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由现金流ETF密集发布,相关指数以较为优秀的历史回溯收益备受投资关注,历史业绩可与红利并驾齐驱,甚至在近6年的表现中现金流策略以明显优势跑赢红利策略。在近几年“现金为王”的趋势下,自由现金流有望成为市场重点关注的一大指标。
过去十年,高现金流公司股价不断创新高!
自由现金流指的是企业在扣除必要资本开支后能够自由支配的现金,是衡量企业财务健康状况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方面,高自由现金流可以用来回购股票、分红、或者去市场上并购其他公司,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去推动公司的营收增长。
另一方面,相对于公司的盈利,自由现金流不太容易被会计手段扭曲,现金流财务被操控的空间远小于净利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质量。
在挖掘重仓股上只看净利润不看现金流的策略,曾导致不少基金经理在过去三年间积累过“痛苦回忆”。例如港股新消费龙头曾年度净利润高达14亿元,吸引过多位基金经理重仓买入,但该股现金流长期为负,且有高达18亿元的净流出,从而使得该股在18个月时间内股价暴跌95%后爆雷,并停牌一年至今。
历史数据显示,股票市场长期牛股的形成或多或少与自由现金流指标相关,这样的公司往往在商业模式和竞争壁垒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不管在近1年、近3年、近10年,高自由现金流公司的股价表现均处在领先位置。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6日,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在5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36家(其中包含3只近两年上市的新股),近5年涨幅均值高达192.08%,近10年涨幅均值高达336.38%,高现金流公司在岁月长跑的表现中以明显优势领先。(全A股5406只个股近5年涨幅均值仅32.58%,近10年涨幅均值仅为39.34%)
具体来看,白酒龙头贵州茅台、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券商龙头中信证券、生物制品的百利天恒等36只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在5元以上,近10年股价涨幅表现均十分亮眼。
跑赢各大宽基指数!自由现金流指数一枝独秀!
在海外高现金流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概念,相关产品化已非常成熟,例如2016年上市的COWZ(Pacer US Cash Flows 100 ETF),目前规模高达268亿美元,核心选股指标为自由现金流率。
虽然过去几年美国走出了科技牛,但是这只ETF的成分股中不包含“美股科技七巨头”的任何一只,且表现依然亮眼。截至2024年末,这只ETF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到惊人的12.95%。
国内方面,自今年2月下旬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申请注册自由现金流ETF,包括嘉实、汇添富、长城、招商、华富、富国、中欧、万家、华泰柏瑞、南方、博时基金等数十家公募申报了相关ETF。
以“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为例,自2013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7日,“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指数年化收益接近20%。不仅在上涨行情中能紧跟市场表现,在下行市场中也具备较强的韧性,2021初至2024年初下行行情中,“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实现逆势上涨超100%。
对比来看,截至2025年4月2日,自由现金流的代表“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近十年累计涨幅超162.04%,相比沪深300、上证指数、中证全指等可谓是一枝独秀。
如此惊艳的表现从何而来?
从指数编制上看,“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有以下亮点:1)经流动性、行业、ROE稳定性筛选,强调企业基本面的稳定性和现金流质量;2)以自由现金流率为核心选股指标,强调现金流的质量;3)自由现金流指数直接按自由现金流加权,旨在凸显现金流表现更好的公司。
在调仓节奏上,“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以季度调仓保证自由现金流率指标的时效性,尽可能保证成份股均是每个财务年度现金流率较佳的公司。
从行业配比来看,“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的行业分布更侧重于家电、汽车等消费类行业,而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更偏向石油石化、通信等重资产板块,消费类行业的相对稳定性,为指数提供了更坚实的收益基础。
在市值方面,自由现金流指数因以自由现金流指标加权,权重股的市值权重较大,1000亿以上市值的个股权重47%,加权总市值合计超2300亿,相对更偏大盘风格;另外市值在100~500亿以及100亿以下市值的个股数量比较多,指数整体算术平均市值约391亿。
穿越牛熊的不止红利!高现金流或更优!已连续6年正收益!
