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我国公募基金市场整体规模保持稳定,总管理规模达32.23万亿元,与2024年四季度末基本持平。货币市场基金仍占据主导地位,债券型基金紧随其后,其次是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此外,ETF市场稳步增长,其中商品型ETF增速最快。具体到公募机构来看,161家持牌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达31.04万亿元,行业集中度较高,前十大公募机构管理总规模和非货基规模占比均超4成,其中44家公募机构总规模实现正增长,50家公募机构非货基规模实现正增长。
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达32.23万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平稳增长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市场公募基金产品总管理规模达32.23万亿元,与2024年四季度末的32.80亿元基本持平。
从产品结构来看,货币市场基金仍占据主导地位。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13.33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41.35%;债券型基金紧随其后,规模约为10.07万亿元,占比31.24%;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约4.48万亿元和约3.23万亿元,对应占比为13.91%和10.01%。此外,另类投资基金、FOF和QDII基金等特色产品合计规模占比不足5%,但发展潜力正在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另类投资基金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该类基金规模约为0.19万亿元,较上季度末的0.14万亿元大幅增长36.88%,增速领跑全行业。FOF基金同样表现亮眼,季度环比增长13.53%。此外,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也保持稳定增长,季度增幅分别为3.02%、1.79%和1.30%,显示出投资者对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持续升温。
债券型基金中,主要以纯债型基金为主,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约为7.22万亿元,占到债券型基金规模的71.70%。混合债券型基金和指数债券型基金规模相差并不大,分别为约1.61万亿元和约1.24万亿元,合计占比不足30%。
股票型基金中,主要以指数型股票基金为主,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约为3.96万亿元,占到股票型基金规模的88.35%,另外普通股票型基金规模占比仅11.65%。
另类投资基金中,主要以商品型基金为主,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约为0.18万亿元,占到另类投资基金规模的97.04%,而量化对冲基金规模占比不到3%。
混合型基金中,主要以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主,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约为2.07万亿元,占到混合型基金规模的64.18%,其次是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占比27.04%,另外偏债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和其他混合型基金合计占比不足10%。
QDII基金中,主要以QDII股票型基金为主,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约为0.62万亿元,占到QDII基金规模的78.85%,另外QDII债券型基金、QDII混合型基金和QDII-FOF合计占比不足30%。
2025年一季度末,国内ETF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ETF基金管理规模达3.81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的约3.67万亿元环比增长3.72%。
从产品结构来看,指数型股票ETF仍是市场主力,一季度末规模达2.99万亿元,占ETF总规模的78.55%,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商品型ETF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一季度末规模突破0.11万亿元,较上季度的约0.076万亿元大幅增长40.0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此外,其他类型ETF也普遍实现正增长,其中指数型债券ETF规模环比增长21.19%,增速位居前列;QDII股票型ETF稳步扩张,环比增幅达5.60%;指数型股票ETF作为市场基石,规模环比增长2.02%,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整体来看,除货币型ETF外,ETF市场各主要品类均呈现增长态势,反映出投资者对被动投资工具的配置需求持续提升,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44家公募一季度规模实现增长,4家规模增幅翻倍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2025年一季度161家持牌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31.04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环比基本持平。
从单家公募机构管理规模来看,161家持牌公募机构中,管理规模万亿以上的公募机构有7家,管理规模千亿-万亿的公募机构有49家,管理规模百亿-千亿的公募机构有69家,管理规模10亿-百亿的公募机构有23家,管理规模不足10亿的公募机构有13家。
一季度管理规模前十名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达12.53万亿元,占到公募基金总规模的40.38%。其中易方达基金管理规模约1.94万亿元居首,占到总规模的6.26%;其次是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约1.80万亿元,占到总规模的5.81%。另外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管理规模均超1万亿元。
剔除货币基金规模后,161家持牌公募机构中,非货基金管理规模万亿以上的公募机构有2家,非货基金管理规模千亿-百亿的公募机构有43家,非货基金管理规模百亿-千亿的公募机构有73家,非货基金管理规模10亿-百亿的公募机构有28家,非货基金管理规模不足10亿的公募机构有15家。
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名公募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达7.35万亿元,占到公募基金总规模的40.76%。其中易方达基金非货管理规模约1.31万亿元居首,占到公募基金非货总规模的7.27%;其次是华夏基金管理规模约1.09万亿元,占到非货总规模的6.07%。另外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招商基金,非货管理规模均不低于0.5万亿元。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从规模增长率来看,据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共有44家持牌公募机构实现管理规模正增长,展现出行业整体向好的发展格局。其中32家规模增幅在10%以内,8家规模增幅在10%-30%,4家规模增幅超100%。具体来看,安联基金一季度规模环比增幅391.38%居首,其次是施罗德基金(中国)一季度规模环比增幅315.00%,另外苏新基金和易米基金一季度规模环比增幅均超100%。一季度规模增幅前十的公募机构中,百亿公募有5家,包括苏新基金、格林基金、宏利基金、博道基金和华泰保兴基金,规模增幅均不低于12%。
从规模增长金额来看,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44家管理规模实现增长的公募机构中,增长金额10亿元以内的有18家,增长金额10-90亿元的有16家,增长金额不低于100亿元的有10家。其中华夏基金一季度管理规模增长1247.16亿元,环比增长幅度达7.42%,成为唯一一家规模增长1000亿以上的公募机构。中欧基金增长509.04亿元紧随其后,其次是招商基金,规模增长403.82亿元。此外,中银基金、华安基金、天弘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和大成基金规模增长均不低于200亿元。
从非货管理规模增长率来看,据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共有50家持牌公募机构非货管理规模实现正增长,其中35家增幅在10%以内,11家增幅10%-50%,4家增幅超100%。安联基金非货规模季度环比增长391.38%居首,其次是施罗德基金(中国)季度环比增长315.00%。此外,苏新基金、易米基金季度环比增幅均超100%。
从非货规模增长金额来看,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50家非货管理规模实现增长的公募机构中,增长金额10亿元以内的有22家,增长金额10-99亿元的有24家,增长金额不低于100亿元的有4家。其中中欧基金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长380.48亿元,季度环比增长幅度达12.25%居首。其次是富国基金,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增长225.53亿元,季度环比增幅为3.44%。另外,汇添富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一季度管理规模增长金额均超100亿元。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数据来源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外部数据库,整理自公募排排网,相关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不构成任何宣传推介及投资建议,短期个股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亦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资方向,请投资者谨慎参考。登录可查看产品历年业绩、基金经理信息等具体内容。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