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2024年年报显示,其总收入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创下历史最佳业绩。核心增长点主要来自智能手机高端化突破、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规模化扩张、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快速崛起,以及互联网服务的高毛利支撑。以下从具体业务展开分析:
一、智能手机: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1.收入与市占率双增长
2024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达1918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收入的52.4%,仍为最大收入来源。全球出货量1.69亿台,同比增长15.7%,连续18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
高端市场突破:中国大陆4000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24.3%,排名第一;高端机型出货占比提升至23.3%,推动平均售价增至1138元,同比增长5.2%。
2.技术投入与产品迭代
小米持续加码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5.9%,重点布局芯片、影像等核心技术。例如,小米15系列首销10天销量超百万台,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大家电成新增长引擎
1.收入首破千亿,大家电表现亮眼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30%,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其中,空调出货量680万台(+50%)、冰箱270万台(+30%)、洗衣机190万台(+45%),均创历史新高。
全球化布局启动:2025年计划将大家电推向海外市场,目标增长率超50%。
2.生态协同效应显现
小米通过“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实现设备互联日均使用超4000万次,拥有5件及以上互联设备的用户达1830万(+26.1%),用户黏性显著提升。
三、智能电动汽车:亏损收窄,商业化提速
1.交付量与收入快速增长
汽车业务收入328亿元(占总收入9%),首款车型SU7交付13.7万辆,超额完成目标30%。四季度毛利率升至20.4%,超越特斯拉(13.6%)和理想(19.7%)。
产能与新品规划:2025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辆,二期工厂投产后年产能达15万辆;首款SUV车型YU7计划67月上市,对标特斯拉ModelY。
2.商业化潜力与风险
2024年汽车业务净亏损62亿元,但四季度亏损收窄至7亿元,单车亏损从6.6万元降至1万元。随着规模效应释放,2025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四、互联网服务:高毛利现金牛地位稳固
1.收入与利润贡献突出
互联网服务收入341亿元,毛利率76.6%,虽仅占总收入9.3%,但贡献了34%的毛利润。主要依赖广告和预装应用收入,用户基数扩大至7.02亿活跃用户(+9.5%)。
2.生态协同强化变现能力
通过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多终端用户积累,互联网服务形成“硬件引流+软件变现”闭环,未来AI技术赋能或进一步释放增长空间。
五、AI与研发投入: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技术布局与场景落地
2025年研发投入将达300亿元,其中25%(75亿元)用于AI领域,重点重构澎湃OS底层、开发端侧大模型及多模态交互技术。例如,手机端13亿参数大模型效果接近云端60亿模型,已应用于小爱同学升级。
2.全生态协同效应
AI技术深度融入“人车家”场景,例如通过XiaomiHyperConnect实现跨设备实时组网,提升智能家居与汽车互联体验。
总结:全生态协同与高端化并进
小米的增长逻辑围绕“硬件规模化+互联网变现+AI赋能”展开:
短期:汽车业务规模化降本、大家电出海、高端手机市占率提升;
长期:AI技术重构生态体验,推动“人车家”全场景互联。
风险方面需关注汽车产能爬坡效率、高端市场竞争加剧及地缘政策影响。若战略执行顺利,小米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智能硬件与生态服务龙头地位。
以上就是关于“小米年报创历史最佳,核心增长点来自哪些业务?”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知识资讯,请关注私募排排网。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