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观点及策略
权益市场:四月在全年的股票市场中通常为起承转合的关键月份,市场有名词曰“四月决断”。在经历了年后的抱团股大幅调整、题材股投机炒作的阶段后,4月市场迎来了休整过渡止稳阶段。本月,在白酒、医美、锂矿、无人驾驶以及储能、医药医疗等板块的爆发下,A股保持了结构性的赚钱效应,抱团股也迎来止跌反弹,部分核心资产更是创下了新高,其中本月配置型北上资金与交易型北向资金(随美元指数回落而流入的)对A股的增持幅度较2、3月相比明显提高。截至月底,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渐进尾声,我们认为,接下来至中报披露前的业绩真空期,宏观经济政治风险、疫情黑天鹅对A股的影响相对可控,更多需要关注美联储QE的边际政策变化,在行业及公司方面,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板块有望在未来得到市场的认可。
债券市场:本周信用债一级发行量和净融资量均有所增加:本周新发3939亿元,净融资575亿元。二级收益率总体下行,除3年AA等级中票略有上行外。城投债中,3年期品种下行幅度最大,中票则是5年期品种总体下行幅度最大。信用利差期限分化,1年期品种整体走阔,3年期品种除AA+和AA中票信用利差走阔外,其余品种信用利差收窄;5年期品种整体收窄。
本周食品价格跌幅明显收窄,非食品价格继续上涨,预计2021年4月食品价格环比仍低于季节性水平。截至4月23日,4月非食品高频指标环比为0.66%,高于历史均值0.18%,预计4月整体非食品环比继续高于季节性水平。预计4月CPI食品环比约为-1.5%,CPI非食品环比约为0.3%,CPI整体环比约为零,4月CPI同比或上升0.9个百分点至1.3%。4月中旬国内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预计4月PPI环比约为0.5%,4月PPI同比或继续上升至6.3%。
我们将继续选取短久期的债券,在信用资质上下层,在把控好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提升,不断争取短期高收益,并适当配置高收益债,在保证大概率安全的情况下,对抗通胀并尽量争取超额收益。从长期上看,短期高收益的不断积累也会使得产品年化收益率表现更好,为客户争取更好的收益回报。
现金管理:本周公开市场本周有500亿元逆回购及561亿元TMLF到期,净回笼461亿元。资金面相较前期有所收敛,DR001相较于上周五上行9bp至2.02%,DR007上行1bp至2.18%。我们将持续关注资金面的波动情况,开展短期限的协议式回购,在保证流动性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收益。
二、本周新闻概述
国家统计局:不管是工业消费品价格,还是食品价格、服务价格这三个维度,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温和的区间;经济内生动力、供给质量以及市场主体活力都在改善加强之中,对全年经济保持目前恢复态势充满信心;碳达峰必然会推进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向着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对经济绿色发展非常有好处。
工信部正编制“十四五”及中长期制造业发展相关规划,包括制造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业基础、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规划,以及重大技术装备、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规划。工信部指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业有影响,但总体可控。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表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自主贡献目标。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大体需要50-60年,而中国将力争30年,中国“十四五”规划增加的相关约束性指标突出碳达峰导向,将全力争取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中国3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771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788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983亿元。截至3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62052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中基协:2020年完成145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2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清退602家私募机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态化退出机制,加强与行政、司法协同合作,推动出清“伪私募”“乱私募”。
外汇局:一季度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633亿美元,环比增长11%,其中3月份外资增持债券33亿美元,预计外资增持的总体趋势还会持续;当前,中美十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差仍处于历史中高水平,全球负利率环境下,人民币债券比较高的收益率为境外投资者提供非常好的回报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选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通胀过低会对美国家庭和商业造成损害;不寻求大幅超过2%的通货膨胀,也不寻求长期超过2%的通货膨胀;今年通胀率将小幅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走强带来的暂时性因素;预计不会出现高通胀,但如果出现通胀压力,我们有工具来应对。
三、本周市场行情回顾
公开市场操作: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本周有500亿元逆回购及561亿元TMLF到期,净回笼461亿元。此前,央行已对本月到期MLF和TMLF进行了一次性续做。
资金面:总体来看,4月份央行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基调,资金面延续平稳态势,流动性整体充裕。进入5月仍需关注地方新增债发行放量给资金面带来的压力及政策面边际微调带来的资金面的改变。





利率债:本周利率债共发行74只(含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其中国债3只,发行规模共计1234.7亿元;政策性金融债19只,发行规模1102.10亿元;地方债方面,上周一周发行52只,共计2630.17亿元,黑龙江、贵州、广东、河北、广西、江苏、陕西七地开展地方债发行工作。二级市场方面,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4月23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7%,较上周五上涨1个BP;五年期、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稍有下跌。国开债收益率互有涨跌:4月23日,十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为3.55%,较上周五上涨2个BP。

信用债:本周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量较上周环比上升,并且,随着发行量上升,本周信用债净融资较上周也环比上升。从债券种类来看,从债券种类来看,企业债发行12只,发行金额104.6亿元;公司债发行95只,发行金额878.33亿元;中期票据发行99只,发行金额960.7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152只,发行金额1622.3亿元;定向工具发行38只,发行金额243.9亿元。
评级调整方面,本周信用债市场共有1家公司评级(展望)进行下调(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家发行人违约,分别为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18新华联控MTN001、20华夏幸福MTN002、18康美MTN003、18中融新大MTN002)。二级市场方面,企业债和城投债中各品种信用利差均有所分化。




