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观点及策略
权益市场:经历了前高后低的走势,A股一季度迎来收官。从流动性方面来看,当前公募基金内部出现了2010年来未有之分歧,2021Q1业绩排名靠前的主动偏股基金重仓股被减仓,近2年的价值投资、趋势交易者风格演绎的持续性遭遇了考验。我们认为,当下的市场中,部分一季报、年报不及预期的抱团股面临估值回归的压力,而部分高成长性的中小盘风格也开始具备了部分收益率回归的基础。板块上,近期我们重点关注储能、新能源尤其是锂矿、汽车板块以及在碳中和政策下有望长期受益的基础化工板块。
债券市场:本周信用债一级发行量变化较小,净融资量增加显著,新发3920亿元,净融资1284亿元。二级收益率有所分化,1年期品种普遍下行,3年期和5年期品种普遍上行,仅有3年AA+和AA等级品种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大多走阔,除3年期AA+和AA等级品种信用利差收窄外,其余品种信用利差走阔。
我们将继续选取短久期的债券,在信用资质上下层,在把控好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提升,不断争取短期高收益,并适当配置高收益债,在保证大概率安全的情况下,对抗通胀并尽量争取超额收益。从长期上看,短期高收益的不断积累也会使得产品年化收益率表现更好,为客户争取更好的收益回报。
现金管理:央行公开市场本周累计进行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本周有500亿元逆回购。跨月资金价格略微有所抬升,但量上供给充足,DR001相较于上周五上行31bp至2.26%,DR007上行25bp至2.35%。截至4月30日,3Y国债200014与国开200202收于2.735%与2.91%,较上周分别下行1.5bp和1bp,10Y国债200016与国开200215分别收于3.155%与3.58%,较上周分别下行1.5bp和1.5bp。在现金管理方面,我们将持续关注资金面的波动情况,我们将继续开展短期限的协议式回购,在保证流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收益。
二、本周新闻概述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鼓励通过政府管控或设定限额,探索绿化增量责任指标交易等方式,合法合规开展森林覆盖率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探索碳汇权益交易试点。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交易种类和交易地区。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国际视频会议近期召开,会议就央行数字货币全球治理、央行数字货币对银行业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问题、线下数字货币支付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一季度我国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延续较快恢复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7倍,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0.2%,两年平均增长22.6%。其中,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2.3%。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预计,前期专项债大幅扩容以及抗疫特别国债发行后存量项目较多,资金接续需求较大,仍需保障专项债的稳定投入,2021年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或达4.62万亿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助理主任黑尔格•贝格尔表示,中国在亚洲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MF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将增长7.6%,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为8.4%。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不变,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维持在0.1%不变,将贴现利率维持在0.25%不变,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美联储经济评估有所增强,并释放出风险已经下降的信号,同时将保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速度不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4月新闻发布会要点汇总:1、复苏仍然不平衡、不完整,劳动力市场状况继续改善,失业率依然高企。2、今年通胀的暂时上升不符合加息的标准,在劳动力市场仍然疲软的情况下,不太可能看到通胀持续上升。3、现在还不是开始谈论缩减购债规模的时候,经济活动最近刚刚回升,要达到标准还需要一段时间。4、非常担心疫情对就业市场留下永久伤痕,没有看到之前担忧的“经济长期创伤”水平。5、一些资产的价格高企;整体金融稳定情况参差不齐,但风险可控。6、如有需要,将使用工具来支持联邦基金利率,确实预计短期利率会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三.本周市场行情回顾
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进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共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7天,操作利率维持2.2%不变,继续展现稳健货币政策姿态。
资金面:进入5月,资金面仍存有不确定因素。虽然4月利率债发行速度有所提升,但发行总额仍然低于预期,后期来看,仍需关注地方债发行、缴税压力和政策面边际微调带来的资金面的改变。





利率债:本周利率债共发行35只(含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其中国债本周未发行,政策性金融债13只,发行规模共计820亿元;地方债方面,本周共发行21只,共计1858.64亿元,其中湖北、山东、江西、云南、湖南、深圳、内蒙古七地开展地方债发行工作。二级市场方面,本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点为3.1530%,高点为3.2221%,月末较上月末下行2.47bp。

信用债:本周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量较上周环比小幅下降,但由于到期量环比大幅下降,本周信用债净融资较上周环比上升。从债券种类来看,企业债发行54只,发行金额485.4亿元;公司债发行141只,发行金额1106.35亿元;中期票据发行78只,发行金额737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145只,发行金额1229.7亿元;定向工具发行51只,发行金额300.1亿元。
评级调整方面,本周信用债市场共有3家公司评级(展望)进行下调,分别为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起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5家发行人违约,分别为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堂医药有限公司、天津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6信威02、18北讯03、18紫光通信PPN001、18同济02、18同济01、16天房03)。二级市场方面,信用利差大多走阔,除3年期AA+和AA等级品种信用利差收窄外,其余品种信用利差走阔。




