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全部内容,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分享交流,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担风险。
2025年已经到来,新的航程已经启航,如果用一个词概括2025年的话,我认为不确定性,将成为关键词。
2023年, AI时代正式到来,我们也迅速对AI进行的全面的投研与使用,效果显而易见。2024年10月,止于至善投资的小伙伴在美国为期一周多的AI公司调研中,对公司发展得到唯一的统一回答口径:算力的不足,现在这种情况依旧没有缓解的迹象,因此我们可能正处于新一轮指数型增长启动的边缘,百花齐放的AI应用爆发一定会到来。
在这样的AI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面临着世界格局持续动荡,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区间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中,实属“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使用全新的战舰(投资体系),才能适应未来的“伟大航程”。
投资组合的新能力:反脆弱
在很早开始,我们的核心策略“价值投资”产品线,已经对风险杠杆(比如通过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裸做多)基本全面放弃了,并坚持继续进行逾十年的全球投研,持股数量在100只左右,个股数量分散全球但持仓占比适度集中。因此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投资策略构建的投资组合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强韧性(当然这不代表不会回撤,但至少理论上至少“不会死”),具体情况,欢迎登录私募排排网查阅。而今年,我们又为投资组合,增加了一种全新的能力:反脆弱。
如何适应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认为关键词是反脆弱,什么是反脆弱呢?就是那些可以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的能力。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股市的波动性再次增强,各种“肥尾”已经几乎成为必然(常见的动物如“黑天鹅”、“灰犀牛”、“羊群”等等),反脆弱性不仅仅是对不确定性(风险也只是不确定性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防御能力(这其实是“强韧性”),更要借助经历这些不确定性的过程,实现投资组合的优化,具体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敞开心扉适应变化,认识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到来,变革将取代变化,成为主旋律,我们都被时代裹挟了,不确定性是时代关键词;
2.不断拥抱AI技术,大幅增加公司投研团队的投研策略丰富度,以及投研的深度与广度,持续迭代AI赛博坦(止于至善投资体系);
3.放弃风险杠杠,增加组合强韧性,未来我们的价值投资策略,最大的持仓上限将会是100%杠杆率的全球股票(如不借钱普通买入满仓的股票),因为既然我们都知道,高手死于杠杆(确切地说是风险杠杆),那么我们就放弃风险杠杆;
4.全球投资,积极用合理价格,布局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美国、印度、欧洲、阿根廷、印尼、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非洲大陆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卓越公司或ETF,践行止于至善投资“只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公司”的投资理念,并且持股在100只左右,前十大重仓股适度集中,整体组合个股分散在全球各个行业;
5.增加结构简单的看涨、看跌期权策略,大幅增强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使得其可以应对肥尾风险,特别是黑天鹅(无法预测的小概率极端风险)、灰犀牛(显而易见但被忽视的极端风险)、羊群类的风险,有效应对市场大幅上涨或者大幅下跌的局面;
我想如果我们的投资组合具有新的能力:反脆弱,展望充满不确定性的2025年甚至更远,是相对“保险”的甚至是“值得期待”的。
未来市场环境的“温度测试”
在2025年,我们的投资市场依旧会放眼全球进行投研布局(如A股、港股、美股、印度、阿根廷、欧洲、韩国、印尼、东南亚各国、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等国家或地区的股市),践行止于至善投资“只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公司”的投资理念。
在市场观点上,我们本着不预测市场的方式,进行简单的“环境描述”,类似于一种“温度测试”:
A股方面:小微盘已经明显过贵(当然这不代表其马上会下跌),而作为中国A股“核心资产”代表的指数A500则有较强的性价比;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港股创新药有较强的性价比;
美股方面:看似很贵,实际上还不到泡沫的阶段,因为AI正引领着第四次人类的工业革命(并且很有可能是最大的一次),随时有可能再次爆发,引发部分股票的指数型增长;
其他市场方面:印度和阿根廷属于国家级贝塔型机会,但也有各自隐忧,其中印度是国家层面发展较好的β型机会,其隐忧是目前通货膨胀率过高以及制造业发展受阻,而阿根廷属于国家整体困境反转的β,其面临的深层次隐忧更为突出,尽管宏观层面的数据向好,但实际民生领域并未显著改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投研包括印尼、东南亚各国、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投资机会,而欧洲股市及韩国股市,以个股机会为主。
“一体两翼”的投资组合构建逻辑
在投资组合的构建逻辑上,我们依旧沿用2023年使用“一体两翼”的组合逻辑,其中科技创新为“一体”,消费医药与周期制造为“两翼”的构建全球投资组合。
两翼主要包括:消费医药和周期制造,前者既是长牛股的“发源地”,也是考验研究员研究能力,特别是悟性的“试金石”,而后者则是考验对这一领域的灵魂“供需”的认知能力。
科技创新是我们的核心持仓,这个组合以AI为“主引擎”,与各类科学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一起构建成了投资组合的“一体”,且这个部分持仓的占比不得低于基金净资产的50%。
在“显而易见”的机会上,我内心的排序主要有以下顺序:
全球AI>全球医药≈海外国家(地区)贝塔≈全球消费>A500≈恒生指数
在“显而易见”的不确定性上,我认为主要包括:
1. 高质量发展转型衍生的不确定性;
2. 世界格局持续动荡;
3. AI对各行各业的重塑;
4. A股小微盘股票过贵;
5. 美股科技股偏贵;五者为主。
在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上,主要包括无杠杆地拥抱“显而易见”的全球投资机会,并通过看跌期权,对冲掉“显而易见的”不确定性,用预防取代预测。
总的来说,2025年止于至善投资的航向是:大规模出海攫取全球红利,主要尝试“捕获”个股阿尔法+国家(地区)贝塔,并通过衍生品,尽可能有效对冲不确定性,用预防取代预测,增强整个投资组合的反脆弱性,构建AI时代的反脆弱投资组合。
欢迎来新世界,伟大航程已经开始,我们都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船”,但很明显老路去不了新地方,欢迎登机并祝大家一切顺利。
止于至善投资
基金经理:何理
2025年1月7日
【公司介绍】
止于至善投资是一家践行长期主义的二级市场私募基金,我们秉承“只以合理价格,投资卓越公司“的投资理念,基于先进的投资体系:AI赛博坦,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尽心尽力为投资者们提供理财服务。
公司成立于2016年,现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私募登记编号P1032345,并具有投顾资格,管理规模超过8亿元。目前,止于至善已经进入多家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销售公司、高校与慈善机构、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等机构的投资(代销)白名单,并荣获数十项金融行业权威奖项。2023年止于至善投资成功加入中国互联网协会-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管理的同策略产品走势皆相同,确保投资者投是所看,投是所想。截至2024年末,公司团队已向止于至善各产品跟投逾千万元,并向社会捐款逾百万元,我们“吃自己做的饭”,与投资者们共同进退,共同创富。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