高收益债:本周高收益债(成交收益率在10%以上)市场的总成交额为50亿元,同比减少20%。共涉及91个主体,仍以城投、地产、能源企业为主。随着防范债券违约力度的加大,市场对于山西煤炭信心明显恢复,偿债压力很大的同煤、阳煤成交仍保持高位,但收益率下滑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分歧。而区县级的弱资质城投成交依旧保持高位,衡阳城投、湛江交投分别排名第二位和第七位。本周市场成交活跃主体未发生大的变动,仍主要为煤炭、城投等,但地产企业成交明显减少。煤炭企业仍为山西、冀中、平煤等,周成交金额前十位的高收益债券如图所示。

本周高收益债的焦点继续集中在山西煤炭、城投企业上。本周山西煤炭债券逐渐退出高收益债的序列,成交下滑明显,目前市场煤炭行业债券总体来说,100天内短端债券价格已经回归估值附近。这表明山西政府一系列债券违约防控措施已经在起作用。此前山西省国资委及相关金融机构,联合举办了金融机构进晋入企调研活动,有16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参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除了山西政府的积极作为,河南省政府也在与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协调债务展期或调降利率等事项。此外,针对豫能化等国企债务风险化解及增信,河南拟设立300亿信用保障基金,该基金的设立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改革重生方案》的一部分。成立省级信用保障基金,意味着省级政府对辖区内政府债务关注度和介入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对公开债务。这实际上是区域内信用层级的整体上移,并降低主体信用风险。截至本周五4月23日,豫能化存量债券21只、存量规模234.2亿;永煤存量债券24只,存量规模189.1亿。
随着更多支持政策的落地,债券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若将偿债行为划分为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此前永煤事件实际上是偿债意愿不足的问题。伴随着违约事件对区域信用的巨大破坏,当地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债务化解工作。而对于贵州、云南等城投债风险较大的区域,他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为偿债能力不足,很多市县城投债的规模远远超过当地财政收入,因此解决债务问题或面临众多限制。
此外,本周有部分关注点聚焦于苏宁易购(002024.SZ):“18苏宁02”等6只债券自4月27日起仅限合格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买入。苏宁易购近一个月处于市场成交活跃主体前列,前两周的成交金额分别为1.21亿、1.27亿,本周的成交金额达到了1.5个亿,增长了18个百分点,市场观望持续热切。苏宁易购于本周发布了2020年度财报,营收同比下降6.29%,为2522.9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68.07亿元,也是其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实际上,苏宁的零售主业已多年不赚钱,2020年,自营的各业态都加速关店,净减少966家,其中苏宁易购直营店关闭了702家。截至2020年底苏宁各类自营门店总数为2649家。若将财报披露“营业收入”减去当期和销售主业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自2012年以来,除2018年外,苏宁销售业务的利润几乎年年为负,所以为保住A股上市地位,苏宁每年都通过资本运作来保证净利润为正。与零售直营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三方平台“零售云”加盟店快速扩张,2020年新开了3201家门店,总数达到7137家,这也说明苏宁正在进行零售服务商转型,公司零售云业务和物流基建进展顺利,一季度业绩预告利润4.5-5.5亿,整体边际转好。
权益市场:本周市场大幅反弹,重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创业板50(涨8.86%)和创业板指(涨7.58%)涨幅较大,沪深300(涨3.41%)、万得全A(涨2.66%)、上证50(涨2.20%)、中证500(涨1.94%)、上证指数(涨1.39%)。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行业方面涨多跌少:其中电气设备(涨6.71%)、医药生物(涨6.28%)、食品饮料(涨4.48%)、电子(涨4.17%)涨幅居前,均超过4%;而商业贸易(跌3.05%)、纺织服装(跌2.47%)、房地产(跌1.94%)建筑装饰(跌1.93%)等行业跌幅居前。


市场情绪:市场散户情绪指标较上周有所回升,最近几个交易日数字货币、华为汽车等概念板块的指标上升。


公募基金:本周股票型基金(涨3.34%)、混合型基金(涨2.85%)表现相对占优,债券型基金(涨0.25%)、QDII基金(涨0.38%)和货币市场基金(涨0.04%)均小幅上涨。公募基金发行方面,4月发行速度较3月大幅放缓:3月公募基金共发行2298.85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1864.33亿;4月公募基金共发行473.13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181.59亿。基金存量方面,截至2021年4月23日,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约21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类基金资产净值占比分别为8.75%、25.32%、23.07%、41.74%。


私募基金: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境内私募管理基金规模17.22万亿元,较上月增加587.95亿元,环比增长0.34%。其中,1月份增长相对迅速,净增长1.09万亿元,2月份净增长1038.65亿元,3月份净增长587.95亿元。

资料来源:Wind,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本公司认为可靠。本报告仅供投资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据此入市操作风险自担,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投资行为产生的相应后果。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