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行情:
本周(截至2021年6月18日),上证综指收报3525.10点,下跌2.38%,深圳成指收报14583.67点,下跌2.08%,创业板指收报3239.23点,下跌1.41%,科创50指数收报1494.7点,上涨3.05%,恒生指数收报28801.27点,上涨0.22%。
本周市场震荡下跌,有色、消费中的食品饮料、农业、旅游跌幅居前,半导体、汽车表现较好、北向资金结束了持续流入状态,合计流出50亿元,南向资金合计流出24.16亿元。
海外市场多数下跌,美股承压。道琼斯指数收报33290.08点,下跌3.45%,纳斯达克指数收报14030.38点,下跌0.28%,标普500指数收报4166.45点,下跌1.91%,英国富时指数收报7017.47点,下跌1.81%,日经225指数收报28964.08点,上涨0.05%。
基金经理观点:
鸿涵首席投资官呼振翼:本周市场震荡幅度较大,主要指数下跌跌幅在2%左右,白酒医药调整幅度较大,新能源半导体调整后仍很强势。
美联储周中的议息是市场震荡的外部因素。最新数据看,联储对全年通胀预期依从年初的2.4上升到3.4,失业率预期仍在5左右,一直以来特别是疫情后联储的目标已是就业优于通胀,但面对加速的通胀,加息时间有可能提前,目前一致预期已从2024年提前到2023加息两次,明确加息前会有收缩负债表行为。总体看,美国从08年后一直在以放水方式推动经济,一直有效的基础是,超强的国力是其他经济体被动接受收割的主要因素,美元的核心地位,科技的制高点是强力的支撑,美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受益的不均衡是主要矛盾,继续以放水方式解决不平衡只是饮鸩止渴,如果在此期间超强国力地位不能保持,美元信用将面临巨大考验。
股市层面看,美股的滚动估值(抛开过去一年的影响)是在过去20年的高位区,战略上,我们对美股整体保持中长期谨慎,联储目前存在既要又要的困境,刺破股市泡沫对经济将产生巨大冲击,如果没有国家竞争的因素应当是当下需要做的,具体展望上,后续某个缩表的行为有可能成为终结美股十年牛市的催化剂。
对A股的影响看,近两三年核心资产的超额收益,首先来自于内生因素,这和历史上A股牛市的逻辑是一样的,外部因素上,核心资产的逻辑也是和美股近十年的逻辑是一样的,只不过A股在近三年内和历史有较大差别,未出现同涨同跌现象。目前最粗的长逻辑新能源医药估值都在历史高分位,景气最强估值最贵,白酒更接近于估值重估,和景气关系不大,在未来半年内都有不小的压力,如果美股泡沫刺破,A股会有一次同步波动,之后A股存在独立走强的可能性。
短期看,联储的表态到具体实施还有一段时间,A股内部仍有余地,A股目前的格局是最好的东西最贵,一批二线行业存在交易机会,最差的东西仍没有吸引力,存在结构机会余地,我们的策略是短期存在实现收益的时间窗口(一个月左右),中期有一次压力测试(到年底),长期看好独立引领的长牛。
产品运作情况:
我们的产品本周有所回落,我们会在未来几周以兑现的策略为主,三季度后半段中低仓位运行。
基金经理观点:
鸿涵投资基金经理容杰:本周净值下跌2.61%(医药指数下跌3.18%),累计净值预计为1.4336,今年以来累计收益约30.17%。本产品相比医药行业指数(今年以来7.40%),医药主题公墓基金平均收益情况(今年以来12-15%左右),整体收益仍然保持相对靠前。
本周市场情况类似前期,指数继续维持震荡,创业板科创板优于上证综指,市场公募基金发行继续小幅回暖,长期空间大短期也十分景气的半导体和电动车新能源板块涨幅居前,市场整体偏成长风格,是此前市场趋势的延续,存量资金轮动明显。国内外流动性预计短期无忧以及建党100周年临近,临近中报,市场关注点转向业绩快速增长个股和板块,有利于相应板块和个股行情短期进一步延续。
从全年角度看,今年国内外宏观环境叠加疫情反复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而A股主流公司业绩依然强劲,同时市场对一些相关的风险的关注和讨论又较为充分,市场从全年角度预计依然维持震荡状态。此外,市场参与者博弈的相关的投资节奏可能层级并不相同,将可能使得阶段性走势出乎一部分投资者意料,但其中不乏结构性和个股机会可以更好把握。
基金经理观点:
鸿涵投资基金经理刘会铭:本周市场震荡下行,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饮料、有色、旅游等行业回调压力较大,而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行业表现活跃。北向资金也结束了此前连续净流入趋势,本周净流出50亿元。本周A股震荡下跌,内部因素是由于此前一些优质龙头股票涨幅大,估值贵,有回调需求,外部原因是因为市场担心美国加息。美联储周中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只是将加息时间延后,随着经济从疫情后复苏,以及通胀压力持续,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会日益增强。这个对于A股影响是间接的,相对有限。、A股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是合理的,部分高估值行业和个股有回调需求,而一些二线优质公司正在受到市场青睐。长期来看,鸿涵始终坚定看好三大方向:系能源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大消费(包括医药、食品饮料、家电、医美等)、科技龙头(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鸿蒙相关应用等)。短期来看,近期部分资金从此前涨幅较大的消费行业转向科技行业。这一趋势有望持续,受到全球缺芯以及鸿蒙操作系统的推出等事件影响,加之此前科技板块持续下跌,这类公司有望带来较好的赚钱效应。
基金经理观点:
鸿涵投资基金经理卢彬:美联储本周议息会议信号转“鹰”,6月17日-18日美股大盘和价值股受挫,美元指数升破92点。A股方面受此影响,6月17日-18日两日大幅下调,上证指数下跌1.99%,深证指数下跌3.41%,创业板下跌5.24%,后面两天大盘整体企稳反弹。
本周虽然大盘整体回调幅度较大,但据彭博社报道,我国某高层领导将挂帅三代半导体,点燃的市场情绪,芯片ETF(512760)6.16.日大涨了8.3%,整个板块将有一定的持续性,我们继续看好半导板块得长期机会。另外根据Canalys最新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到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达3000万辆。2021-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速为36.37%,2026-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速为14.87%。在这波浩大得人类能源革命中国内一定会孕育出伟大的整车及上游公司,我们也将长期关注行业机会并参与其中。
鸿涵介绍:
上海鸿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专业的投资管理业务。鸿涵投资以专业严谨的投资研究为基础,通过大量扎实调研减少不确定性,获取风险收益比更合理的投资利润,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
管理团队:
鸿涵投资由多名资深基金投研人员构成,90%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基金主要管理人从业20余年,拥有百亿资金管理经验,历经完整的牛熊市转换,近五年公募业绩名列前茅,为海内外众多高净值客户管理资产。目前管理规模1-10亿。
投资策略:
鸿涵投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投资组合,我们做的是贝塔中的阿尔法,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力求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自上而下的选择方向,自下而上的精选个股,聚焦行业空间广阔,成长逻辑清晰、盈利模式独特、厚实的竞争壁垒、报表扎实的公司。
风险揭示及免责声明:
本媒介发布的内容基于被认为可靠和善意的来源处获得的信息,但不承担任何错误或疏漏责任,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媒介发布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建议您谨慎对待本媒介发布的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者应该明白,产品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认真阅读产品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因擅自转载、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托管估值机构、外部数据库,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对所涉产品/机构/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保证,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