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狂泻7.34%,特别是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单日重挫17.16%。近日以来惊心动魄的市场行情,多空博弈激烈,重挫之下难免有“错杀”的指数,这场“对等关税”的棋局实则暗藏机遇。
恐慌下的市场“错杀”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突然抛出的“对等关税”牌,迅速传导至全球市场,引发全球股市暴跌。但细究此次市场冲击,更像是短期扰动,虽然来势汹汹却缺乏持续动能。
而且这次,中国资产遭遇的"错杀"尤为明显。相比其他全球指数,4月7日,A股上证指数7.34%的跌幅已接近2015年股灾级别,特别是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单日重挫17.16%,是该指数历史上罕见的单日跌幅。
这背后可能是港股市场“做空”机制在作祟,衍生品市场的杠杆效应会成倍放大市场的恐慌情绪,不过这种短期流动性危机往往孕育着投资机遇。4月8日,在中国市场中,恒生科技指数带头上涨3.79%。中美风云再起,面对美方的“对等关税”政策,中方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在此背景下,为何恒生科技指数率先逆流而上?这一现象值得深入剖析。
价值洼地里的科技龙头
同样是科技板块的代表性指数,当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PE(TTM)达到34倍高位时,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PE(TTM)却仍徘徊在20倍左右的区间。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在2月底自愿公告阿里巴巴未来三年投入人民币3800亿元用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基础设施。能够投入3800亿元用于AI相关的项目且港股市盈率PE(TTM)仅15倍,相较亚马逊30倍的估值存在明显折价。这种估值剪刀差,或许为价值投资者在这场“错杀”预留了黄金机遇。
此外,近期港股也市场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科技龙头们纷纷交出亮眼成绩单,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小米集团发布了史上“最强年报”,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3659亿元,单季度营收更是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业绩刷新历史纪录!腾讯控股同样表现卓越,2024年全年营收超6600亿元,再创新高,年度资本开支突破767亿元,AI战略已进入重投入期。
利好不断!巨头重金布局AI赛道
资料来源:管理人宣传推介材料,其中数据来源于Wind、小米集团财报、腾讯控股财报、财联社,华创证券《宏观研究:AI资本开支,体量有多大?》,截至20250320。
南向资金连续31周净流入
从资金流向来看,自2024年9月1日起,南向资金已连续31周净流入港股,随着内地资金的不断加码,在9·24行情下也推动了相关科技股的估值修复与上涨,从而可以看到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特别是科技板块的青睐。
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了众多优质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互联网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港股整体估值的看好,更凸显了恒生科技指数作为港股核心资产的吸引力。当受到“对等关税”牌冲击时,这些具备技术壁垒和生态优势的科技龙头,或许正是长期投资者难得的布局时机。
当下时点,定投指数或许更合适
总体来看,近日美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会对市场情绪造成冲击,导致指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挫。但站在长期视角来看,这或许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高科技含量的恒生科技指数的高性价比机会。
面对市场波动,可以考虑采用定投的方式来平摊成本,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通过定期投入固定金额的资金,无论市场涨跌,以平均成本积累份额,有助于在市场波动中分散风险。当市场调整时,定投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更多份额。
图片来源:管理人宣推推介材料。图表仅作示意,并不涉及展示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也不代表基金产品未来业绩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了众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坚持定投恒生科技指数,有助于应对市场的短期不确定性,还能在长期的AI浪潮中,分享科技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现在通过公募排排网小程序定投或申购南方恒生科技指数(QDII)A,基金代码:020988,还有低至0.001折的优惠。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搜索公募排排网小程序,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风险提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及笔者的观点(如有),不代表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我司”)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