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有12家机构的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中,险资机构占据主导地位,前三名均为保险系机构;公募基金公司占据5席,管理规模占比约三成。
一、管理规模超千亿的机构名单
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4年末,企业年金基金总规模达3.64万亿元,管理规模超千亿的机构具体包括以下12家:
1.泰康资产管理:6146.06亿元(险资机构,排名第一)
2.中国人寿养老保险:4724.91亿元(险资机构,排名第二)
3.平安养老保险:3267.22亿元(险资机构,排名第三)
4.易方达基金:3032.06亿元(公募基金,排名第四)
5.工银瑞信基金:2997.01亿元(公募基金,排名第五)
6.南方基金:2459.88亿元(公募基金,排名第六)
7.长江养老保险:超1000亿元(险资机构)
8.中信证券:超1000亿元(券商系)
9.华夏基金:超1000亿元(公募基金)
10.中国人民养老保险:超1000亿元(险资机构)
11.富国基金:超1000亿元(公募基金)
12.其他险资及公募机构(未明确列示)。
二、险资与公募的占比分析
1.险资机构的主导地位
险资机构在前三名中包揽全部席位,泰康、国寿养老、平安养老三家的管理规模合计达1.41万亿元,占12家超千亿机构总规模(约2.8万亿元)的50%以上。此外,长江养老、人保养老等险资机构进一步巩固了险资在企业年金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2.公募基金的快速崛起
公募基金在12家中占据5席,管理规模合计约1.2万亿元,占总规模的30%左右。其中,易方达、工银瑞信、南方基金等头部公募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和长期业绩积累,逐渐缩小与险资的差距。例如,易方达基金2024年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超130亿元。
3.权益类资产配置差异
险资机构更倾向于固收类资产,以控制波动性;而公募基金在含权益类组合中表现更优。2024年含权益类组合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86%,高于固收类组合的4.20%。例如,国泰基金的含权益类组合长期收益率领先。
三、政策与市场趋势的影响
1.政策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企业年金投资范围逐步扩大。例如,部分年金通过宽基ETF(如工银瑞信中证A500ETF、招商沪深300ETF)参与权益市场,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
2.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公募基金借助投研能力和数智化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年金管理效率。例如,南方基金通过“投资经理画像”工具优化策略,工银瑞信则强调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四、总结
当前企业年金市场呈现险资主导、公募追赶的格局。险资凭借规模优势和稳健风格占据头部位置,而公募基金通过差异化投资和权益类资产配置逐步扩大份额。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鼓励权益投资和长期考核机制落地,两类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将更加深化。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机构管理企业年金规模超千亿?险资与公募占比如何?”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知识资讯,请关注私募排排网。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