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形机器人板块迎密集事件催化,11月15日华为宣布具身智能中心启动运营,联合产业链16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加速布局具身智能生态。除此之外,国内外多家头部科技企业加速入局具身智能,英伟达、宁德时代、特斯拉、长安汽车、小鹏等均取得显著进展。
什么是具身智能?通俗来讲就是“具身+智能”,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使其能够和世界交互,让机器人能够灵活应对未见过的任务,适应工业、居家生活、医疗、养老等不同场景。
以马斯克为代表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形是通用机器人最合适的形态,也是许多具身智能公司关注的方向。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1.1万亿元人民币)。
以史为鉴,此前华为以智能化赋能推动汽车产业升级,通过与多家车企深度合作,诞生了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给许多车企带来了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市场上也催生了大牛股的赛力斯和江淮汽车等。
专业人士认为,华为入局具身智能的角色定位,与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角色相似,主要是提供智能化的技术底座,赋能合作伙伴造好机器人。那么此次在华为加持下,有哪些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将充分受益华为带来的技术红利,未来将产生质的提升呢?本文将带各位投资者提前捕捉蛛丝马迹,供投资者参考。
赋能机器人!华为具身智能来了,重现华为汽车盛况?
华为其实布局具身智能已久,9月19日,华为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创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华为将赋能具身智能技术,联合企业打造解决其实际问题的具身爆款产品,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华为在汽车行业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零部件模式、HI模式、智选模式。而赋能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华为主要通过四个研究方向推动具身智能在各类应用场景中的深度落地。
1)具身世界重建:面向具身智能场景,华为致力于探索低成本、高质量的世界重建方法。
2)具身数据合成:华为研究大模型赋能3D仿真场景生成,应用方向包括公共服务、工厂等场景,为具身智能体技能学习提供合理的任务及高逼真的传感器数据。
3)智能体自主学习平台:构建支持大规模异构机器人同步仿真与训练的基础设施,通过该平台,华为能够缩短技能训练周期,提升泛化性并降低数据采集成本。
4)具身感知与决策: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赋能的智能体,华为研究端到端的自主探索与自主学习。
华为在研发、通信技术、操作系统和云计算等领域已具备全栈能力,特别是在软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在硬件方面,华为可能会与外部合作伙伴联合开发,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无疑将为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更出色的机器人产品。
在Ai人形机器人中,11月6日,小鹏AI机器人Iron正式亮相,据何小鹏透露,小鹏 AI 机器人Iron已经在工厂部分岗位上“工作”。
11月14日,OpenAI 正准备发布一个代号为“Operator”的 AI 智能体(AI agent),它将能够控制计算机并自动执行编码和预订等任务,并于2025年1月通过API访问。
海通证券认为,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发展黄金期,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推动市场快速扩展。华为、小鹏等科技巨头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带动行业应用深化。同时,OpenAI计划推出具有计算机控制能力的智能体,为具身智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为了给予投资者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分别整理了华为、特斯拉、英伟达、小鹏等国内外头部科技企业,在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布局的相关产业链公司,供投资者参考。
人工智能催化Ai机器人发展,软件空间大于硬件!
具身智能的核心要素包括本体和智能体。本体作为实际的执行者,在物理或虚拟世界负责感知和执行任务,而智能体则是具身于本体之上的智能核心,负责感知、理解、决策、控制等核心工作。区别于机器人,具身智能具备自我决策能力。
图:源自中银证券研究报告:智能体专题报告之二—智能体时代来临,具身智能有望成为最佳载体。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只是具身智能的一种形态,除此之外,比如能在家庭中行驶并与人简单交互的宠物机器人、比如 L4 自动驾驶,都同时具备具身和智能两种属性。
根据黄仁勋的描述,新型人工智能—“具身人工智能”,即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相比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有着智能化程度高、工作场景限制小、能够自主规划复杂工作的特点,成为国内外科技巨头和科研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机器人不再是单纯地执行预定程序的机械设备,而是具有了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
细分来看,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分为软件、硬件和服务。软件部分细分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平台。硬件部分细分为存储设备、处理器和网络设备。从市场空间来看,软件市场规模高于硬件。
图:源自中邮证券研究报告:具身智能:突破人机边界,AI产业的下一站。
以下为笔者整理的国内主要具身智能机器人软件、硬件产业链相关公司,供投资者参考。
数据说明
本文信息及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外部数据库等,本平台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分析结论仅供参考,所涉及品种均不构成实际投资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