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投资者都在争论买私募要不要择时的问题。择时的目的就是通过反复做差价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但要不要择时,你得思考下,你真的有择时能力吗?
排排君认为,就股票类私募基金而言,投资者需要择时的时间非常少。排排君认为有意义的择时是在市场人声鼎沸、泡沫巨大时,选择卖出或者减仓,比如2007年、2015年上半年。市场悲观到极致,跌无可跌时可以进场买入或者加仓。而这两类需要择时的情形都是很少发生的。
而绝大多数时间,投资者是不需要择时的,且多数择时是没有意义的。排排君不建议投资者在频繁的择时交易。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1.牛短熊长不宜择时
择时有多难,华尔街的大佬们早已做出了精准又生动的描述:“要想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下落的飞刀还要难”。
A股牛短熊长,大部分时间都在震荡,趋势性行情不多,也就意味着踏准涨跌的节奏难度非常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想要通过低吸高抛择时,在人性驱使下,往往现实情况是“抄在半山腰,割在黎明前”,以为会有更低的位置买回来,通常是追高以更高的成本买回来。
2.择时胜率不高
作为普通投资者,咱们投资到底要赚什么钱?用“胜率”和“赔率”这两个基金经理挂在嘴边的词来理解,投资,就是要干“高胜率”、“高赔率”的事情。
根据William Sharpe(夏普比率提出者)的研究,如果想要择时带来正收益,准确率至少要达到74%。也就是说择时4次,至少对3次才可以。而对波动大的A股市场而言,准确度要求会更高!
因此,“择时”是一件“赔率”虽然很高,但“胜率”却非常低的事儿,“胜率”乘以“赔率”,我们的预期收益可能还是负的。
3.低买高卖的理想状态很难实现
买私募基金择时的代价是可能失去投资机会,或许以更高的成本买入。投资私募基金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未来可能是五倍十倍以上的盈利空间,何必等候基金不一定会发生的10%左右的回调(对应可能是大盘20%的回调),而错失后续五倍十倍以上的收益机会,遇到牛市可能还面临踏空的的风险。
另外,由于私募基金运作的原因,就算回调也不一定能买在底部,私募基金买卖涉及私募公司、托管公司手续问题及开放日,资金到账周期等因素,就算等到回调,从申购开始到合同手续签署生效约需要一两周时间,说不定那时基金又已经回到高点了。
因此,总的来说,投资者是很难通过择时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反而容易出现“因小失大”的情形。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