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今天,国家公布最新医保谈判明细。药品平均降价63%,与2023年基本相当。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而创新药仍是医保局促进的重要方向。 下面是我在11月21日的文章,对于医药行业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以下文章来源于张湧说财经,作者莫小城
大家好,我是莫小城。
很多人没注意,11月20日,医药板块有一波大涨;
直接原因,是医保局的一次资本市场专家交流会,传递出来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01
首先提到了,要保证医保支出每年10%的增速;
假如这一条未来能兑现的话,那么意味着,集采过去几年对医药行业的压制就不存在了;
其实很多人误解集采了,集采并不完全是为了减少财政支出;
数据上来看,不论是医疗卫生的总费用,还是占GDP的比重,都是逐年增长的。
增加医疗支出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没有人想要压缩医疗开支;
而是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持续享受好的医疗服务;
要知道,在2021年、2020年也不过每年10%左右的增长,那段时间医药股的涨幅是何等波澜壮阔;
如果以后的医保支出也能维持每年10%的增长,就意味着,医药行业至少有2位数的增长,个别优秀的企业,可能会更高;
02
其次,提升商业医疗保险在整个医疗开支中的比例;
我们知道,老百姓看病买药的钱,除了一小部分自费以外,大部分都是医疗保险在支付医疗费;
医疗保险又分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咱们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占总医疗支出的大头;
而商业医疗保险,只占10%不到;
而美国恰恰相反,商业医疗保险是第一大消费主体;
商业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湧哥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也说过:
我国的医疗体系,普惠性质更加明显
Peter Zhang,公众号:张湧说财经外商独资医院来了,普通人有没有被“冒犯”到?
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是让大多数人能看得起病,所以在同类药品和器材的采购上面,价格是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这其实对创新药不是个好消息;
“自从2018年第一批集采开始,前9批集采国产仿制药中选1583个,进口原研药中选70个,仿制药占比95%以上。”
而商业医疗保险,绕开医保体系之后,就可以接触到一些性价比不那么高,但是治疗效果更好的原研创新药。
不得不承认,一些价格昂贵,但是药效更好的药品和器材,是有市场需求的;
这部分需求是需要被尊重的,将来商业医保可能成为这部分需求的突破口。
这个会对谁更有利呢?
无疑会让一些有创新能力的药企受益,从20号当天涨幅最大的医药企业就能看出来。
03
第三个,之前集采是归地方管,以后可能会归中央统一规划;
如果放在地方,难免会偏袒本地的药企,这是人之常情,毕竟现在留住一个纳税大户不容易;
要是归属中央之后,有利于处在绝对龙头地位的一些公司;
这些龙头企业的药品研发能力,会让消费者和病人直接获益;
这样的企业发展壮大了,对整个医药板块企业来说,是一种正面的导向;
只有让创新有足够回报,药企才有动力去搞研发,改变之前大部分药企的第一大支出是销售费用的怪现象,从而让这个行业长期、健康地发展;
04
最后一点,以后集采节省出来的资金,会更多用于支持国产创新药;
这其实是个一个腾笼换鸟的思路;
而且还是指向创新药,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金来研发更好的产品。
所以那些在药效上不断拓展边界的一些尖端创新药公司,将会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医药公司,将在中国诞生;
虽然我希望每个人都健康快乐,但是不可否认我们正在加速迈向老龄化;
20年以后,中国有将近5亿的老年人,那时我也将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百分之七八十的消费都花在医疗保健上。
中国老龄化程度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卫生费用就增加2600多亿元左右;
20年以后,整个医疗消费会占到GDP的20%以上。
所以医药行业是个扛周期的朝阳行业,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
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