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达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范达私募”)于2025年3月26日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成为年内首家获批的外资证券类私募。其综合实力可从以下五个维度分析:
一、母公司背景:全球头部ETF管理人的资源支撑
范达私募的实际控制人为范达集团(Van Eck Associates Corporation),后者成立于1955年,是全球最大的ETF管理人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达1138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
历史积淀与战略布局:范达集团在ETF、新兴市场投资等领域有超前布局,例如1955年推出国际股票基金、2006年开创ETF业务,并在中国深耕逾30年,曾推出A股沪深300指数ETF等产品。
全球化网络:总部位于美国,在澳大利亚、德国、瑞士等国设有分支机构,具备跨市场资源整合能力。
二、本土化能力:中国市场的长期深耕与战略调整
历史经验与政策适应:范达集团自1993年将中国及新兴市场定为战略重心,曾与申银万国等机构合作,并于2017年获得RQFII资格。尽管此前公募牌照申请未获批,但其转向私募领域,反映灵活的战略调整能力。
备案历程:范达私募历经2022年、2024年两次备案失败后,最终于2025年通过6次监管反馈完成登记,显示其合规性与本土化改进决心。
三、团队配置:公募老将领衔的复合型团队
核心高管尤柏年:拥有超10年公募投资经验,曾任职鹏华基金、华宝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其代表作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A任职回报达58.38%(年化9.27%),但部分债券型基金业绩波动较大。
团队构成:现有7名全职员工,其中6人具备基金从业资格,合规负责人熊琳曾就职于普华永道等机构,风控经验丰富。
四、市场定位与产品潜力
策略方向:范达私募计划引入总部成熟的全球投资策略,结合中国市场需求设计产品,可能聚焦新兴市场股票、ETF衍生策略等。
竞争优势:依托范达集团的ETF管理经验,其在Smart-Beta、大宗商品等领域的特色策略或成为差异化抓手。
挑战与风险:目前尚未发行产品,需验证策略本土化效果;外资私募普遍规模较小(68.57%的同类机构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品牌认知度与决策效率待提升。
五、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外资私募阵营扩容:范达私募加入后,证券类外资私募增至35家,推动市场国际化竞争,倒逼本土机构提升专业能力。
长期价值: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资产吸引力增强,范达私募若成功发行跨境投资产品(如投向海外市场的人民币基金),可能填补细分需求。
总结
范达私募的核心优势在于母公司的全球资源与历史积淀,叠加本土化团队和合规能力。短期内需通过产品发行验证策略有效性,中长期则可能依托ETF经验与新兴市场布局,成为外资私募中的特色机构。投资者可关注其首只产品的策略设计与业绩表现,同时留意政策环境与市场竞争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范达私募完成备案,公司实力如何?”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知识资讯,请关注私募排排网。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