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私募盛事火热来袭!由排排网主办,上海市虹口区金融服务中心承办,银河期货、亚马逊云科技、希施玛数科、文华财经、华讯网络、私募排排网协办,上海联通、东证期货、国联期货提供特别支持的“前路可期·共待繁花”第十九届私募基金发展论坛,于2025年2月28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外滩W酒店璀璨开幕。此次盛会汇聚了行业内的翘楚精英,共同描绘私募基金的发展蓝图。
在2月28日的上午会议,聚宽投资合伙人王恒鹏先生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出席,主持以“震荡市场中量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论坛嘉宾包括博普科技总裁王镭先生、九坤投资市场研究负责人郭泓辰先生、千衍私募合伙人马双杰先生、黑翼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俊先生。一众嘉宾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的精彩观点,为量化投资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聚宽投资合伙人王恒鹏先生率先发言,并分享了对量化投资的看法。他认为,量化投资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和数据挖掘,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超额收益。他指出,尽管量化行业在过去经历了多次波动,但其长期价值依然显著。他强调,量化投资的“本手”在于耐心积累超额收益,而“妙手”就是长期坚持“本手”。
王恒鹏对2025年的市场环境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尽管市场向下的空间不大,但向上的动力仍需更多因素的刺激。他强调,量化投资在2025年仍将面临机遇与挑战。机遇在于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和成交量的增加,这将为量化策略的发挥提供有利条件;挑战则来自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的未知风险。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多资产配置,通过合理的策略组合降低风险,力争提高收益。
博普科技总裁王镭先生表示,量化是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内投资者对量化的配置比例仍偏低,且量化策略类型多样(如股票量化、CTA、套利等)。当前市场环境下,虽难选到“最佳”管理人,但找到长期跑赢基准的机构并不难。量化超额收益的可验证性,使其成为分散风险的优选。
对于去年中性策略经历极端行情考验,如何看待其价值,王镭指出,中性产品是好资产,但提醒投资者需正确认知其风险收益特征:“中性本质是中风险中收益资产,不应简单等同于低波产品。”2025年中性收益若达5%-8%,即算合格。
九坤投资市场研究负责人郭泓辰先生则从技术应用和演进剖析量化价值。他表示,量化本质是科学认知和前沿技术的结合。人的认知能力本身很难指数级速度提升,但数据与技术进步可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技术可以放大人的认知优势,类似从“跑步”升级为“驾驶飞机”。AI的普及拉近了量化与大家的距离,并使得量化策略的验证和纠偏效率大幅提高,而数据的快速积累可以助力减少过拟合风险。长期看,量化的社会价值在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其优势将随时间愈发凸显。
在投资理念上,郭泓辰强调了长期持有的重要性。他认为,应避免频繁择时,因为大多数“择时”相对盲目,这会增加交易成本,降低投资收益。他认为量化策略更适合作为长期投资工具,可多关注其长期表现,而不是短期波动。他还提到,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量化产品的超额收益可能会逐渐趋于均衡,因此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和耐心。
千衍私募合伙人马双杰先生表示,中性策略和CTA策略之间的相关性是比较低的,过去3年两者表现会有差异。站在配置的角度,马双杰认为,追逐热点是容易犯错的,最好还是以均衡的配置来投资,以实现较稳的收益。
对于如何配置量化产品,马双杰建议应该考虑资产低相关性。可以考虑去选择混合产品,即一部分资金配置商品CTA,剩余部分配置市场中性策略,因为两者相关性比较低,整体收益会更稳定点。对于超额的预期,他认为今年Alpha可能会比去年好做一点,一是相对于去年,影响超额的事件会减少,二是在相对于去年,今年整体股市的整体波动率会变大,超额也应该会更好做一点。
黑翼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俊先生认为,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优秀的量化策略在于长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黑翼资产通过不断战胜市场,不断积累超额收益,致力于给投资人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2025年,市场β端下行空间有限,而日均过万亿的成交量为α提供了肥沃土壤,量化策略将迎来更多机遇。
王俊进一步补充道,2024年9月以来,市场成交量维持高位,量化策略净值不断创新高,超额收益相对显著。但我们也看到,随着市场环境复杂性加剧,市场成熟度提升,加之策略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管理人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也在增加。因此,量化投资需注重多元化策略以丰富收益来源,优化风险收益比。
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和深入剖析,为本次论坛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投资参考价值。回顾整场圆桌对话,嘉宾们一致认为,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量化私募行业仍面临诸多机遇。投资者需在波动中把握机遇,通过均衡配置和多元化策略应对未来的挑战。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行业同仁能够继续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量化私募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