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于2024年实施的千亿回购计划(实际回购1120亿港元)以及2025年拟继续回购至少800亿港元的举措,通过减少股本、提升股东回报及传递市场信心等多重路径,对估值产生显著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直接提升每股收益(EPS),优化财务指标
1、股本缩减与EPS增长
腾讯通过“注销式回购”减少流通股本,2024年总股本从95亿股降至92.2亿股,创十年新低。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EPS因股本减少而提升。例如,2024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叠加股本缩减,EPS增速可能高于利润增速。
以2024年数据计算,若总股本减少3.07亿股(回购量),EPS将直接增厚约3.3%(假设净利润不变),这对市盈率(PE)估值形成支撑。
2、毛利率与经营效率改善
2024年腾讯毛利率从43%提升至48%,经营利润(NonIFRS)同比增长24%,显示业务结构向高毛利领域(如广告、云服务)倾斜。回购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其“高质量增长”的认可,推动估值修复。
二、对冲大股东减持压力,稳定市场信心
1、抵消减持负面影响
2024年大股东Prosus减持腾讯1.5亿股(套现542亿港元),但腾讯回购金额达1120亿港元,远超减持规模。这种“回购对冲”策略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过剩的担忧,稳定股价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2、传递管理层信心
大规模回购被视为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腾讯在2024年财报中强调,回购与高研发投入(706.9亿元)、资本开支(767亿元)并行,显示其既有能力回馈股东,又能支撑长期战略投入。
三、估值修复与市场预期引导
1、低估值环境下的催化作用
2023年腾讯估值曾跌至15倍PE(非国际准则),主要受经济疲软、行业监管及减持压力拖累。2024年回购计划实施后,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其PE逐步回升至20倍以上,接近历史均值。
2、机构预期与资金流向
高盛等机构认为,回购计划与现金分红(2025年拟派息410亿港元)的组合策略,将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2024年腾讯股价累计上涨43.25%,市值增加1.65万亿港元,部分归因于回购对估值的提振。
四、潜在风险与长期平衡
1、现金流压力与战略投入的权衡
尽管腾讯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充沛(约450亿元),但高额回购(1120亿港元)与资本开支(767亿元)可能限制未来投资灵活性。若AI、云服务等新业务回报周期延长,可能削弱长期增长预期。
2、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行业竞争加剧(如字节跳动对广告业务的冲击),回购对估值的支撑效果可能减弱。此外,美联储政策变动及地缘风险也可能影响外资对港股配置。
总结:短期提振显著,长期依赖基本面
腾讯千亿回购计划通过减少股本、对冲减持、传递信心三重机制,短期内对估值修复起到关键作用。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参与回购的央国企平均股价涨幅超25%,腾讯的类似策略亦获得市场积极反馈。长期看,估值持续提升仍需依赖核心业务增长(如视频号广告、AI商业化)及战略投入转化效率。投资者可关注以下信号:
- 回购节奏:若2025年回购金额超800亿港元,或进一步释放乐观预期;
- EPS增速:若EPS增幅持续高于净利润增速,估值溢价空间或扩大;
- 政策与行业动向:互联网监管放松、AI应用落地等外生变量可能放大回购效果。
以上为关于腾讯千亿回购计划如何影响估值?的分析,想了解更多投资资讯,请关注私募排排网。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