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7年7月1日,将迎来香港回归20周年,随着沪港通与深港通的相继落地,以及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债券通”脚步也逐渐临近,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对于投资者来说,会萌生哪些投资机会,同时又会潜伏着哪些风险呢?私募排排网采访了行业内十大私募,其中不少私募已经开辟且专注于港股业务。对于香港回归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们深有体会。同时,他们也就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问题一:香港与内地的金融交流逐步深入,对您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切身感受?
环球时刻基金经理钟鲁川:从业21年以来,以前只要专心研究好国内经济和A股的走势就够了,自从2013年开始,明显感觉眼睛只盯着国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外看”,站在全球视野来研究经济和全球股市的发展情况。特别是自己2014年下半年在深圳工作了半年,有了更多与香港金融证券界的同行交流沟通的机会之后,感受颇深,更加感觉到所谓的“顺势而为”的“势”的涵盖范围其实是非常广的,从那个时候起,就把主要精力从A股的大势预测、技术分析扩展到了研究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外汇、大宗商品、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债券及股市的走势,也逐渐完成了从偏重于技术分析的股票分析师向具有全球视野的宏观分析师的转变。
泓铭资本首席策略师李志勇:首先是投资渠道更进多元化。作为中国居民海外资产配置的“桥头堡”,香港的独特优势地位不可动摇。仅就金融来说,可供内陆居民选择的资产配置方式就包括二级市场投资(股票和债券)、房地产和保险等。其次,随着我们对于香港金融市场的交流更加深入,我们个人也会对香港的社会人文有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了解。
马里奥投资基金经理吴清扬: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会选择在香港开户,进行全球股票市场的投资。
上海千波资产研究员黄佳:我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希望A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趋于理性,让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也能够充分分享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随着香港和内地市场交流的深入,有助于为A股市场的土壤注入理性的成分。千波资产崇尚价值投资理念,我们也投资了很多绩优价值股,这些股票在上半年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相信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互通加强,价值投资将越来越盛行。
双诚资产投资经理王航宇:内地的资本市场还是很年轻的,虽然我们只用了数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路,但是我们仍然只能算一个新兴市场,许多今天面临的问题困惑,可能很多其他市场都经历过了。香港传承了英国资本市场,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就比如二级市场,包括从以散户为主的结构,到散户逐步退出,市场走向机构化的过程,还包括老鼠仓、操纵市场,这些香港过往的案例都能给我们许多启发与教训。
析方投资总裁邓肇峰:工作上明显多了两地交流合作的情况,对拥有两地经验(内地人曾经在海外留学、工作,或香港人曾在内地工作)的专业人士/从业人员(如律师、审计师、分析师)需求越来越大;生活上融通加深,消费/服务买方/投资者有更多选择
新富资本证券投资中心首席投资官张新平:工作方面会遇到不少对A股市场、内地房产市场感兴趣的香港客户,他们想在内地寻找投资机会或进行资产管理,这种情况下跟他们互相沟通了解,并给他们提供合理性意见;现在去香港也是越来越方便,平时也会跟朋友去香港游玩、购物,今年港股里头不少公司股价表现非常靓丽,也会考虑投资港股。
问题二: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给贵司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环球时刻基金经理钟鲁川:香港的金融市场是直接与全球接轨的,产品丰富,两地的金融交流越深入,对于环球时刻的宏观策略而言,机会就越多、越大!可以投资的市场增加、产品选择余地加大,能够有更多的对冲手段来提高收益和锁定或降低风险。
挑战当然也有,选择多了、机会多了,相应的风险也会加大,这就对我们的研究能力、交易和风控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泓铭资本首席策略师李志勇:作为一家专注于海外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这将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和鼓舞的机会。由于内地居民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前景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在海外市场方面的、专业的投资服务和建议,而我们完备的投研团队和多年的海外市场投资经验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可以不夸张的说,我们的业务和这个趋势切合地非常完美,而目前仅是这个大趋势的开端。至于挑战,和所有的投资管理公司一样,我们的专业和经验必须转换成实实在在、令客户满意的业绩。
马里奥投资基金经理吴清扬:对于公司来说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公司基金是宏观策略,港股通对于人民币投资者配置境外资产很便捷,在A股市场整体行情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基金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