高收益债:本周高收益债(成交收益率在10%以上)市场的总成交额为51.35亿元,同比上涨2.7%。其中房地产债、城投债、产业债占比分别为27.43%、29.45%、43.12%,地产债、城投债占比环比提升,产业债则有所下降。近期湖南省城投高收益债二级市场成交收益率下行显著,贵州、东北地区则上行显著,显示了市场对不同区域城投债风险偏好的变化趋势。上周没有高收益债境内新债发行,四月成交金额前十位的高收益债券如图所示。

以本周成交情况来看,高收益债主体主要集中在地产和城投企业。这也反应了市场对于房地产和隐性债务两个“灰犀牛”的关注。随着月初华融事件的持续发酵,部分风险主体如山西煤炭企业、华融子公司及中原资产等个券收益率明显上行。伴随着国务院国资委、山西省相关部门、河南有关方面的表态,市场信心明显恢复,山西煤炭企业债券收益率下行明显。
本周高收益债地产企业的关注点在蓝光发展身上。蓝光发展的公司债“16蓝光01”26日大跌7.21%,收益率飙升至35%,最新成交价报90元,成交6.69万手,成交额6285万元。该债券发行总额为30亿元,当期利率7.4%,到期日在今年9月14日,目前债券余额11.81亿元。蓝光发展的美元债券目前的交易价格仅为票面价值的60%-75%,这影响了其进入离岸债券市场的能力。从财务指标方面看,虽然报告期末只踩中了一条红线,但其他两项接近监管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高管出走、员工降薪,在连续卖掉医药和物业板块后的蓝光发展,仍面临着偿债压力。去年蓝光发展的销售额仍未达到2019年的目标,但有息负债规模却攀至历史新高的722.4亿元。高达8.2%的融资成本更是蚕食着利润,36.76亿的净利润同比下跌超过一成。在卖掉医药板块之后,蓝光发展在2020年开始聚焦房地产主业,但是去年在销售均价再下降7%的情况下,依然仅完成了1035亿元的销售额,甚至未达2019年提出的1100亿目标。蓝光创始人杨铿次子、年仅26岁的杨武正20年底上位,担任蓝光发展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这也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此外,本周高收益债聚焦于隐性债务“灰犀牛”——城投春华水务债务逾期。内蒙古市级城投春华水务4月30日主动披露公司7.46亿元债务逾期,涉及包括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远东租赁在内的11家机构。广发证券刘郁团队随即点评称,内蒙古存量信用债规模仅为925亿元,城投债占比仅为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这意味着区域内的违约成本相对较小。从这个角度看,春华水务自爆债务逾期,更有引起政府关注的意味。呼和浩特市政府高度重视春华水务集团债务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正协助该公司妥善解决债务逾期问题。
目前,春华水务集团与四家债权银行进行授信重组化解逾期债务。春华水务存续债券4只,余额累计18亿元。其中三只中票将于今年到期,分别在7、8、10月份。而公司一季度末合并口径下货币资金仅6.36亿元,一季度现金净流出1.17亿元。此事件仍可视为城投债的信仰充值,短期内城投公开债直接违约的可能性依旧较小,但弱资质城投公司信用风险暴露正在路上,城投打破刚兑信仰是大势所趋,市场已有一定预期。
权益市场:本周市场涨跌不一:创业板50(涨4.35%)、创业板指(涨3.24%)涨幅较大,中证500有所上涨(涨0.36%);而上证50(跌0.93%)、上证指数(跌0.79%)、万德全A(跌0.33%)、沪深300(跌0.23%)有小幅下跌。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行业方面涨少跌多:其中医药生物(涨4.72%)、休闲服务(涨2.82%)、电气设备(涨2.18%)、有色金属(涨1.77%)、纺织服装(涨1.39%)涨幅居前,而国防军工(跌4.38%)、计算机(跌3.83%)、通信(跌3.43%)、钢铁(跌3.17%)等行业跌幅居前。


市场情绪:上周散户情绪有小幅回升,其中医美、有色、钢铁、化工、煤炭等概念板块的指标上升。


公募基金:本周股票型基金(涨0.40%)、混合型基金(涨0.61%)、QDII基金(涨0.30%)表现相对占优,债券型基金(涨0.06%)和货币市场基金(涨0.04%)小幅上涨。公募基金发行方面,据Wind数据显示,新基金发行份额相较3月有所减少:2021年4月份新成立基金共有125只,发行份额为1513.39亿份,平均发行份额为12.11亿份,基金募集的热度相较前几个月有明显降温。基金存量方面,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约21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类基金资产净值占比分别为8.73%、25.46%、23.07%、41.62%。


私募基金: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境内私募管理基金规模17.22万亿元,较上月增加587.95亿元,环比增长0.34%。其中,1月份增长相对迅速,净增长1.09万亿元,2月份净增长1038.65亿元,3月份净增长587.95亿元。

资料来源:Wind,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本公司认为可靠。本报告仅供投资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据此入市操作风险自担,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投资行为产生的相应后果。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