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已经收官,3月的A股市场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最终,上证指数微涨0.45%,深证成指微跌1.01%,创业板指跌幅为3.07%。港股在高位盘整后向下调整;美股整体表现萎靡,延续上个月的调整态势!黄金继续创新高!
在此背景下,3月份,公募、私募基金行业也有多件大事发生!包括百亿私募部分持仓出炉、公募基金2024年末的持仓出炉、景林资产高云程发声、东方港湾持仓出炉、林园最新发声、知名基金经理周海栋离职!接下来,笔者为大家一一盘点。
百亿私募部分持仓出炉,整体跑赢指数!
根据Choice数据,截至4月1日,已经有1067家A股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约占A股公司数量的20%。随着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百亿私募的部分重仓股随之浮出水面。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目前共有18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现身38家A股公司2024年末的前10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持股总市值约为170.30亿元。这38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涨跌幅均值约为8.55%,跑赢上证指数的-0.48%。
其中,私募巨头高毅资产持有7家公司,持股总市值约为77.79亿元。其第一大重仓股为有色金属龙头公司紫金矿业,高毅邓晓峰旗下2只产品分别位列该公司的第8和第10大流通股东,持股总市值超51亿元,在之前连续多个季度减仓之后,去年四季度,邓晓峰选择了加仓该股,该股在一季度涨幅接近20%!
公募基金2024年末的持仓出炉,85家公司被持仓超百亿!
截至3月31日,公募基金的2024年年报基本已经披露完毕,基金2024年末的全部持仓股随之浮出水面。
根据Choice数据,全部基金在2024年末的A股持仓市值高达47576亿元,其中被基金持股市值超50亿元的A股公司有190家。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笔者梳理出了2024年末基金持股市值超100亿元的A股公司,共有85家。其中,半导体公司占10家,白酒公司和银行各占6家。
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2024年末,共有2497只基金持有宁德时代,持股总市值合计约为1753亿元。基金第二大重仓股为贵州茅台,2024年末,共有1445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持股总市值合计约为1417亿元。
景林资产高云程发声,全面转向投资中国!
在3月上旬的一场内部沟通会上,景林资产管理合伙人、基金经理高云程透露出其最新调仓动作。他表示“全面转向投资中国公司,目前的投资组合中,纯美国公司的资产已被全部剔除”。
他将近期的投资心得总结为:找到并持有中国的“MCGF 10”。而“MCGF”是其自己创造的词汇,全称为“Make China Greater Future”,这一说法与过往全球投资领域的“MAGA 7”相对应。
在高云程看来,“MCGF 10”可能集中分布在AI、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领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大概会有10到15家核心企业有望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佳投资标的。这些企业在过去几年间,估值被压缩至极低水平,但如今它们已成为走出自身经营周期的低谷,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并且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业发展中的基座型公司。在此过程中,可能受益的主要是两类公司:一类是基座型的大型公司,另一类则是诸如DeepSeek、宇树机器人这类新兴的创业型小公司,他们有望迅速发展成为实力强劲的企业。”
高云程强调“在当前这一时间节点上,我们旗帜鲜明地看好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伴随全球地缘政治以及产业格局的变化,中国公司的竞争实力正经历着从被显著低估,到逐渐被重新认知,再到有望吸引全球资金重新投入的转变过程。”
据悉,景林目前在A股、港股以及中概股均有布局,不过,港股所占的比例相对更高。高云程对此解释道,是因为恰巧符合景林投资方向的公司在港股上市数量更多。
在3月下旬的一场投资峰会上,高云程表示,中国的经济在经过了发展房地产的商业模型、城镇化的商业模型的周期之后,我们在智能制造上,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的范式。这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
中国的一批企业正在逐步成为真正全球化的企业,甚至在有些领域,是能够制定全球标准的。我们跟美国的一些科技巨头公司现在已经变为全球化的公司,市值上还有七倍的差异,估值上还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差异,这是不合理的。
中国公司杀估值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已经修复了百分之二三十甚至三四十。但是,这只是第一轮的估值修复,后面可能还会看到业绩的成长。所以,现在还在底部区域。但中国人太聪明了,有时候老是把慢牛变成快牛。
目前,景林资产旗下有2只产品(景林全球基金专享子基金PPW2期、景林优选基金专享子基金PPW2期)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展示,截至2025年2月底,近3年累计收益分别为15.22%、41.39%;今年1-2月累计收益分别为4.49%、10.19%。
根据景林资产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24年末,景林资产共持有36只美股,持股总市值约为31.65亿美元。
东方港湾持仓出炉,但斌发文谈价值投资!