上海千波资产研究员黄佳:正如刚才所说,市场趋于理性,价值投资理念盛行,会更有利于我们千波资产发挥自己的投资优势,这片土壤会更适合我们的产品取得超额收益;其次,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香港市场,方便了投资港股的渠道,很多在港上市的优秀公司都在我们的跟踪范围内;第三,很多都在A股、H股上市的公司具有明显的价差,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价差套利交易的机会。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看到投资机会的同时,挑战也会更大。香港是很多外资投资内地的中转站,随着香港和内地市场互通加强和A股市场制度建设的完善,会吸引更多的外资来投资A股。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操作制度和投资理念,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双诚资产投资经理王航宇:机遇当然是港股通进一步被市场所接受。港股市场以前对于内地的企业可能交流沟通不便,就会对于企业的价值认知有偏差,而发掘这些价值洼地恰恰是我们所擅长的。
香港市场是个自由的市场,个人与机构、陆家嘴与华尔街,所有人面临的机会与风险都是一致,怎么在这种丛林中活下来是我们一直要面临的挑战。
析方投资总裁邓肇峰:我司主要经营投资管理,为内地资金通过合法合规渠道作海外投资,目前主要管理「港股通」基金;相信未来内地投资者会有更多渠道接触港股信息,市场需求增加而带来机遇。但与此同时,会出现更多来自境外的竞争对手而带来挑战。
新富资本证券投资中心首席投资官张新平:内地和香港密切的金融联系有利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而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落地必将使市场更加开放、规范,也将引进更多外资,有利于A股投资理念向成熟市场考虑。香港资本市场早于内地,在前段时间A股表现萎靡的情况下,港股却屡创新高,公司以后会加大对港股的研究,合适的时机会考虑布局港股的投资机会。
问题三:香港与内地的金融互通加强,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会有实质性的利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环球时刻基金经理钟鲁川:两地金融互通加强,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显然是实质性利好。一方面对于大陆投资者来说,有机会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渠道购买到以前没有渠道投资的港股,有了分享腾讯这类高成长科技股的机会,也有了“放眼世界”、开拓研究范围和眼界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香港投资者来说,也有了投资国内中药、白酒、家电、高端制造业等中国特有产业甚至是具备垄断地位的优质上市公司的机会。对他们而言,也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泓铭资本首席策略师李志勇:是的,具体而言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直接交易便利程度上升并且交易成本下降;第二,香港等离岸/海外市场受到更多的关注,信息更加丰富;第三,会有更多的基金产品供被动型的投资者选择。
马里奥投资基金经理吴清扬:个人投资者有新的投资市场选择,港股中还有一些稀缺标的。比如腾讯,公司盈利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反映在股价上,自上市之初上涨了300倍。由于内地交易所挂牌的一些标准,这类互联网公司只能选择在境外上市。沪港通开放后,A股投资者可以将这类公司纳入自己的投资范围,享受互联网公司飞速成长产生的收益。
上海千波资产研究员黄佳:香港和内地的金融互通加强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有诸多利好,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第一,港股市场相对健全,加强和港股的互通,有利于A股市场制度建设的推进,净化A股的投资环境,有利于A股市场健康、长远的发展。第二,港股有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个人投资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投资港股市场,分享香港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三,通过和港股股价的比较,个人投资者能发现两边市场的一些估值洼地。同时,培养了投资者理性选股、价值投资的理念。
双诚资产投资经理王航宇:香港是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个人投资者的选择将不仅局限在内地,可以拥有全球的投资选择。
析方投资总裁邓肇峰:香港投资市场发展多年,在信息披露、合规管治等方面有很成熟的制度去保障投资者;另外因为投资选择多,普遍估值较低。香港内地互通加强,个人投资者将在投资选择、投资回报、保障都有实质性的提高。
新富资本证券投资中心首席投资官张新平:个人投资者选择性将会更多,更有利于专业性较强/投资理念更成熟的投资者。
问题四:港股涨跌幅无限制,最近港股频繁暴跌,对于投资港股的内地个人投资者有哪些建议?
环球时刻基金经理钟鲁川:鉴于港股的交易规则、投资习惯等与国内A股有巨大差异,近期频繁暴跌的“老千股”已经给部分国内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所以,对于投资港股的内地个人投资者,建议首先要熟悉港股的上市柜子及交易规则;其次要做好仓位管理,不要一次性全部投入,“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后果有时会“很惨烈”的;第三要改变在A股形成的一些投资习惯,深刻研究和了解两地之间的不同与差异。
富利投资高级分析师王勖:最近港股的频繁暴跌着实令内地投资者惊出了一身冷汗,一日之内资产缩水90%是A股投资者从未见过的。由于不设置涨跌幅限制并且存在着允许做空的机制,才出现了这种“壮观”的景象。而这些股票真正暴跌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股票大部分属于“老千股”,暨那些“大股东不以做好上市公司业务来盈利、而通过玩弄财技和配股、供股与合股等融资方式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股票。随着,香港与内地金融互通加强,内地投资者获得了更多参与港股投资的入场券。此时,了解港股的运营机制及其中可能存在的价值陷阱要优先于对其投资利润的期望,这一方面是由于两地市场的规则区别需要内地投资者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另一方面,除了老千股外,港股中也存在着一批以优质蓝筹股的身份吸引投资者的财务造假的股票,这需要投资者仔细甄别。
泓铭资本首席策略师李志勇:第一,牢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不能忘记的真理,本着不熟不做的原则,没有研究过的东西、有问题的公司尽量不要碰。第二,远离老千股,哪怕看上去再便宜、再有诱惑力也不能碰。投资者要知道,在成熟市场中,股价并不总是越低越便宜越好。第三,对于好的股票,要有平和的心态正确应对市场的波动,“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马里奥投资基金经理吴清扬:多关注公司的经营基本面,远离炒概念的各种“题材”股。
