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鲁瑜董事长兼投资总监)
跟大家交流下近期的市场,国内市场仍然是主题投资比较活跃的状态,主要集中于新能源和半导体等行业,在上周五的时候因为某硅料企业准备进入组件环节这一事件对光伏板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主题投资本身具备轮动的特性,新能源板块整体处于高位,即使没有这一事件也会发生调整。我们仍然认可“不要偏离主航道”这一思路,板块轮动和主题投资仍然会比较活跃,但是要进一步去挖掘细分环节,比如以光伏行业为例,从主环节炒到设备再炒到新技术等,都是主题延伸炒作的体现,半导体也是类似情况。
有观点认为当前可以关注低位的消费、医药、地产和金融等行业,短期来看这些行业的机会不大,但如果是偏左侧提前布局的角度,如果估值确实跌到了合理范围之内,是可以适当关注的,这些行业要等到指数整体出现大级别机会的时候才具备上行的条件,目前看要等到年底重要大会召开之后。当前国内的宏观经济整体压力很大,又恰逢换届之年,在这一过程中所传递出来的政策信息是需要密切去关注的,而没有具体的指引方向出来之前,指数大概率会维持震荡格局。
相比之下,香港市场现在则面临三个不利因素,一是流动性问题,美国处于加息周期当中,对新兴市场造成的压力不容小觑,香港金管局每个月公布的结汇余额在不断降低,并且好几次出手去维持港币对美元的汇率上限,说明整个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是明显不足的,香港市场现在日均成交额差不多800亿港币,而美国市场仅特斯拉一只股票一天的交易额最多就能达到350亿美元,差异非常大。
二是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目前恒生指数的成分股大多是中概股回归,因为两国关系,大多数中概股的市值一直处于缩水状态,对恒生指数整体造成了一定影响,再加上这些大型中概股回归香港市场后,再度IPO会进一步加剧流动性的困扰。
三是跟中国经济有关,今年国内受疫情反复影响,整体经济下行,香港市场的弱势也是中国经济情况的一种反映,至少从外资的角度来讲,经济预期如果悲观,那么就会减少在相关市场的投资力度。
以上三点构成了香港市场现在的压力,之后只要有一个因素出现边际好转,香港市场可能就会出现新的机会,具体来看,因素一,美国后续加息的预期即使已经出现了减弱,但加息的周期不会很快结束,至少要到明年。因素二,中概股的问题,之前美国证监会针对中概股的审计规则要在2024年底陆续完成,在完全落地之前,中概股很难有好的表现。因素三,国内的经济,我们要坚定信心,等待新的政策出台驱动,这只是时间问题。综合三个因素去分析,香港市场在明年的机会更多。
美国市场方面,在经历之前的反弹之后,随着第二财季的业绩陆续披露,行业之间出现了一些分化,部分行业确实受到了疫情和经济的影响。但就美国经济整体而言,虽然有部分经济衰退的迹象,但仍然具备一定韧性,比如失业率还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也坚定了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想法,加息周期没那么快走完。美国通胀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坚定地去全球化,以往的经济贸易全球化实际上压低了美国整体的利率水平。如果未来还是坚定去全球化,长期来看利率水平要想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是比较难的,美国的通胀可能会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加息周期结束得没那么快。
不过市场始终在交易预期,如果加息的节奏或者力度开始放缓,比如从加75个基点变为加50个基点,再变为加25个基点,这便是一个减缓的过程,那么市场届时就会慢慢反映出来加息周期结束的预期,目前看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认为这种预期在四季度会逐步体现在市场当中,同时也要考虑到因为欧美干旱等气候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扰动,这也会影响到通胀的变化。另外,要关注11月7号的美国中期选举,这将会是三四季度交替时海外市场交易的重点。整体来看,美国市场经过一轮反弹以后大概率会再度调整,随着加息预期的减弱将会趋于平稳。有相关测算表明,美国债务负担的成本极限利率在4%左右,联邦利率不断抬升也会让美联储越发慎重,现在主要是在经济增长和高通胀之间来回摇摆,试图引导市场在二者之间进行一个平衡。
展望未来,过了今年之后,市场的重心会再度回到经济增长上面,更加需要继续对具备成长动力的行业保持密切的关注研究。
版权声明:
本文由基金管理人授权我司进行转载,文章版权由基金管理人负责确认,我司对内容原创性不作任何形式的保证。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对本文作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基金管理人的许可,同时载明文章原始出处。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