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监管规定,私募公司不得对外公开宣传,因此私募公司总给人一种“神秘感”和“高大上”的感觉,也正是因为私募公司的公开资料较少,而且“形象高大”,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两点“忽悠”投资者。而投资者也很难辨认“真伪”,容易上当受骗。那么,如何识别“伪”私募呢?
常见的私募基金犯罪有两大类:一类是徒有虚名的伪私募,无资质、不备案、资金无托管、对象无门槛;一类是虚有其表的真私募,管理人经登记、产品有备案,但公开销售、凑单、抽逃转移资金设立资金池等。其本质都是违反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公众吸收资金的金融犯罪行为。
一、“伪私募”有哪些特点?
1.公开募集。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短信、微信、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没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2.保本保息。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以投资标的大股东个人担保、投资标的关联机构担保等方式,承诺给予投资者保本、承诺给予投资者固定收益、承诺定期付息等。
3.名基实贷。没有主动的风险管理,约定由基金管理人关联方、投资标的大股东或关联方溢价回购,从而达到变相从事放贷业务的目的。
4.未到协会备案。以私募基金名义宣传、募集,但并未到基金业协会办理产品备案手续。
二、如何识别伪私募
1.看宣传形式和内容
高风险是私募基金的本质属性,揭示风险是私募机构的义务。推介业务时过度包装、过度宣传,且不敢或刻意回避讲风险、讲隐患的私募机构投资者要警惕。采用广场式路演、散发传单或随机拨打电话推销等方式公开推介私募基金产品的要警惕。向投资者承诺高收益或者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的私募要警惕。
2.核查公示信息
目前登记的私募机构众多,投资者在认购前可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上查询私募机构及其备案的私募基金的基本情况、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工商登记信息。对于未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基金产品,要警惕。
3.判断合规水平
投资者可以登陆基金业协会网站查阅相关信息,结合登记备案信息的质量对私募机构的合规运作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同时还应查看监管部门是否对私募管理人采取过监管措施等情况。
4.了解执业能力
目前,不少没有证券从业经验,也无任何专业背景的人员转行从事私募基金行业,其初衷即是打着私募基金的招牌从事非法活动,博取违法收益,从其设立之初即伴随极高的风险隐患。因此,对从业人员无执业能力的私募机构应持谨慎态度。
5.关注募集资金的合规性
资金募集中,首先,要看清投资人门槛,警惕“个人投资单只私募基金金额不足100万,或投资人金融资产未达到300万、近三年年均收入不足50万”,业务员却允许通过“拼单”等方式投资的私募;其次,要看投资人数,单只私募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超过该数量募集的私募要警惕。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