上海千波资产研究员黄佳:6月27日,二十多只港股老千股暴跌,市值蒸发逾500亿,跌幅最大的中国集成控股跌幅超过90%。让投资者看到了什么叫闪崩,什么叫血本无归,这是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的弊端。所以,内地人投资港股至少要做到一下几点。首先,因为港股和A股的交易规则存在差异,投资者必须要在投资前充分熟悉港股的交易规则。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懂二十一点玩法的人会在拉斯维加斯赚得盆满钵满。其次,要了解港股市场的投资风格,港股市场相对成熟,市场更倾向于价值投资。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基本面出发,挖掘一些具有真正成长潜力的公司,享受公司成长壮大的利润。例如腾讯控股,2012年至今已经上涨超过10倍。再者,个人投资者要摆正心态,不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去投资,投资是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人性修为的过程。
深圳乾明资产基金经理李昊庭:最近一段时间港股的波动非常剧烈,有些个股出现了剧烈的跌幅,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对个人投资投资港股,有以下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认识香港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与大陆有着截然的区分,是立足于资本主义自由交易的一个基本理念之上。遵循的是完全的买者自负原则。此交易制度的优势是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创新和自由发挥。但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当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其出现剧烈跌幅的个股主要是一些老千股就是基本面不明朗,业绩比较差,交易量非常小的标的。而我们所开发的沪港通和深港通所规定的交易标的主要是A+H股以及的香港市场的基本成份股。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标的,个股突发暴跌的情况不明显。所以我们建议投资最好是选择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渠道去投资港股,不必要去自己独立开户。将自己的交易对象约束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更加有利于风险控制。
我们认为港股的流动性比其基本面的评估,可能更加重要,港股中间有许多基本面,从业绩上看非常优秀的个股,但交易量非常稀少。对这类个股,我觉得投资还是需要敬而远之。因为投资是否有能力抛开其财务数据的背后而正确的对公司质的进行判断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即使对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标的。依然要警觉那些交易交易量稀少的个股,因为一个优秀的股票应该需要大量投资者的参与。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至少是令人生疑的。当然认真研读个股的研报,并进行实地的调研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长期投资而言,更是需要如此。
双诚资产投资经理王航宇:建议个人投资者在标的的选择还是要放在大盘股上面,买安心的企业。
析方投资总裁邓肇峰:要加深了解投资标的,尤其是近一年的业绩和交易状况,包括利润率、现金流、派息率、交易量,应避免未能确定情况,或市场深度过低(如日均成交量低、市值低)的投资。
新富资本证券投资中心首席投资官张新平:投资者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注意控制回撤,即使港股在屡创新高也是会有风险的:建议个人投资者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应深入了解相关信息,不要盲目跟从。
问题五:对港股A股化和A股港股化怎么看?
环球时刻基金经理钟鲁川:既然两地金融互通逐步深入,所谓的“南水北上”和“北水南下”就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两地资金的互相融入、互相影响甚至是投资理念、操盘手法的碰撞,也在所难免。随着“南下”的大陆资金量的增加,内资在港股的“话语权”必然会越来越大,特别在一些内地上市公司的投资上面,因为内资更加了解和熟悉内地的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和公司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所以敢于“下重手”,与外资“掰手腕”,在中国恒大(03333)和长城汽车(02333)等个股的“逼空”行情中可见一斑。这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港股A股化”。究其根本,实乃内资争夺港股“话语权”的必然结果。
同理,“北上”的外资也一样带有鲜明的投资蓝筹股的特征,加上A股成功加入MACI指数,更加强化了大蓝筹和行业龙头在A股的地位,导致近期的A股出现了“漂亮50”和“要命3000”并存的“一九现象”,显然也可以视为一定程度的“A股港股化”。这种现象对于投机之风盛行的A股来说,可谓是“一股清风”,既符合国际投资潮流,也可以纠正A股之前的很多“陋习”,相信也是广大投资者所欢迎的。
马里奥投资基金经理吴清扬:两地投资者的风格非常不一样,在互相融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比较激烈的冲突,对两市的定价体系都会产生影响。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要适应这种变化。
深圳乾明资产基金经理李昊庭:A股港股化和港股A股化目前正在进行中,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投资者可以顺应这个现象,进行一些投资策略的调整。在A股中就比较简单了,可以继续坚持价值投资持有白马股的原则。至于如何在港股中转嫁A股投资经验。目前我们还没有成熟的想法。但可以根据比价原则和联动效应,A股中出现了剧烈上升的板块或主题,若在港股中有同样的版块,可以进行相应个股的挖掘,并根据技术面和基本面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布局。
析方投资总裁邓肇峰:港股以至欧美市场,投资者较多为机构投资者,中长期来看这才是市场的平衡点,相信 A 股在港股股及入 MSCI 以后,会逐步跟国际市场接轨。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