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资管蓬勃发展的时代,私募机构大量涌现,新产品层出不穷,如今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超过2万家。
一般来说,投资私募,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甚至十年。因此,在浩如烟海的产品中,挑选私募基金产品时,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显得至关重要。越是纷繁复杂的世界,越需要提升我们的辨别能力,下面排排君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哪些私募千万不要碰!
1. 私募管理人未备案的私募基金
私募是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或符合条件的合格个人投资者)募集发售的基金,根据相关规定,私募基金必须要进行备案,不备案的管理人可能面临相关处罚。
有些私募管理人完成募集后,未到中基协履行备案手续即开始投资,还有些利用他人设立的有限合伙开展募资,规避监管,投资者在投资私募基金时,要注意辨识这类私募基金,避免“入坑”。
2. 通过买“壳”募集的私募基金
一些私募机构在管理人资格被注销后,买“壳”或借“壳”继续募集资金,诓骗投资者。还有一些违法中介机构从事招募挂靠人员、私募机构买卖壳、代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等业务,严重违反私募基金法律法规。
3. 业绩提成次数过多的私募基金
对于股票策略私募基金而言,最多接受一年计提一次业绩。因为A股牛短熊长是惯例,有些私募基金在有利润的时候计提业绩提成,无形中减少基金的安全垫,会出现某一年投资者亏本,但私募管理人还计提业绩报酬的情况,对投资者不公平。
基金整体高水位提成的基金,为了保护新进的投资者利益,开放日会先提成再让投资申购。如不先计提提成,在新高时买入的投资者,没有收益也会被计提提成,所以采用这种计提方法的基金,注定是开放一次提成一次,每年可能计提多次。
4.合规意识淡薄管理人的私募基金
有些私募管理人为了利益,通过媒体或者自媒体公开宣传私募基金产品业绩,或者预测未来业绩,甚至为了吸引投资者,对合格投资者作通融处理,对资产证明资料卡的很松,或帮助客户做假的证明。这样的管理人,很难想象会为投资者着想,要坚决杜绝。
5. 基金经理言行不一致的私募基金
有不少私募管理人,出来路演宣传的时候,是一套,实际操作是另一套,言行不一致。比如有的号称是成长风格,当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打压成长风格的时候,基金经理择机又转换到价值风格;有的管理人号称投消费、医药和科技,当科技等行业表现不佳的时候,随着行业轮动,又去投热门行业。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