋季发布会,到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发布后市场反响超预期,再次引爆A股相关板块行情。整段华为行情持续了3个月之久,期间涌现了华映科技、捷荣技术在内的多只大牛股。
那么,这一次的行情背后又都有哪些催化剂?受市场热捧的公司相关业务如何?相关产业链到底有哪些公司或将受益?本文逐一解析,敬请耐心阅读。
沉寂4年后,华为海思再次高调官宣,意义非凡
7月19日,华为海思官宣,首届华为海思全连接大会将于9月9日在深圳举行。
(图片来源:网络)
海思是华为旗下的半导体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主要负责研发和设计高端芯片与核心器件,涉及智能手机、服务器、AI等领域,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计企业。
但自2020年起,因为某些外在的原因,海思“低调”了四年,其间研发进展如何,市场无从得知。不过,好在多年前,华为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假如有一天,所有外部的先进芯片和技术都不可获得,华为也要能够持续为客户服务。
为此,海思一直带着华为赋予的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核心芯片技术自主可控的期望和使命,默默地加速自主研发步伐。
而近年来华为的动作也让市场从侧面捕捉到了海思的大致研发进展:2023年秋季发布会上,华为发布Mate 60系列新机,并重新搭载麒麟系列芯片;2023年9月20日,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表示,华为将“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这些背后都离不开海思一直默默地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
而即便是去年Mate 60上市,海思都不曾介绍芯片具体情况,近期却官宣要在9月9号开全联接大会,出乎所有人预料。因此,有人预测华为海思芯片有大进展,有人传华为海思或可开始独立向外销售芯片的,有人传海思即将独立于华为。总之,各式各样的小作文满天飞,其真实性笔者也无从考证。
但海思沉寂了这些年,想来这次全联接大会召开意义必定非凡。而从事件的突发性来看,或许游资、机构都始料未及,也就意味着在持仓集中度上,个人投资者、游资、机构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虽然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有不同的审美:机构瞄准正宗容量中军,游资偏好市场高标......但无论如何,相关公司概念正宗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后市的表现,为此笔者在此呈上相关海思概念股名单及业务解析。
而从盘面和龙虎榜上看,目前代理华为海思芯片的公司最受市场热捧。福州六一中路席位买入深圳华强,作手新一买入上一轮行情炒作的华为龙头华映科技,方新侠买入亚世光电、力源信息。
而据最新的信息,海思全联接大会第二日议程主要聚焦“星闪”、“鸿蒙”、白色家电以及渠道合作伙伴关系等领域。为此,笔者同样梳理出了鸿蒙、星闪等相关概念股的名单。
华为秋季发布会在即,余承东“带货”三折叠屏
此外,近期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公开场合使用三折叠屏手机的图片被媒体进行曝光,引起了科技圈的热议。
其实早在7月中旬,余承东就曾透露:“(三折叠屏)我们已经思考并研发了五年,现在这款产品终于要面世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华为三折叠屏新机在设计上别具匠心,采用了内折+外折+双铰链的复杂结构,屏幕尺寸预计将达到约10英寸,这意味着它不仅具备平板的功能,甚至可以作为笔记本电脑的替代品。核心处理器方面,预计将搭载华为自研的麒麟9系平台,这将为设备提供强大的性能支撑。此外,新机还将集成最新的AI技术,以提升其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智能推荐等方面的能力。对于这款新机,华为已经开始大量备货,显示出对其市场表现的高度信心。
(图片来源:网络)
民生证券研报表示,折叠屏正从 1 到 N 加速渗透。在全球智能手机存量竞争的背景下,手机硬件创新的焦点正从光学摄像向折叠屏转移。据IDC数据,2024年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4.6%,而华为在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占41.7%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展望 2024,上半年,华为 Pocket2、vivo xfold3 等折叠新机陆续发布,下半年作为消费电子旺季,各大手机厂商都将密集发布折叠屏手机,有望进一步催化相关产业链投资。
华源证券表示,华为作为国产折叠屏手机的先驱对行业趋势具备引领能力,有望对产业链端如铰链、UTG等相关公司带来主题性机会和长期的基本面拉动。
数据说明:本文信息及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外部数据库等,本平台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风险揭示: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