提到自由现金流,就不得不提红利资产。过去三年红利资产表现大放异彩,高股息策略能够长期跑赢市场,究其原因在于高股息标的具有现金流充裕、业绩稳定、低估值等特点,而高股息策略的关键指标之一就在于高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也被称作是“红利之母”,公司的分红资金都是来自于它们的自由现金流。通俗来讲,自由现金流高的公司不一定会进行高分红,但进行高分红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自由现金流作为支撑。
代表性的“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经过多维度筛选自由现金流,按照近1年自由现金流率从高到底排序,选取100只证券构成指数样本,编制逻辑清晰。整体与红利指数编制方案差异较大,是红利投资策略的进一步延伸拓展。
知名基金经理史博曾强调:真正能够超越红利的投资策略是基于自由现金流的投资策略,底层逻辑也很好理解,无论是股息增长的持续性还是当期分红给股东的现金回报的可持续性,都源于公司创造的自由现金流,而红利策略本质来说是自由现金流策略的子策略。
业绩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近十年累计涨幅达230.97%,显著高于红利低波、高股息策略全收益、东财全A、沪深300等指数。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2024年“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已连续6年实现正收益,2024年取得28.07%的正涨幅。
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2025年4月6日,“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最新市盈率为12.23,处在15.60%的历史百分位,最新市净率为1.56,处在36.17%的历史百分位。对比其他指数来看,均处在历史相对较低位置,性价比凸显。
从政策角度看,伴随着新“国九条”、市值管理等政策出台,“大中市值+央国企+充裕现金流”有望成为后市投资主线之一,在当前平均回报率下降的时代大背景下,聚焦高现金流优质公司的现金流指数产品有望成为市场资金的重点配置方向。
当前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高自由现金流策略或是相对更占优,进一步凸显高自由现金流资产的配置价值。宽货币环境下,利率处于下行通道,债券收益率下行,高自由现金流资产得益于较高的经营质量和股息率,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红利投资的更好替代!“自由现金流”元年或开启!
历史的周期轮回告诉我们,当悲观情绪蔓延市场时,恰恰是优质资产显露真价值的时刻,那些能够穿越牛熊的资产,将会成为争相布局的方向。
过去5年,A股经历了小盘成长主导的上涨、风格切换后的回落、以及现在外围市场影响下的震荡,自由现金流指数却逆势大幅跑赢了沪深300等主流指数。在过去亮眼的业绩表现下,国内各大公募基金正积极批量申报相关ETF的发行上市,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配置需求。
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场内简称:自由现金流ETF,代码:159201)作为国内第一批上市的相关ETF,已于2月27日上市。与此同时,相关联结基金也将正式开启认购,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联接(A类:023917;C类023918)已于4月7日开启认购期。
联接基金与其所对应的ETF基金就像是一对“双胞胎”,目标一致,走势方向、风险与收益特征等十分近似,也可以将ETF联接基金看做是场外投资者接入场内,连接经典指数化投资工具的“桥梁”。
资料来源:私募排排网官网。
具体来说,联接基金相比于ETF基金具备以下优势:
投资透明:ETF联接基金主要通过将不低于90%的基金资产投向目标ETF,实现对标的指数的间接投资。与ETF分散配置、运作清晰的核心优势一脉相承。
参与方式便捷:联接基金降低了ETF的申购门槛,投资者可以在场外渠道便利地申赎交易,最低1元起购(实际金额以各渠道为准)。
费用相对较低:联接基金对投资目标基金部分(占比不低于90%)不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
轻松开启自动定投:联接基金上市后,投资者便能像其它开放式基金一样轻松开启定投。
总结来看:揭开财务遮羞布,自由现金流的优秀公司有待重新认识!
在目前的选股的核心依据上,净利润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目前许多上市公司虽然展示出的净利润很有吸引力,但挖掘它财务报表的背后,或许会发现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出现应收账款的规模堪比营收规模的惊人现象。
比如一只基金重仓股的暴跌背后利润很好看,但它的应收款却不一定能收到,这就意味着坏账的大量出现,但自由现金流却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经营是否真的能赚钱。
专业人士认为:未来自由现金流指标或许会成为选股中最为核心的投资依据,也将使得那些覆盖概念股、垃圾股的资金越来越多的回归到符合自由现金流定义的优秀公司,并使得好公司不会被忽视被遗弃,并得到极好的估值提升和资产定价。
对于自由现金流ETF这类产品的投资前景,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表示:现金流ETF通过聚焦具有高自由现金流的优质企业,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兼具防御和进攻属性的资产配置工具。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中长期资金被鼓励入市,自由现金流ETF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对于中长期资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资料来源】: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数据库,整理自公募排排网。登录可查看产品历年业绩、基金经理信息等具体内容。
【收益计算说明】:按区间收益率由高到低进行排行。
【排行说明】:以上排行不代表公募排排网从事基金评价工作,公募排排网仅对自身所收录的公募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以一定规则进行展示,上述排行不得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唯一依据,亦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自研参考使用。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我司不从事任何基金评价业务,我司公布的任何评定结果均为内部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