根据Choice数据,截至3月31日,基金的2024年年报刚已披露完毕,根据上市基金披露的持有人信息来看,2024年末,东方港湾旗下产品合计持有7只ETF基金,持仓市值约为9.31亿元。
此外,由东方港湾担任投资顾问、银河金汇证券担任管理人的资管产品“银河东方港湾1号”和“银河东方港湾2号”的2024年四季度持仓数据也在3月份出炉。
其中,“银河东方港湾1号”持有3只股票和5只ETF基金,2024年末持仓总市值约为2011万元。“银河东方港湾2号”持有1只股票、4只ETF基金和1只货币型基金,2024年末持仓总市值约为2113万元。
根据东方港湾海外基金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底,东方港湾海外基金共持有14只美股标的,多数为美股的科技巨头,持仓总市值达9.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70亿元。
不难发现,东方港湾直接或者间接(ETF)重仓的方向均为美股科技股,因此其产品的收益表现与美股科技股(或纳斯达克)的走势高度相关。然而,今年开年以来,美股科技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东方港湾旗下的产品也面临较大的考验。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东方港湾旗下在私募排排网有近三年业绩展示的私募产品共有67只,基金经理均为但斌。其中,“东方港湾海银专享1号”、“东兴港湾1号”、“东方港湾马拉松全球A类份额”3只产品近三年的收益均在40%以上。
对于今年来美股科技股的调整,但斌在3月10日发文,深度探讨了价值投资。但斌表示,价值投资最艰难的挑战,就是永远要在“承受波动”与“规避亏损”之间做出判断。这既要求投资者对长期判断有足够的定力,不为市场的噪音和情绪所干扰;也要求投资者能随时正视现实,在出现反面证据或重大风险时,果断调整自己的判断。
为应对这一挑战,比起熟悉投资组合的优势,我们更需要深入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任何长期投资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真正认清并接受这些风险,才能真正与时代和伟大的企业并肩同行。
投资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过程,需要坚定地持有自己的观点和所投资的企业,但与此同时每天都必须去深究可能出错的地方。
林园最新发声,仍坚定看好医药!
3月12日,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在私募排排网直播中,对当前A股市场和未来的投资机会做出分析和判断。
林园仍坚持只买不卖的投资理念。他表示,从2000年以后,基本没再卖出过。白酒,我可能终身持有,医药,我想的是加仓。
对于一直看好的医药,林园表示,中国有14亿人口基数,生病是必然的,所以医药行业前景广阔。人口老龄化是确定的,医药股虽然有波动,但从长期看,10年维度下,医药股绝对跑赢大盘。
未来全球十大医药公司中,中国能占三到四位,15年后就能见分晓,未来这些公司市值动辄上万亿。历史性机会就在当下,我说赚一万倍一点都不夸张。
对于未来需求可能达到十倍甚至百倍的行业,所有风险都可忽略不计。无论是中药还是现代制药,现在都是“冬天”,但我坚信其价值。
对于科技板块,林园表示,AI和人形机器人肯定是未来方向,会取代很多人工。但这些企业,具体你能否挣到钱,很难说。不符合我们“买了不卖”的方法,不符合我的投资理念,我就不投了。
对于2024年他管理的产品业绩不佳,他回应称现在吃点“汤”没关系,过去吃“肉”太多,天天吃肉会生病。
知名基金经理周海栋离职!
3月12日,华商基金发布公告,周海栋因个人原因卸任华商新趋势优选等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卸任后不转任华商基金其他工作岗位,且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媒体报道,周海栋已从华商基金处离职。
截至本次离职前,周海栋是一名有着约17年证券从业经验的老将。他在2008年进入金融投资领域之前,曾有过数年实业从业经历。2010年5月加入华商基金,在华商基金工作时间长达15年,从2014年4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
根据周海栋管理基金披露的2024年四季报,离职前,周海栋不仅是基金经理,还是华商基金权益投研的核心人物,挂在他名下的头衔,有华商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公募业务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周海栋是在2019年基金业大发展浪潮下成名的基金经理。2020年之后赛道行情下跌,一大批赛道型基金经理纷纷陨落,但周海栋管理的业绩和规模却在逆势增长,被市场称为“黑马”基金经理。
根据Choice统计,周海栋在2017年三季度的管理规模尚不足20亿元;2021年一季度末,周海栋的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2023年一季度,周海栋的管理规模突破300亿元;此后,周海栋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迅速扩散开来,被称为“黑马基金经理”。2024年四季度他管理的规模仍有293.47亿元。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5年1月底,近10年年化收益超10%的基金经理(简称“双十基金经理”)共有26位。其中,周海栋是百亿级基金经理中近十年收益最高的,近十年年化收益为13.72%。
【资料来源】: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数据库,整理自公募排排网。登录可查看产品历年业绩、基金经理信息等具体内容。
【收益计算说明】:按区间收益率由高到低进行排行。
【排行说明】:以上排行不代表公募排排网从事基金评价工作,公募排排网仅对自身所收录的公募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以一定规则进行展示,上述排行不得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唯一依据,亦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自研参考使用。
投资有风险,本文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 本资料所涉产品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或外部数据库等,我司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投资者须以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基金管理人官方网站及其委托的基金估值核算机构发布的内容为准。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我司不从事任何基金评价业务,相关排行(如有)均为内部评定结果,仅供参考。本文所涉的文章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