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年报的披露,以中央汇金为首的国家队、社保基金、外资机构乃至百亿私募的ETF持仓也得以揭晓。这些投研能力优秀、影响力显著的“聪明钱”一举一动都备受投资者关注,为此本文进行逐一盘点。
国家队大笔加仓宽基指数!最新持仓市值已增至近万亿!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止3月31日,以中央汇金、中央汇金资管为代表的“国家队”共现身28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持仓市值合计8546.78亿元,与2024年年中相比,持仓市值增长2641.78亿元。
具体来看,中央汇金共有13只ETF持仓,截至2024年底,持仓市值合计5199亿元,其中4160亿市值跟踪沪深300指数。中央汇金在2024年下半年并没有大幅的持仓变动,仅减持了273.6亿份易方达基金的沪深300ETF,增持了23.1亿份中证500ETF。
而中央汇金资管则有较大幅度增持动作,其在2024年下半年增持了658.63亿份沪深300ETF和25.3亿份中证500ETF,新进了183.78亿份中证1000ETF。截至2024年底,中央汇金资管共有11只ETF持仓,持仓市值合计3347.71亿元,其中2733亿市值跟踪沪深300指数。
除此之外,还有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管理的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呈结构性调整:华夏管理的汇金资管计划减持了芯片、军工等主题ETF,转而配置包括恒生红利、医疗器械在内的5只行业ETF;易方达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则在减持消费ETF和沪深300ETF,重点增持了中概互联ETF、酒ETF。
整体来看,国家队以宽基指数为布局主线,其超8成ETF持仓跟踪沪深300指数,其余2成大多布局中证1000、中证500指数,通过宽基指数维护市场平稳,同时助力资本市场资源优化。截至2025年3月30日,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1.89倍、市净率为1.34倍,市盈率近10年历史分位数为48.43%。
15家头部私募持仓揭晓:东方港湾或有调仓?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当前共有15家管理规模在50亿以上的头部私募现身ETF基金的前10大持有人名单。持仓市值居前3的均为百亿私募:永安国富、国新新格局(北京)、东方港湾。
具体来看,永安国富主要持有中国资产相关ETF,其中概互联ETF持仓市值达4.29亿元;国新新格局延续持有黄金ETF,但持有份额由2024年6月底的5687万份降至2122.6万;东方港湾持有纳指相关ETF,持有份额同样有所减少。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港湾方远集合”在2024年下半年退出了纳指科技ETF的前10大持有人名单。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私募机构青睐ETF的原因在于其显著的风险分散特性、突出的流动性优势、便捷的交易方式以及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使得私募可以能够有效降低单一股票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能更高效地调整投资组合,且交易便捷、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巴克莱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8大外资看好港股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巴克莱银行、瑞士联合银行为代表的8家知名外资机构以及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共现身60只ETF2024年年报的前10大持有人名单。持仓市值居前3的依次为巴克莱银行、瑞士联合银行、香港中央结算公司。
2024年底,巴克莱银行共有60只ETF持仓,持仓市值合计66.03亿元,其中46.77亿元为港股相关ETF,前3大持仓分别为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互联网ETF、恒生ETF。
共有19只ETF在2024年下半年获得了巴克莱银行的增持,其中有4只持仓市值超1亿元,分别是:黄金ETF、H股ETF、30年国债ETF、纳指科技ETF。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央行的助推下,Comex黄金年内已涨超18%。
瑞士联合银行则持有25只ETF,持仓市值合计11.49亿元。其前3大持仓同样为港股相关ETF:恒生科技指数ETF、恒生ETF、恒生科技ETF龙头。瑞士联合银行在2024年下半年减持了74205万份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同时增持了4367万份恒生ETF(159920)。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作为中介公司,持仓相对分散,其持仓普遍市值在1亿元以下,持股市值居前3的ETF为半导体ETF、光伏ETF、1000ETF。总的来看,外资机构普遍较为青睐港股相关ETF,有5家外资机构第一大持仓为港股相关ETF。
最后还有社保基金共现身5只LOF基金前10大持有人名单中,在此呈上社保基金具体持仓。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数据来源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数据库,整理自公募排排网,基金的投资标的和持仓比例将根据投资管理实际情况发生变动,相关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请投资者谨慎参考。登录可查看产品历年业绩、基金经理信息等具体内容。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