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私募产品时,组合配置是有效控制风险兼顾收益的方式。但组合配置并非简单的买“一篮子”私募,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买的私募越多反而越不容易赚钱。
本文将从以下角度,讲解私募组合配置的正确思路。
配置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
在谈到组合配置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有的产品波动大但能多赚些、有的产品波动小最后少赚点,平衡一下,承受较小的波动,赚个比下绰绰有余的收益就好。
其实仅从平衡波动的需求角度看,最好还是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后,直接挑选评级相适应的产品,不要贸然挑战风险更高的产品,然后用低风险的产品平衡。
比起自己在后端组合几个产品,由基金经理在策略、投资操作层面控制风险要有效得多。
“盲目”组合对收益有害无益
要明确感知“盲目”组合对收益的损害,我们可以假设以下几种组合配置的情况(为简化模型,假定产品持仓均为等权重,业绩报酬为20%,且不考虑其他费用,以下组合情况仅为举例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决策):
组合A:包含两只私募产品,在一年中均录得20%正收益。
组合B:仍然包含两只产品,但两只产品年内收益差距较大,一只录得30%正收益,另一只亏损10%。
组合C:产品数量增加到3只,其中一只还是正收益30%,另外两只当年各亏5%。
仅凭感觉,大家觉得三个组合哪个收益最好?
组合A和组合B的收益似乎相差不大,而组合C似乎表现最好。
计算各组合在支付业绩报酬后的实际收益:
组合A:20%*(1-20%)=16%。
组合B:30%*(1-20%)*50% +(-10%)*50%= 7%。
组合C:30%*(1-20%)*1/3+(-5%)*2/3=4.7%。
我们发现,组合B、组合C的实际到手收益与组合A相差悬殊,甚至不如只买一个10%收益的产品,组合C看起来赚得“多”、亏得“少”,实际收益最低。
这个例子直观地体现出,在组合配置的产品权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哪怕有产品收益表现很好,投资组合中每多一只不赚钱的产品,实际到手收益就会少很多。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组合配置的产品越多,我们研究和跟踪的难度就越大,实际持有体验可能不升反降。
但配置多只不同策略、投资品类不同的产品,确实有助于我们从市场变化中捕捉不同的机会。那么怎样尽可能让组合持有更多赚钱的私募?
不要过于关注产品的“进攻性”
有句话说得好:“基金的进攻性往往是用风格暴露换的”。
以主观多头策略为例,短期内表现最好的产品,一般都是短期内踩对了风格、押中了赛道或者个股,而不会是分散投资多个行业。
这种程度的风格暴露,在面对市场风格切换时的风险往往超出投资者的预期,持有体验不好,短期赚到的收益最后也不一定能落袋为安。
丰富组合中配置的策略
比如在股票策略中,量化多头和主观多头由于完全不同的方法论,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中各有胜场。
量化策略偏好高成交、高波动、中小票流动性充沛的市场,因此过去两年即使市场行情一般,但中小盘活跃的风格利好下,量化多头产品的超额表现明显领先于主观多头产品。
但今年2月以来,市场风格极致,交易集中于AI概念和中特估概念板块,中小盘流动性、交易量双低,量化难以创造超额,反观主观多头策略,不乏优秀的基金经理在今年以来的行情中把握住大幅拉高产品净值,反超指数。
从丰富策略的角度,我们一方面可以配置经过市场验证的头部量化机构的产品,提高超额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配置符合风险偏好的主观产品,在绝对收益上保有更多期待。
除投资权益资产的股票策略外,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些与股票相关性较低的策略,如做绝对收益的套利、中性策略,包括优秀的宏观对冲(全天候)产品。在组合中加入此类产品可以增加组合收益的来源,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提升盈利的确定性。
总结一下:组合配置的正确思路,其实是通过配置不同策略、投资不同品类的优质产品,尽可能多地在市场中捕捉不同方向的机会。熨平波动,只是这种多资产配置思路的附带效果。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